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 July 2018

【推多取少。受辱不怨,受宠若惊。】

推多取少。
【解释】把多的推让他人,自己则取少的部分。
【分析】兄弟之间的情义是属于天伦,而钱财则是身外之物,更是应该推让。《佛遗教经》说:‘多欲的人,因为多求利益,痛苦烦恼也多;少欲的人,无所贪求和欲望,就没有这种忧患。人若想脱离痛苦烦恼,应当静观知足;而知足的方法,就是能得到富乐安稳的地方。知足的人,虽然是躺卧在地上,也非常安乐;不知足的人,虽然是处于天堂,也不会称心。’由此可知,人如果能够推多取少,自然心地平坦,面对外境都不会受其侵犯扰乱,而常常能够知足。
【故事】慈溪有两位很要好的朋友,甲受聘在一个学馆教书,酬金九两;乙受聘到另一个学馆,酬金六两。甲高兴地说:‘我们明年都没有后顾之忧了。’乙说:‘兄台只有大嫂在家,九两已经足够;小弟有父母要奉养,六两还是不够。’甲说:‘那就这样好了!’于是把自己的让给乙,自己则到乙馆。甲到达学馆后,在床下捡到一本破旧的书,里面抄有外科的药方,学生说那是以前的老师所留下来的。冬天回家时,看到几位穿着讲究的仆人仓皇叩问:‘这里有没有外科医生?’询问之下,仆人说:‘我们主人从福建调到山东任布政使,忽然背上长疮,痛苦得几乎快要死了,已经有三天了!’甲想到前阵子得到的药方,正好可以治疗这个病症,因此就随着仆人前往,照着药方用艾草熏灸,果然痊愈。布政使非常高兴,以一百金酬谢他。两人谈到因为让馆给乙而得到药方之事,布政使大加赞叹褒扬。刚巧慈溪县令是他同科中试者的侄子,就为他大力保荐,因而进入县学当生员。

受辱不怨。
【解释】受到侮辱也不怨恨。
【分析】侮辱到来时,应当扪心自问,如果是因自己而起,就应该接受侮辱;如果错在别人,侮辱本就不应该有。侮辱到自己,也等于没有受到侮辱,不但不应当怨恨,实在没有怨恨的理由。自古以来,凡是具有大智大勇的人,必能忍受小耻小忿,有这种气度,才能任大事成大功,这岂是心胸狭窄、见识浅薄者所能了解的。
【故事】江阴有个夏姓富翁正与客人下棋时,忽然有一个人大吼大叫跑过来,说:‘我只欠你利钱二两银子,为何你每天都命令家人来逼我。’夏翁还来不及回答,这个人就破口大骂,并推翻桌子,搅毁棋局。夏翁笑着说:‘你想免除利钱吗?’就拿起笔写了免付利钱的字据给他。那人急忙道谢离去。客人非常赞叹他的盛德。夏翁说:‘忍为众妙之门!大凡处世待人接物,如果有人以横逆加在我身上,就像是走在荆棘中,只能慢慢走,缓缓解除荆棘,那些荆棘又有什么值得发怒的;又像是虚舟撞我、飘瓦打我,我若能不动心,那这个怨气便能解开。况且这个人面貌凶狠、言语激烈,必定是有备而来,恐怕会把他激成意外变故,所以宽免他。’到了晚上有人来报,说这个人死在厕所。细问原因,方知这个人因被债务逼得没有办法,才事先服毒前来,想藉机诈财;因为感谢夏先生的宽免,不忍心诈害,所以急着回家找粪青解毒,但药性突然发作,已经来不及解毒了。夏翁听后对天拜谢,人人对夏翁都感到敬服。夏翁如果不是平日心中的火气已经消除,内心有深厚的涵养,这种场面一发生,怎能把持得住心性呢?

