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解释】看到他人荣华富贵,就希望他被流放贬官。
【分析】凡是人能荣华富贵,皆非偶然得来,都是他过去生积有善缘,夙世培植道德根本,更是他祖宗积德才能如此。看到的人,理应生起追随仰慕之心,并非羡慕他的富贵,实是追慕他过去世所修善德。若是希望他人流放贬官,这是不从实际方面省察,却从虚无之处生起阴毒之心,希望他人际遇跟我一样不好。为何小人的嫉妒和愚痴会到这种地步呢?其实这种作法,对他人毫无损害,只是徒然害自己造下恶业,使自己更加穷困卑贱而已。
故事一:唐朝的柳宗元和刘禹锡被贬官,幕后实由武元衡一手主导,后来武元衡被贼所杀,但刘禹锡和柳宗元却安然无恙。白居易被贬官,实被王涯谗言所诬毁,后来王涯被宦官所杀,而白居易仍安然无恙。
【再析】当权的人手中握有生杀大权,就把那些被放逐的臣子和流徙的罪人,视同蝼蚁一样卑贱;岂知转眼之间,自己就身首异处。当初那些被他们视同蝼蚁的人,反而得以坐视,笑他们为何也有今日的悲惨下场;更何况那些旁观者所生希望他人流贬的空愿,又有什么用呢?
故事二:宋朝的王博文,为官处事平和宽恕,他曾说:「我平时判决罪犯,必须发配远地时,我都会暗中为他选一处适合生活的地方。」太宰(掌理朝政的主要大臣)屠镛,每次遴派官员到偏远有瘴气的地方,都要停笔考虑很久,他说:「我曾到过那地方,当地官员大多死于瘴气,必须为他们选择风土人情较适宜居住的地方。」因此将这些情况上奏皇帝,作为分发官员的法令依据。这真是仁者的用心!平时希望他人被流放贬谪的人,看到此处,应要好好深思一下。
延伸阅读: 见他富有,愿他破散
以上资料来自:
《集福消灾之道(原名:感应篇汇编白话)》,王潮音整理,2010年2月最新版,承印处: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,流通处:加影净宗学会(96, Jalan Reko, Taman Hijau, 43000 Kajang, Selangor, Malaysia)
*** 备注:
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集福消灾之道(原名:感应篇汇编白话)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