轻慢先灵。 【解释】轻视怠慢祖先的灵魂。 【分析】先灵,是指祖先的灵魂。凡是出殡入殓不照礼仪,居丧期间不按礼制,没有尽快安葬遗体,斋戒祭祀没有诚意,拜祭扫墓不够勤快,祠堂不整洁,香火有所间断,这些都是轻慢先灵。水流有它的源头,树木有它的根本,人哪能忘记自己的祖先呢? 【故事】陈杲以贡生身分到京师参加考试,他到庙里祈祷,希望神明能在梦中指示。晚上梦到神明说:‘你父亲的灵柩没有下葬,科名就不必问了。’陈杲不相信,隔年参加礼部考试未被录取,于是返回家乡,赶快完成丧葬事宜。下一次再参加考试,才中试登第。 违逆上命。 【解释】违背长上的命令。 【分析】臣属接受君主的命令,儿女接受父母的命令,学生接受老师的命令。凡是一切在下位的人,接受在上位者的命令,这都是属于‘上命’。如果上命在义理上是行不通的,也应当婉转感动,事先劝谏,不敢随便接受命令。义理上可以做的,却不努力奉行,尚且有罪过,更何况是违逆呢?违逆的人,就是乱臣贼子的源头。 【故事】明朝的陶安,是安徽当涂人,太祖命令陶安任黄州知县,告诉他说:‘你要好好照顾百姓。’陶安就恭敬地秉承皇上的命令,到了黄州之后,就免除赋税,节省繁杂的工役,勤于官员的教育,减轻刑罚,百姓对他都心悦诚服。朝廷又召他为学士,升调到江西省,担任参知政事,他对于政事无不尽心尽力,以配合皇上的命令。陶安死时,皇上亲自撰文致祭,并赠谥号以庇荫子孙;他的儿子孙子都考上科第的榜首,官位到了辅佐国君的大臣。 以上资料来自: 《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~集福消灾之道(精简本)》,承印处: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, 流通处:莲池净宗学会(No.16, Jalan Temenggung 19/9, Bandar Mahkota Cheras, 43200 Batu 9 Cheras, Selangor),2008年12月恭印 *** 备注: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 |
净空老法师讲述 【轻慢先灵。违逆上命。】 “轻”是轻视,没有放在眼里;“慢”是傲慢、无理。 注解说:“先灵,祖先之灵也。凡殡殓无礼,居丧无制,安葬不速,斋祭不诚,拜扫不勤,祠庙不整,香火断续,皆轻慢也。夫水源木本,岂敢或忘。若于此有失,吾不知其可也。” 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,轻慢先灵是大不孝。中国古代对祭祀祖先非常重视,列在第一位。祭礼也称为吉礼。祭祀祖先是孝道,是人伦的根本。如果人们把祖先都忘掉了,用轻慢之心对待先灵,这个社会就会发生严重的问题。当今儿女为什么不听父母的话?学生为什么不听老师的话?根源就在“轻慢先灵”。 西方人没有孝道的观念。他们对中国人祭祖,大惑不解,问道:祖先死了几百年,几千年,他又不知道你,你和他连面都没见过,祭他干什么? 到底有没有先灵?学佛人、修道人相信,确有先灵。古印度的宗教家在定中与六道沟通。朱镜宙老居士讲:章太炎先生在世时,曾经做过东岳大帝的判官。他在阴间,曾见到隋唐时代的韩愈、柳宗元等。他们现在仍在鬼道。鬼的寿命长,鬼道的一天是人间的一个月,他们的寿命一般是一千岁,要以鬼道的时间来计算。 子孙不孝,先灵们一定非常难过。我想,祖先们对不孝的儿孙,必定有惩罚。 中国人重视“根”。应该不应该重视?应该。人们的根,就是远古的祖先。寻根,就是探究几百年、几千年以来,自己家族这一脉如何传承?从何处迁徒而来? 一个人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。这片叶子从哪里来?是树梢生的,梢是从枝生长出来的,枝是从干生长出来的,干是从本生长出来的,本是从根生长出来的。经由寻根,我们才知道,整棵大树是一个整体。 大乘经说: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与自己是一个身,即同一棵大树。我们这个身体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而已。这一片叶和整个大树是一体,不是二体。佛家称这棵大树为“法身”。“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。”一切众生与自己是同一条根,同一个本。“根”是佛法所讲的“心”,“本”是佛法所讲的“识”。《华严经》讲: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“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” 佛经云:“彻法底源”,指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,了解人与人,人与一切众生是什么样的关系。 佛法讲“一切众生”,不仅指娑婆世界,还包括尽虚空遍法界、无量无边的世界。 其他宗教虽然说到这些,但都没有说得这样清楚。中国的古圣先贤虽然讲到根本,但也讲得不很清楚。世间学术则讲不到这些。外国人不懂这些道理,也不懂这个方法。现代中国人几乎被外国同化了,也不懂了。 世法、佛法都建立在“孝亲尊师”的基础上。孝亲就是不忘祖宗恩德。这样的人怎么会轻慢先灵呢? 依中国古礼,五礼之首的“祭礼”,就是教人祭祖先、爱祖先。对千百年前的祖先都敬爱,对现前的父母岂有不孝顺的道理?孝道从哪里建立?