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几年,我在全世界每一个地区专门弘扬净宗,带动许多同修认识净土,专心念佛。得到的利益好处,正如无量寿经所讲‘惠以真实之利’。有同修问我:‘法师,你专弘净土,怎么讲起地藏经?’我告诉他们:‘道场建立要先讲地藏经,表示我们有地,有地才能够创办事业,有地才能够建立佛法,所以必须要从我们心地建设做起。’明因果,详事理,坚信心,启智慧,光大孝道,止于至善之域,即心地无尽宝藏。
现代人修行远不如古德的成就。古德,无论出家在家,接触佛法五年至十年,就有一定的成就。现代人修行几十年,外表上看起来好像还不错,实际上,生死没有把握,心不清净,妄念很多。原因在于疏忽了地基,像盖房子,把地基这一层疏忽了。
佛在四弘誓愿里告诉我们修行的次第。学佛的人,无论出家在家,先要发菩提心。什么是菩提心?菩提心是觉悟的心。我们今天觉悟六道轮回可怕,一定要下定决心在这一生了生死、出轮回。有这个认识,有这个意愿,就是觉悟。觉悟的人,不但要度自己,而且要帮助别人,所以四弘誓愿第一愿是‘众生无边誓愿度’。我们要帮助一切众生脱离苦海,苦海就是六道轮回。要帮助他们,必须要自己得度;自己度不了,怎么能度别人?度自己要从哪里下手?第二愿‘烦恼无尽誓愿断’。学佛从哪里学起?佛明白告诉我们,从断烦恼做起。烦恼如果不断,修学再多的法门,是增长邪见。古德参学,参学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。必须见思烦恼断了,至少见思烦恼伏住,才有资格学法门,进入第三个科目‘法门无量誓愿学’。最后圆成佛道,‘佛道无上誓愿成’,才能实践第一大愿~~普度众生。如果不成佛,度众生有局限;成了佛,度众生无尽无边。四弘誓愿把修学次第讲得很清楚,这是原则。
我们知道原则,日常生活中,在事相上来讲,究竟从哪个地方下手?中国是大乘佛法,大乘佛法以四大菩萨作代表:第一位是地藏菩萨,第二位是观世音菩萨,第三位是文殊菩萨,第四位是普贤菩萨,教我们大乘佛法修学的次第、法门。地藏代表孝,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。修学从孝亲、尊师做起。孝道要做到究竟圆满,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,一定要成佛,孝才能尽到圆满。为什么呢?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,孝道就不圆满。孝道涵盖了宇宙,涵盖了法界全体。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不思议经之一,教我们孝亲、尊师。观音菩萨大慈大悲,大慈大悲就是把孝敬的心扩展到尽虚空遍法界,能够孝敬一切众生。再进一步,就是文殊菩萨的智慧。地藏、观音是修福,福至心灵;人真正有福报,智慧就现前,心就灵敏。文殊菩萨教我们圆满的智慧。普贤菩萨讲实践,将孝敬、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中,处世待人接物充满智慧,充满孝敬。大乘佛法至此才究竟圆满,完全实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这是佛陀最殊胜、最圆满、最究竟的教学。
净宗在所有宗派里也是一个不思议的法门,这个法门是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所赞叹。它依据的经典有无量寿经、观无量寿经、阿弥陀经,这是净土三经。清朝咸丰年间,魏源老居士将普贤行愿品附在三经之后,称为净土四经。民国初年,净宗祖师印光老法师,将楞严经里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附在四经后面,称为净土五经。另外还有天亲菩萨造的往生论;五经一论是净宗修学的依据。
佛在观无量寿经里告诉我们,韦提希夫人遭家庭变故~~儿子不孝,发动政变推翻父王,囚禁母亲,大逆不道。韦提希夫人对这世界意冷心灰,求教于本师释迦牟尼佛,希望佛能指点她一个好的处所,她不愿再住在娑婆世界,她盼望移民到其他诸佛国土。世尊很了不起,没有给她介绍,而是以神力把诸佛国土变现在她面前,像电视画面一样,让她自己看,自己去选择。她看了之后,认为所有一切诸佛刹土都比不上极乐世界庄严,就要求世尊教她怎样修行,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。佛对她这个选择非常赞叹,因为她的选择完全正确,太难得了。佛在教她修行方法之前,先教她修三福。佛特别说明三福是“三世诸佛净业正因”。这三福就是大乘佛法修学的基础,无论修学哪一宗、哪一派、哪一个法门,显密或宗门教下,通通建立在这一个基础上,这就是我们学佛入门的下手处。
三福,第一条是人天福报:“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”。要认真做到,具备人天福德的基础,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佛法。先建立小乘佛法,所以第二福是小乘人的基础:“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”。从小乘基础再往上提升,就是大乘菩萨修学的基础,即第三福:“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”。三条总共十一句,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。我们学佛就从这个地方学起。现代人修学为什么不能成就?就是把这个基础疏忽了。我为什么讲地藏经?三福十一句详细的讲解,就是这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。疏忽地藏经,念佛也不能往生;念得再多,喊破喉咙也枉然。为什么?没有真正修行,口里念佛,心里没佛,怎能成就?所以地藏经是三福详细的说明,是念佛往生最根本的基础。
延伸阅读: 壹、略释讲题
以上资料来自:
《地藏经的启示》,净空法师讲述,承印者:C.W.Printing
*** 备注:
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地藏经的启示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