受宠若惊。
【解释】得到过分的宠爱待遇,感到意外,而不知所措。
【分析】受到尊荣宠爱,虽是分内应得,但也应该守分知足,有不能负荷,像惊喜又像惧怕的意思。因为福中有祸伏藏,太阳到了中午就开始倾斜,月亮到了盈满就开始缺损,这是不变的道理。对于君长的恩德,有如天地一般,如果不能实实在在地努力报效,自己心中怎能安宁,那岂不是更可惊惧!
【故事】宋朝的卢多逊,刚任参政时,衣服和享用渐渐奢侈。他的父亲面露不悦地说:‘我们的家世都是秉持着儒家朴素的操守,你今天一旦富贵,就变得如此,还不知将来会变到什么地步呢!’卢多逊并没有听从父亲的交代,最后因事败亡。



以上资料来自:
《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》,承印处: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, 流通处:莲池净宗学会(No.16, Jalan Temenggung 19/9, Bandar Mahkota Cheras, 43200 Batu 9 Cheras, Selangor),2008年12月恭印

***  备注:
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


净空老法师讲述

这三句就是佛家讲的三善根:无贪、无瞋、无痴。佛告诉我们:三善根能生无量无边的善法。反之,贪、瞋、痴是三毒,三毒烦恼能生无量无边的恶法。三毒、三善根关乎我们的切身利害。明瞭利、害、是对一切法认知的最低层次。
具有高等智慧的人,能辨别宇宙人生的真妄、邪正。具有中等智慧的人,能辨别是非、善恶。具有低等智慧的人,懂得利害。
断恶修善如何落实?从“推多取少”做起。
相让是美德。《论语》中,弟子们赞叹孔夫子的德行:“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”。孔子在中国被尊为“万世师表”。“师”是模范。模范就在这五个字。他一生为人温厚、善良、恭敬、节俭、忍让,代表了中国人的美德。
中国古书中记载,孔融四岁就懂得谦让。他的善根非常深厚,后天的教育也是决定的因素。人皆有善根,这是我们不能否认的。一些人的善根淹没而不彰,因为他没有机会接受圣贤的教诲。
中国古圣先贤明白这个事实真相,所以非常重视教育。不仅重视童年教育,还延伸到胎教。当母亲怀孕时,她的心情、行为会对胎儿产生影响,因此,儒家的教育从胎教开始。怀孕的女人思想要纯正、清净,做到非礼勿视、非礼勿听、非礼勿言、非礼勿动。
东方教育与西方教育有根本的差别。东方教育重在道义;西方教育重在功利。中国古代圣贤教人忍让、礼让,现代的社会观念崇尚竞争,仿佛不竞争就不能生存。人们现在模仿西方,舍弃道义,变得急功近利。
儒家、道家、佛家,都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家。他们有能力在社会上竞争,却主动放弃竞争;他们有能力取得功名富贵,却完全舍弃。他们过着隐居的生活,清贫的生活。他们致力于伟大的社会教育事业,真正做到奉献自己,造福人群。他们的眼光远大,不仅看到这一世,而且看到以后生生世世,久远劫后。他们的成就,备受世人的崇敬。即使在现代社会,仍然有许多人尊敬、赞叹、向往,向他们学习。
注解说:兄弟分家,朋友交谊,财务上的往来,要懂得谦让,这是美德。如果争夺,贪、瞋、痴烦恼就会现前。如果不能遏止三毒烦恼,果报在三途。眼前争到的一点便宜,微不足道,得不偿失。
