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问】季路问生死之说,孔子拒绝回答。您独喋喋不休,不也使人觉得太奇怪了吗?
【答】“未知生,怎能知死?”这是孔夫子婉转启发的话,并非随便拒绝。孔子还说:“死生亦大矣!”(出《庄子》)。
【问】佛教所谓性,即是无善无不善之说吗?
【答】无善无不善,就是顽空断灭了。世人不是执着于“有”,就是执着于“无”,或者执着亦有亦无,或者执着于非有非无。所以《观佛三昧经》打了一个比喻:生来瞎眼的人不知道大象的形状。有一位国王召来几个瞎子,问他们是否想知道大象的形状,瞎子们都说愿意。于是国王叫人牵来一头大象,叫几个瞎子去摸。摸完之后,国王问他们知道大象的形状了没有,瞎子们都回答知道了。于是各自猜测,摸到鼻子的说象形如琴,摸到腿的说象形如柱,摸到脊背的说象形如屋,摸到胁的说象形如壁,摸到耳朵的说象形如箕,摸到尾巴的说象形如扫帚。瞎子们各执己见,争论不休,接着就厮打起来。国王笑着说:“你们都错了!你们所说的‘琴’是象鼻,‘柱’是象腿,‘屋’是象背,‘壁’是象胁,‘箕’是象耳,‘帚’是象尾。”听国王这么一说,瞎子们都不敢再讲什么了。但心里都认为自己摸到的不会错,而认为别人说的都是错的。于是这些瞎子终其一生都不了解大象的形状。如果当初不叫他们用手去摸,那么只要简单几句话就能对他们讲清楚大象的模样,何至于争执不休?只因为有这一摸,他们就认为这是亲手经验的,绝对不会有错。于是那个错误的经验就牢牢地树立在心中,再也拔不掉了。世人谈性也是这样。
补充:所谓“无善无不善”是断人菩提心的说法,既然无善无不善,就不用发大愿了,也就不用发菩提心。这是断众生慧命的谬论。佛陀对执着于“有”的人说“无”,对执着于“无”的人说“有”,真空妙有,互相圆融。如果人进入断灭论,就十分危险了。他就会为所欲为,无恶不作。当然人若执着于“有”,他的修行,他的努力,只是为了下世的福报,福报享尽,仍然不免轮回。菩萨都有隔阴之迷,一旦投胎,落入富贵之地,就难以再去苦修。若依靠高位而作恶,就制造堕落之因。虽然两者都不能执着,但“有”还是比“空”好。相信“后有”的人,就害怕犯因果,至少在世不敢为所欲为。所以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。“空”是菩萨的最高境界,随便乱言“空”,不要丝毫修行,好像自己已经大彻大悟,那是大妄语。行者不可不警惕!
【问】万物有成必有坏,有始必有终,性也有生灭吗?
【答】凡是有形之物,即有成住坏空,有终有始。性既无形,哪里有生灭呢?
补充:人有生老病死,物质世界也有发生、灭亡的规律。而“性”是宇宙的本体,超越相对,无处不在,无时不有,无始无终,无边无际。宇宙本性是空,一落分别,就有森罗万象的大千世界。分别来自众生的“无明”,无明即是愚痴,自我分别,把个体从宇宙的本体中分别出来。所以修行人必须以“小我”入“大我”,以“大我”入“无我”,由“无我”进入“空性”,才进入涅槃之境,达到不生不死,不垢不净,不増不减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的最高境界。
【问】那么“性”如虚空吗?
【答】不是。虚空之空,名为顽空;性空之空,名为真空。
【问】耳目是形,见闻是神,神若不灭,则能见能闻的耳目应当少壮如一。为何到了垂暮之年,目力渐昏,耳力渐聋?如此看来,见闻之性也有老死,因此神也有生灭。
【答】耳目昏聩,是肉躯上的事,哪里与闻见之性有关呢?眼睛能够看见分别万物,并非肉眼本身能自见,依赖于见性才能见。耳朵能够听见分别各种音声,并非肉耳本身能自闻,依赖于闻性才能闻。如果说目能自见,则眼不瞑目的死人眼睛也应当有见,而睡觉时眼睛已闭,作梦时不应再见种种形像。如果说耳能自闻,则死人的耳也应当有闻,而梦中耳在床上,不应再闻他处之声。如此看来,见闻之性怎么会有生灭去来呢?
补充:《楞严经》建立了25种圆通法门,其中文殊菩萨特别推荐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,他提出“反闻闻自性”, 就是离开声尘去寻找不生不灭的自性。语言文字有生有灭,而闻性本无生灭。《楞严经》以撞钟为喻,钟声响时,我名为闻,钟声不响时,我名为不闻。有声则闻,无声则不闻,那么此“不闻”又从何来?钟声仅仅是瞬间声波传递于耳,当不传于耳时,耳又有“不闻”,怎么可称耳无闻呢?即钟声有迁灭,而闻性是没有迁灭的。不管声音有无,耳的闻性是始终不变的。依此类推,外界作用于眼耳鼻舌身发生不同的变化,而其本性是不变的。起变化的是妄心,不起变化的即是常住真心。心随物转,即是众生;心能转物,即同如来。如来者,如如不动也。眼观形色内无有,耳听尘事心不动。这种境界,离于语言,不立文字,世间语言文字何能道其万一?
【问】性无生灭,略知其概。性无来去,有所不解。
【答】乍去乍来的是妄想心,非真性。真性之大,包罗虚空,大千世界在我性中,不过如海上一浮沤①罢了。
注:①沤(ōu殴),水泡。
【问】三途之报以及托生人间,从表面上来看,是阎王所判,从本性上来看,是自业所招。请问是非何在?
【答】不执着一边,则两说都对。执着一边,则两说都不对。譬如夫妇共生一子,若两人无心,说此子是我所生,没有关系。倘若夫妇互相争夺,以为此子是我所生,不是你所生。这样就错了。
资料来自:
《安士全书白话解(下卷)~欲海回狂集卷三●决疑论》,承印处: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, 印赠处:阿弥陀佛净宗学会 Amitabha Buddhist Society(No. 51A & 52A, Jalan Pandan Indah 4/6B, Pandan Indah, 55100 Kuala Lumpur, Malaysia),流通处:莲池净宗学会(No.16, Jalan Temenggung 19/9, Bandar Mahkota Cheras, Batu 9, 43200 Cheras, Selangor, Malaysia),2010年7月印刷
*** 备注:
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安士全书白话解(下卷)~欲海回狂集卷三●决疑论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