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解释】离散他人的骨肉。
【分析】“离”有两种意思:一种是急迫追讨债务,以及官吏仆役勒索财物时,使人卖掉儿女。一种是挟着私怨搬弄挑拨,教唆离间使人不合。这些都极不仁道!殊不知骨肉之间有血缘关系,天性存于其间,人伦大道也寓于其中。所以有仁心的人看到人家的骨肉,贫困难以生存时,会用钱财帮助他,使他能获得安全;骨肉间如有怨仇不和的,就为他们协调化解,使能和睦相处。这是修行的重要方法。
故事一:明朝有位宗传,听到邻妇和孩子整晚相拥而哭。第二天早晨,就问她是何原因?她说因丈夫犯罪坐牢,想要卖身替丈夫赎罪。宗传听后很惊讶,就拿钱财帮助他,使其夫妻儿女得以团聚。当时宗传一直苦于没儿子,当年居然生了儿子,他的子孙到现在还非常兴旺。
故事二:安庭柏喜欢挑拨离间,而且口才非常好;虽是至亲骨肉,一旦经他挑拨,立刻就意见不合产生仇恨。李中甫兄弟本来相处和睦,因为安庭柏从中挑拨而产生争斗;蔡伦和张义两个表兄弟原本非常要好,因听信安庭柏而绝交。其他的事情多得不胜枚举。后来安庭柏贫困潦倒,两颊生疮,喉咙舌头全都溃烂,无法进食,哭叫而死。
故事三:宋英宗(宋太宗曾孙,濮安懿王允让第十三子。仁宗立为太子,在位四年崩)即位后,对待宫中内侍不够宽厚,导致他们常在太后面前挑拨,离间母子感情,造成太后和皇帝不和。有一天韩琦和欧阳修到太后帘前奏报,太后突然痛哭流涕,将心中对皇帝不满都说出来。韩琦说:「这可能是因为皇上生病的关系,等皇上病好之后,就不会这样了。」原来当时皇上因为惊吓过度而生病。
欧阳修则向太后进言说:「太后事奉先帝数十年,您的仁德已显现于天下。以前温成(宋仁宗宠妃,死后被册封为皇后)备受先帝宠幸,太后都能处之泰然,与她和睦相处;如今太后和皇上母子之间,为何反而不能相容呢?」韩琦再向太后说:「太后没有亲生儿女,皇上从小在宫中被太后养育长大,而皇后又是太后的外甥女,这乃是上天特别安排给太后的儿媳啊!怎能不自我爱惜呢?」太后听了之后,心情就稍微平和下来。
韩琦担心太后会再变心,于是就用危言来打动太后说:「老臣居在宫外,不能随时看到皇上,在宫廷内保护皇上,全都要靠太后;若是皇上失去照顾管教,太后就不能推卸责任。」太后听了惊讶地说:「宰相您怎会这么说呢?这使我爱护管教皇帝的心更恳切了。」这时在旁边听到这话的人,莫不紧张得汗流浃背。
隔了几天,韩琦就单独晋见皇上,奏言道:「陛下能登上皇位,全都是太后恩典,不可不回报,希望陛下能更用心侍奉太后,自然就会没事。」皇帝说:「朕会接受你的教诲。」又过了几天,韩琦再去晋见皇上,皇上说:「太后对我还是不好。」韩琦说:「自古以来的圣帝贤王,不能算是不多,为何只称赞舜王大孝呢?难道其他的帝王都不孝顺吗?父母慈爱而子女孝顺,此乃常理,不足为道;唯有父母不慈,但儿女仍能尽孝,才值得让人称赞。只恐怕陛下还没做到尽孝吧?天下岂有不慈爱子女的父母呢?」皇帝听后大为感悟。当时朝廷发生很多事情,有许多都是小人从中在挑拨离间,但最后能使皇帝和太后复和,就是韩琦和多位贤臣的努力。
延伸阅读: 侵人所爱
以上资料来自:
《集福消灾之道(原名:感应篇汇编白话)》,王潮音整理,2010年2月最新版,承印处: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,流通处:加影净宗学会(96, Jalan Reko, Taman Hijau, 43000 Kajang, Selangor, Malaysia)
*** 备注:
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集福消灾之道(原名:感应篇汇编白话)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