佛在《遗教经》上讲:“多欲之人,多求利故,苦恼亦多。”欲望多的人,贪心重,没有得到的,想要得到;已经得到的,又怕失掉。他们患得患失,心理负担太重了,烦恼太多了。谚语说:“忧能使人老。”一个人忧虑、操心的事太多了,就容易衰老、多病,寿命必然不长。
儒家、道家、佛家的圣贤,真正聪明,懂得养生。他们尽可能地把忧恼的事丢开,保持身心自在。教化众生是他们的事业。虽然做这项事业,认真努力地工作,但绝无希求。为什么?有求就有烦恼,多求多烦恼,无求无烦恼。他们对学生,绝没有期望,为什么?有期望就有失望。如果弟子能有成就,善根、福德、因缘都很好,他们看到欢喜。如果弟子不能依教奉行,还造作一些罪业,他们看到之后,点点头,说:“烦恼习气太重了!”他的心中连一点痕迹都不沾。这才是真正懂得养生之道。
我们发愿为社会、为人民、为众生做一些好事。如果有缘份,我们应当去做。如果众生有福,缘多一点,我们就多做一点;如果没有缘份,那是由于众生没福,我们落得清闲自在,绝不攀缘。如果想着:“我一定要这样做……,一定要那样做……”自己就有欲望了,也就有忧恼了。
诸佛菩萨在十法界,随类化身,随机说法。是不是他自己想要到这里来教化众生呢?不是的。如果那样想,他就是凡夫,而不是圣贤。他是怎样来的呢?众生有感,他是来“应”的。应,是被动的,不是主动的,正如“应邀”、“应聘”。众生有感,有希求,他就来了。众生如果没有希求,他不会来的。诸佛菩萨、古圣先贤的教学(或者说为社会服务,为人民服务,为众生服务),都是被动的,绝没有主动的。
主动就有烦恼,心就不清净。佛教导我们:随缘而不攀缘。随缘是被动的,攀缘是主动的。“我要怎样做……”这种念头,违背了自然的法则。自然的法则,就是自性的性德。儒、释、道三家都讲求心地清净无为。无为而无所不为,就是感应。
佛又说:“少欲之人,无求无欲,则无此患。”怎样才能在一生中,过得很自在、幸福呢?常言说:“理得心安。”明白了道理,心就安宁了。明白道理之后,欲望就没有了。
与一切众生相处时,他要的,我们尽量给他。他要名,名给他;他要利,利给他;他要财,财给他。我们与众生结欢喜缘。他们需要的是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我们不要这些。我们要的是清净心,他们不要。我们所需要的,他们不要;他们所需要的,我们不要。因此,我们与一切人不会有冲突,都能相处得很好。世间人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呢?由于利害冲突,彼此竞争。如果他们觉悟了,一定也能“推多取少”。
我与许多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相处得非常好。什么原因呢?“你们要的,统统给你们。你们不要的,我才要。”由于没有利害冲突,大家才能相处得这么好。我帮助大家,是我接受了佛菩萨、古圣先贤的教诲,把自己所得到的真实利益,贡献给大家,与大家分享。
人活世间,物质所需其实非常有限,很容易满足。古德常讲:“日食三餐,夜眠六尺。”仅此就能安安稳稳、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。
生活起居一切随缘就好。饮食愈少愈好。清心寡欲,自然就健康长寿。我二十六岁学佛,当年下半年,我开始“持午”,把晚餐断掉了。到台中跟随李老师时,看到李老师每天只吃一餐,我也只吃一餐,又把早餐断掉了。到第八个月,我才告诉老师。老师问:“你觉得体力怎么样?”我说:“体力很正常,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状况。”他说:“永远这样做下去。生活简易,就可以一生不求人。”多欲就要求人,少欲才可以不求人。古人讲得好:“人到无求品自高。”