从祭祀上建立。祭礼是长辈做出孝顺的榜样,给下一代看。长辈自己的父母、祖父母都已经过世了。长辈如何孝顺他们,晚辈没有直接看到,经由祭祀,晚辈可以间接看到。这样教孝效果好,孔夫子说:“民德归厚”,有助于社会风俗的淳厚。社会安和乐利,人民才有幸福美满的生活。这是现前的效果,深远的利益则无尽。 修行从哪里修起?从“敬”。对老人,对父母、尊长,绝不能有轻慢的念头。 佛家的教学始于孝敬,“净业三福”第一句就是“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”;也终于孝敬,证得圆满的佛果,孝亲圆满了,尊师也圆满了。释迦牟尼佛如此教学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如此教学。 孝亲要提升到普贤行。普贤菩萨讲:“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。”要把孝养父母的心念、行为,扩展到对虚空法界一切众生。如果局限于我们这个地球,这个娑婆世界,那只是菩萨行,而不是普贤菩萨行。《华严经》中,善财童子把每个人都看作善知识,只有自己是学生。这是把尊师的心念、行为,扩充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。这正是普贤行。普贤行不容易修,只要对任何一位众生还有分别、执着,就不是普贤行。 批评现代人“无礼”,都讲得太高了,“无礼”是指懂得“礼”而没有按礼去做。现代人根本不懂礼,连“无礼”都谈不上。佛度众生,非常重视根机。明瞭现代人的根机,应机说法,才能收到效果。 圣贤之道承传至今,何以会变成这副样子?我们仔细考察,古德承传中,难免疏忽了现实。谈玄说妙,不切实际的风气至今犹存。大多佛教书籍、杂志,都在研究一些理论,谈些心性之学,不切实际,搔不到痒处。理论讲得并没有错,但不能对治社会大众的“病症”,这就是佛家所讲的契理不契机。印光大师为什么特别提倡《了凡四训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安士全书》三种书,而没有提倡一些经论?这是真实的智慧,切合实际的教诲。推广这三部书,确实可以挽救当代的劫运。我们如果懂得大师的深意,依教奉行,在浊恶的当代,我们还能自救,也能帮助众生。我们要深思,要力行。行有余力,可以涉猎一些经论善书。如果没有余力,读通这几部书,遵循古大德的注解修行,已经很好了。这是理、机双契。 “违逆上命”指不服从领导。现代社会,被领导不服从领导,儿女不服从父母,学生不服从师长,员工不服从老板的现象非常普遍。依古人讲,这都是“乱臣贼子”的行径。 为什么下不服上?所谓“上梁不正下梁歪”。“上”有居上位之道,如果能明其“道”,行其“德”,以德服人,“下”必定能敬之以礼。现在,道没有人讲了,德也没有人行了,天下大乱,父不父,子不子,家不家,国不国。 在当代,“上”要明道行义,也实在不容易,必须非常有耐心,因为,社会大众没有受过圣贤的教育。学佛的人虽多,但大多只知念经、祈福,对于经论的大道并不明瞭。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的诱惑力又很强,超过古代千百倍。能够不受诱惑的人太少了。古代这种人多,十个人之中就有一两位,所以天下太平。佛经劝导四众同学“发菩提心”,什么是菩提心?不受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诱惑的心。 儒家学问的层次,最低的是“明礼”,古圣先贤的教诲都能做到,但着相,“礼”是着相的;比礼高一层的是“行义”,“义”指义务,为众生服务,只尽义务,不享权利,不求回馈;再提升是“行仁”,“仁”是真正有爱心、恭敬心;再提升是“行德”;最高的层次是“行道”。以佛法讲:法身大士行道,四圣法界行德,天人行仁,人间能行义,守礼,就天下太平、社会安定,人民就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。诸佛菩萨、大圣大贤示现在世间,内心行大道,外表示现仁、义、礼。 崔玉晶居士的工厂有四千多员工。我对她说:绝不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,也不要为自己家庭的利益着想,要念念为员工的利益着想,念念为社会大众的利益着想。这样做,就是菩萨。老板为员工服务,员工为社会服务,社会为国家服务,国家为世界服务。这就是菩萨道,这就是佛法。佛法要落实在现实生活中,绝不仅是谈玄说妙。我们为大众的利益服务,如果其中还掺杂着自己的利益,就是凡夫,而不是菩萨,依旧是迷而不觉,染而不净。 以上资料来自: 《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~改过修善灾消福来》,新加坡净宗学会印赠,(净空法师于1999年在新加坡净宗学会早餐开示中讲述录音,整理成书),赠书处:新加坡净宗学会(No. 2, Lorong 35, Geylang Singapore 387934),承印者: C.W. Printing *** 备注: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~改过修善灾消福来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 |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