逞志作威。 【解释】任意自作威势欺凌他人。 【分析】君子为人正直,律己甚严,待人和蔼给人好处,他人自然就佩服爱戴。如果动不动就逞威风欺负人,就算能使人因害怕而服从,他人终究不会怀念你的德泽,怎么能够做人家的长上呢? 【故事】明朝南京的史良佐,担任西城御史,而他的家则住在东城。每次出入,都对乡里民众没有起立致敬感到生气,于是下令抓了几个里民,送到东城御史那里问罪。东城御史诘问他们,里民回答:‘我们是被倪尚书给误了!’东城御史问:‘是怎么误的呢?’里民说:‘倪尚书也是南京人,他掌理兵部时,大家看到他经过就走避,他往往叫随从制止说:“我跟你们住在同一个乡里,我经过里门时没有下车,还能麻烦你们起立致敬吗?”我们实在太笨了,以为史御史跟倪尚书一样,所以才没有起立致敬,没想到会惹他生气。’东城御史听了,笑着把他们释放了。 辱人求胜。 【解释】侮辱他人以求胜利。 【分析】用道理来折服人,恐怕还会激发别人争胜的心,以至于互相抵触而无法相容,何况道理本来就不够充足,而又强行以蛮横侮辱的方法以求取胜利呢?鲁子晋说:‘羞耻之心,每个人都有,谁肯甘心接受侮辱,但仍有人以羞辱别人的方法来取胜。要知道天道是善于报应的,羞辱了别人,到头来等于侮辱了自己。’ 【故事】林退斋尚书在临命终时训诲子孙说:‘你们只要学吃亏就对了。’自古以来的英雄,只因不肯吃亏而害了许多事。但从古以来的英雄,也是只因能够忍辱吃亏,而成就了许多事情。例如韩信忍受胯下之辱,吃亏到了极点,后来才能登坛拜将,被封为三齐王;而当时侮辱他的人,后来都成为他的部下。 以上资料来自: 《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~集福消灾之道(精简本)》,承印处: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, 流通处:莲池净宗学会(No.16, Jalan Temenggung 19/9, Bandar Mahkota Cheras, 43200 Batu 9 Cheras, Selangor),2008年12月恭印 *** 备注: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 |
净空老法师讲述 由此到“乘威迫胁。纵暴杀伤”,讲“刚强之恶”。 注解说:“君子正直律己,和惠待人,人自畏而爱之。”这是古圣先贤教导做人的原则,也是我们做人的本份。君子律己的标准是正直、端方、心直、行直,也就是佛法常讲的如理如法。君子待人的宗旨是“和惠”。“和”指和平,“惠”指恩惠。君子与人相处一定要和睦、平等,一定要帮助别人、成就别人。这是君子的德行。儒家如是要求,佛门也如是要求。佛法讲得更详细:三福、六和、三学、六度等教学科目都离不开“正直和惠”。 依佛家看,“和”就是六和;“惠”就是六度。“和惠待人”就是以“六和”与“六度”对待一切众生。 六和的第一条是“见和同解”。如果这一条做不到,后面五条就都很难做到。诸佛菩萨为什么能圆满做到“六和”?因为他们做到了第一条。我们很难做到,难在见解、想法、看法很难相同。与谁相同?与诸佛菩萨相同。诸佛菩萨对宇宙众生的看法是一体的,就是现代人所谓“一个生命共同体”,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清净法身。我们没有这个观念,各人坚持各自的想法,见解永远不能相同。真正觉悟的人,“见”才能“同解”。 要“和惠待人”。君子无论与什么人相处,绝不能违背六和、六度,处处要学谦虚,要学忍让,不能与人相争。 现代社会提倡“竞争”。这两个字太可怕了。彼此互相竞争,互不相让,社会岂能不乱? 当今,“和平”变成了口号、幌子。许多人都在喊“和平”,但“和平”两个字怎么解释?他并不知道。“和”指大家和睦相处;“平”指彼此平等相待。 印度教的“和平祈祷”有三层和平。第一层和平,祈求人与人和睦相处。不分种族,不分国家,不分宗教信仰,都能和睦相处,互相尊重,互相敬爱,互助合作,平等相待。第二层和平,祈求人与自然环境和睦相处。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,有动物、植物、矿物。我们要爱护它们,与它们也要平等相处。第三层和平,祈求人与天地神明和睦相处,神与神之间,人与神之间,都能平等相待。各宗教都特别强调爱“神”。我们要把敬神、爱神的心态,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。这才是对众神的恭敬。“三个和平”有很深的意义。我们如果能明瞭,能做到,能落实在生活中,社会才有安定,世界才有和平,众生才有幸福。这些都建立在我们自己的德行修养的基础之上。 “辱人求胜”指刻意侮辱别人,以抬高自己。有些人见到与自己身份、地位相当的人,或者比自己身份地位更高的人,就在大众之中批评、侮辱对方。他的目的是让别人看到,他比对方更高明。这类作法,只能自欺欺人,自取其辱。对方有没有受到损害呢?没有。 注解说:“若动逞威稜,即有摄服,而人不怀德,何以居人上乎?”这种行为,纵然别人表面上对你好像服了,其心不服,怎么能领导别人?一位成功的领导人,必定非常谦虚,懂得忍让,以礼待人。 圣贤对众生最基本的教导,几乎是相通的。儒家讲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。佛家讲五戒。天主教、基督教的《新旧约》讲十诫。“十诫”前三条讲侍奉上帝,类似佛法所讲“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”:对上帝不怀疑,敬仰上帝的心不夹杂、不间断。第四条是孝顺父母。后面几条就是佛家讲的五戒。佛家讲“不杀生、不邪淫、不偷盗,十诫中也都有。他们允许饮酒,禁止酗酒、醉酒。他们敬事天主的原则,与佛法讲的“净念相继”,几乎完全相同。由此可见,世出世间圣贤教化众生的总原则、总纲领,都是相同的。佛法讲得尤其透彻,将所以然的道理解释清楚了,让我们深信不疑。 以上资料来自: 《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~改过修善灾消福来》,新加坡净宗学会印赠,(净空法师于1999年在新加坡净宗学会早餐开示中讲述录音,整理成书),赠书处:新加坡净宗学会(No. 2, Lorong 35, Geylang Singapore 387934),承印者: C.W. Printing *** 备注: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~改过修善灾消福来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 |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