五年之后,我到台北讲经。韩瑛居士邀请我住在她家中。她看到我每天只吃一餐,说:“法师,这样不行!将来你的身体如果发生什么问题,我们全家担当不起。你如果答应在台北弘法,就一定要吃三餐。”我想想:“弘法重要。随缘!”我就把一餐分做三餐。那时我年轻,每餐吃三碗饭。改吃三餐后,每餐只吃一碗饭。
生活所需愈少,贡献给别人的就愈多,对自己必定有利,对别人也有利,这就是自利利他。
世出世间法中,绝没有占便宜的事,也绝没有吃亏的事。因果通三世。这一生他人占了我们的便宜,我们吃了亏,来生他人必定来还账。佛法说:“佛不度无缘之人。”哪些人与我们有缘呢?过去生中的冤亲债主就与我们有缘。有恩是缘份,有怨也是缘份。我们欠别人的债是缘份,人家欠我们的债也是缘份。“缘份”,包括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。我们结的缘很多,所以要赶紧修行成就,再回来帮助这些冤亲债主,使他们统统得度。
“受辱不怨”讲无瞋。
自古以来,中国人非常看重“辱”。古人说:“士可杀,不可辱。”“士”,指知识分子,读圣贤书的人。他们宁肯被杀头,也不能忍受侮辱。
“六波罗蜜”翻译成中文是“六度”,其中有“忍辱”。佛语的原意是“忍耐”。译经的大德们鉴于中国人的习尚,把侮辱看得非常重,就在“忍”字后面加了“辱”字,译成“忍辱”。连“辱”都能忍耐,还有什么不能忍耐呢?世尊教学的总原则是应机说法。此译法适合中国人的根机。
“忍”是修学成功的必要条件。《金刚经》说:“一切法得成于忍。”中国古人说:“小不忍则乱大谋。”世出世法成就的大小,完全看忍耐功夫的高低。忍耐的功夫高,成就就大;忍耐的功夫低,成就就小;不能忍耐,就不会有成就。古今中外都如此。谚语说:“看得破,忍不过。”明知还要故犯,就是因为忍不过,所谓:“知道而做不到”。
受辱不怨,是真实的德行。“怨”是怨恨。一般人受到侮辱,纵然能克制,不报复,但怨恨的念头,多少还有。这种怨恨的念头,是将来报复的业因。这一生读圣贤书,忍过去了,没有报复;来世遇到,难免会发作、报复。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(广义)开端,文昌帝君叙说自己报恩、报怨的往事,惨不忍睹。如果不是遇到佛法,他很难觉悟,很难回头。
侮辱是外境。心中如果有瞋恚,外境一旦有点侮辱,立刻就会发作,于有意无意中,就会与人结下深仇大恨。当对方有能力报复时,自己就招架不住了,甚至招致杀身、灭族之祸。
我们对人,尤其是对恶人,对心量窄小的人,一定要谦虚,要恭敬,不要结怨。
普贤菩萨教我们:“礼敬诸佛”,“称赞如来”,“广修供养”,“忏悔业障”。我们如果做到这十六个字,一生受用不尽。无论对什么人,我们都要谦虚、恭敬,绝不能傲慢。我们比不上任何一尊佛,任何一尊菩萨,甚至任何一位阿罗汉、须陀洹,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?常常与佛菩萨相比,自己的傲慢心就能渐渐地减少,直至消失,自然而然会谦和。
谦卑属于性德。“自卑而尊人”是一部《礼记》的精神之所在。孔夫子教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要谦下,要尊敬别人。孔夫子做到了。《论语》记载,孔夫子接见任何人时,都谦和。读佛经可知,释迦牟尼佛无论会见什么人,态度也都是谦和的。世出世间大圣大贤尚且如此,我们何德何能,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?
受辱不怨,很难做到,但是必须做到。为什么?与自己的切身利害关系太大了。八苦中的“怨憎会”,就是由于不能忍耐,从小怨结成深仇大恨,可是,偏偏有许多人忍不过。
抗战胜利后,我在南京就学。同班同学白振寰有修养。那时,我年轻好胜,也确实得到老师们的关爱和同学们的尊敬,是学生领袖。我最瞧不起白同学,时常给他难堪,侮辱他。他却一点都不生气,而且在背后对我总是赞叹,从来没说过我任何坏话。一个学期之后,我被他感动了。他用身教教我,太难得了!我对他非常佩服。
我学会这套忍辱的本领,受益良多。在任何场合中,人家无礼,当面侮辱我、骂我、诽谤我,我都能若无其事。你要骂,我就让你骂,绝不还口,等到你骂累了,就不骂了;你要打,我就让你打,绝不还手,等到你打累了,就不打了。
经过一个学期,四、五个月的时间,我才被感动,可见我很难被感化。后来,我的同事骂我、打我。三天之后,他就买了礼物来看我,向我道歉。他比我高明,很快就感动了,回头了。
如果能忍,不但不吃亏,而且占大便宜。他们侮辱我,对我的好处太大了。我的考绩列为第一,都得益于他们。在公司行号中,如果你能忍辱,经理、老板会认为你有涵养而赏识你,同事们也会尊敬你。有了升迁的机会,上司都会优先想到你。谁帮助你?就是侮辱你的人帮助你。如果你不能忍耐,要争、要吵、要闹,对自己就会造成重大的伤害。
忍辱的花报在这一生,来世的果报更殊胜。你的冤家、对头都变成朋友,都变成热心帮助你的力量。你无论做什么事,都容易成就。所以,佛菩萨教导我们:宁舍生命,也不与人结怨。生命算不了什么,舍身受身,一切众生都不能避免。人生在世时间很短促,百年不过弹指,为什么要与别人过不去呢?要与人为善,绝不与人结恶缘。
他人恶意对待自己,不要一味地责怪对方的错处,一定要回头反省:“他恶意对我,为什么不恶意对别人呢?”“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好?是不是自己言语不慎,无意中得罪了人?”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不好,那是应该的。因为自己造下不善的因,应当接受这个果报。纵然自己这一生没有与他结怨,或许是前生结的怨。如果我们不报复,这笔旧账就勾消了。如果事事都把责任推给对方,事事都责怪别人,就是重大的过失。如果自己冷静地想一想,心就能平静下来,心静就能生智慧。
忍让最重要!特别是对小事,更不可计较。重大的侮辱都不应计较,何况细节小事。对于怨结,一定要用智慧、慈悲去化解。人,没有不能感化的。不能感化他人,是自己的德行不够,智慧不够。
舜王的家庭环境,恶劣到了极处,他都能忍耐。他最大的长处,就是见不到他人的过失,只见到自己的过失。他能成为大圣,原因在此。他能感动他的父母,感动他的邻里乡党,最后感动了国王。尧王听到他的事迹,召见他,把王位让给他,把两个女儿嫁给他。中国的《二十四孝》,把舜王列在第一位。他为什么能受到这么高的尊崇?就是自己反省,一切过失归自己。六祖大师讲:“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。”
古今中外的领导人选择助手、干部时,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忍耐。一个人虽然有才华,但凡事不能忍耐,就不能担当重任。反之,一个人虽然才华欠缺一点,但是能忍耐,就能担当重任。能忍耐的人,头脑清楚,心思不乱,就有智慧。只要找些有才干的人辅佐他,他就能成功。
《涅槃经》说:佛陀在世时,曾经有一个人赞叹佛是“大福德相”。世尊成道时,“年志俱盛”,只有三、四十岁,少壮气盛,但他非常温和,没有丝毫粗暴的态度。别人打他,他没有瞋恚;别人骂他,他也不发脾气。我们要学习佛陀的温文儒雅,和蔼可亲。
受辱不但没有报复的行为,连报复的念头都没有,这是真正的福德相。我们受辱时,能不能随顺佛陀的教诲,正可勘验自己的福德。如果自己有福德,就会心平气和。如果自己心中还有一丝瞋恚的念头,立刻就要觉察到:自己福薄。
佛陀教导我们:“福慧双修”,把“福”放在前面,而“慧”在第二位。这样排列的用意很深。中国古人讲:“福至心灵”,也是把“福”摆在前面。一个人的福报现前时,会突然聪明起来。福与慧是一,不是二。智慧开了的人,必定懂得修福。
注解引郑暄的话,第一句:“默、默、默,无限神仙从此得。”默,指沉默,少开口,少说话。念佛堂一律“禁语”。能止语,就可以作神仙了。凡夫做不了神仙,就是因为废话太多,心定不下来。古人讲,要“少说多听”。在现代社会,不但要少说,也要少听,因为听到的大多是烦恼。
佛陀沉默寡言,没有废话。只有他人提问请教时,他老人家才给予解答。如果不问,他就不说。不说就是说,就是教。教什么?教少说话。
第二句:“饶、饶、饶,千灾万祸一时消。”饶是恕道。原谅他人,不与他人计较,与他人的矛盾、冲突就化解了,灾祸就不至于发生。这是从内心消除灾祸。
第三句:“忍、忍、忍,债主怨家从此隐。”人们生生世世,与一切众生结了多少恩怨债务,纠缠不清。如果不能忍,种种麻烦、障难,必定避免不了。
最后一句:“休、休、休,盖世功名不自由。”休就是放下。
郑暄教给我们四种方法:沉默、宽恕、忍让、放下。这些都是拔除三毒烦恼的入手之处。这样修学,自己的道业才能成就,说到最浅近处,自己的生活才能幸福美满。不但能得到精神享受,也能得到物质享受。郑暄所讲都是求功名、求富贵的好方法,正当的方法。如果如理如法的求,所得到的是真实的福报,是自己应当享受的。如果不合理、不如法的求,就是造业。眼前虽然贪到一点小便宜,后果却不堪涉想。
自己受到他人的欺负,怎么办?忍让。我们以善心对待他,天神必定保佑我们。其实,世间人常常同情弱者,低姿态的人总是容易获得大众的同情,天道也如此。存心善良的人,纵然受到欺负、侮辱、迫害,仍然以善良的心对待他人。如果自己被他人害死呢?那是自己的福气,不再在人间受罪,死时天神会来接引。天神也会惩罚欺负你的人,害死你的人。世人讲:“公道自在人心”,我们对作恶的人何必计较?
古人讲:“仁者无敌”。一个仁慈的人,有爱心的人,有慈悲心的人,一生一世绝没有冤家对头。事相上的冤家对头当然会有,但他心中没有,心地清净慈悲。纵然是冤家对头,他也真诚的爱护,热心的帮助,没有嫌弃。这样做人,后福就大。纵然他前生没有修福,福很薄,如果这一生能相信感应的道理,依教奉行,做得很认真,很努力,在这一生中,他的福报就会现前。
一切众生有无量无边的罪过,自己也有无量无边的罪过。既然能原谅自己,宽恕自己,为什么不能原谅他人,宽恕他人?古德教导我们:“以恕己之心恕人”,与别人的冤结就能化解;“以责人之心责己”,才能改过自新。
《礼记》第一篇名为“曲礼”。“曲”是委屈,指委屈自己。“礼”的精神就是委屈求全。
一切要为佛法着想,为众生的福祉着想。往往自己受点委屈,就能为佛法、为众生多做一些事。为佛菩萨做事,是真实功德。世间有几个人一生中,能为佛菩萨服务?能为一切众生服务?这种机会太少了!太难得了!遇到这种机会,有人来障碍你,让你退心,是魔障现前。克服魔障的唯一方法是忍辱。
“受宠若惊”讲无痴。
“宠”指荣宠,即荣誉。当自己获得荣誉时,要想一想:“自己该不该获得这项荣誉?”如果不该获得而获得了,必定不是好事,正如老子所说:“福兮祸所伏”。即使自己应该获得这项荣誉,也要尽量谦虚,否则,也会招来灾祸、嫉妒、障碍。社会表彰你,有些人心中会不舒服。古人存心厚道,嫉妒的人少。现代人没有接受圣贤的教育,看到别人获得荣誉,他能放得过吗?在现代社会,做好事很难。做好事的人,如果常常受到诽谤、侮辱,他还可以继续做下去;如果常常受到赞扬,可能他就做不长久了。无论做什么好事,愈是做了大的好事,姿态愈要放低,愈低愈好。做好事,愈是不让人知道愈好,可以积阴德。
注解引“周成王封伯禽于鲁”的故事。周公讲六句话教导伯禽。
第一句:“德行广大,而守以恭者荣。”什么是“德”?“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”是德。什么是“行”?“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”是行。真正有德有行的人,表现在外面是恭敬,对一切众生都恭敬。
第二句:“土地博裕,而守以俭者安。”土地就是财富。一个人有很多财富而保持节俭,才能平安。如果生活奢侈,灾祸就会来了。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富豪石崇,生活奢侈糜烂。他的下场是身败名裂被杀,财产也被没收。
自己有财富,要行布施。帮助他人,自己才能得安稳。一个人如果常常布施,帮助邻近的贫苦之人,当出现强盗、小偷时,邻里乡党就会保护他。一个人如果为富不仁,纵然节俭,却不肯帮助人,邻里就会给强盗、小偷指路。如果他家失火,邻里会袖手旁观,说:“烧得好!”“该烧!”这是人之常情。
第三句:“禄位尊荣,而守以卑者贵。”禄位尊荣指做大官,地位高。愈是高官显爵,愈要谦卑,自卑而尊人,不敢居人上。这是真正的贵人,他的富贵不会失去。仔细观察古今中外居高位的人,如果他能谦虚待人,他的地位还会升迁;如果他盛气凌人,骄慢待人,他的地位必定不能长保。释迦牟尼佛对任何人,无论帝王,还是乞丐,一律平等恭敬。恭敬出自至诚,不是装出来的。装出来的虚伪客套,会被人一眼看破。
第四句:“人众兵强,而守以畏者胜。”军力强大,要怀着敬畏之心,才是真正的胜利者。如果欺负弱小,终会败亡,所谓“骄兵必败”。引申而言,一个人或才胜人,或艺胜人,或学胜人,只要有任何长处,他就容易骄傲。与骄傲相对的是敬畏,要常怀敬畏之心。“人上还有人,天外还有天。”自己的一点点长处,有什么值得骄傲呢?《了凡四训》也讲到“畏心”。
第五句:“聪明睿知,而守以愚者益。”益,指受益。世间聪明人往往不懂得守愚。懂得守愚,才是真智慧。锋芒毕露,难免遭人嫉妒、障碍。
第六句:“博闻多记,而守以浅者广。”此讲做学问。如果自己有天份,博闻强记,就要谦虚,不以学识炫耀。唯有这样,学问、知识才能不断地增广。
古德称周公这六句教诲为“六守”。“六守”句句都是金玉良言,都是“受宠若惊”的落实。只有这样做,才能保住自己的德行,保全自己的功名富贵。
圣贤的教诲都是言简意赅,含义深广无尽。人们粗心大意,往往粗略看过。许多无比殊胜的机缘,被当面错过,多么可惜!
我们弘法利生,绝不是为自己,而是为一切众生的福祉,为整个世界的和平、幸福。古语说:“一家饱暖千家怨。”只有自己一个人、一家人的生活好,众人的生活都不好,自己的灾难就会来了。遭人嫉妒、瞋恨,还会有好日子过吗?唯有帮助不同的族群,帮助不同的宗教,帮助世间一切遭受苦难的人,自己才会有幸福美满的生活。
处逆境、恶缘难,处顺境、善缘更难,难在不生丝毫贪爱心,如如不动。宗门讲:“百花丛中过,片叶不沾身。”小乘行者从逆境中修学,大乘菩萨从顺境中修学。先从逆境修,再从顺境修。当顺、逆境界现前时,无不清净、平等,才能超越十法界。


以上资料来自:
《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~改过修善灾消福来》,新加坡净宗学会印赠,(净空法师于1999年在新加坡净宗学会早餐开示中讲述录音,整理成书),赠书处:新加坡净宗学会(No. 2, Lorong 35, Geylang Singapore 387934),承印者: C.W. Printing, 第页

***  备注:
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~改过修善灾消福来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