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 June 2017

超度的理论与事实(之一)

著作者:净空法师
演述者:释悟道

日期:1997年
地点:台北纬来电视台

各位观众,现在正是农历的七月,台湾同胞们都认为这个月份是鬼月,阴间地府里面许许多多的鬼怪都出现在人间,正好比是阴间鬼道里面大概是度假的时候都出来度假,于是这个月份里面禁忌特别多,而超度的佛事也非常的繁忙。就有同修来问我:超度到底有没有效?是不是超度一定需要出家人来做?这是一个社会问题,也是佛法里面必需要清楚解答的一个问题,才不至于导致大众的迷信。

佛门里面有超度的理论与方法,非常合情、合理、合法。但是这种大规模做超度在原始佛教里面是不常见的,在中国翻译的大乘经典当中记载这桩事情最详实的是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。这里面就将这些理论方法交待得很清楚,我们在这个经典里面看到婆罗门女、光目女。这都是非常孝顺的年轻人,她们的父母由于缺乏知识,造作许许多多的罪业,佛在经上说,造这些严重的后果,必定堕落在三恶道,这些理论与事实我们过去讲席当中都曾经跟大家做过报告。我们一定要晓得六道、十法界的状况,以及这些现象是怎么发生的,一定要清清楚楚的明瞭,就是佛家常讲的看破,看破就是把事实真相彻底看清楚,看明白了,这个叫看破。佛告诉我们十法界是由众生妄想、分别变现出来虚幻的境界,正如同作梦一样,梦中的境界它虽然不是真实的不是真有,但是不能说它没有,六道的状况亦复如是。六道是妄想、分别里面又加上严重执着,所以就变现出六道轮回的现象,换句话说,如果我们没有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不但没有六道,十法界也没有。所以佛说这些现象比喻作梦、幻、泡、影。而这些虚幻境界之存在,时间的长短,佛又有个比喻“如露亦如电”露是露水,太阳一出来就没有了,说明它的时间不长,电是闪电,存在的时间就更短,这是佛在般若经上把这些事实真相说得清清楚楚,这一语道破。于是超度的理论、方法都离不开这些原理、原则。所谓“一切罪业都是严重的执着”。在六道里面又出现了三恶道的境界,虽然是幻妄不实,但是感受的那些痛苦还好像是真的,譬如人在梦中,作梦,梦是假的,梦中如果遇到一只老虎要吃你,你会吓得一身冷汗,梦醒了自己还是心有余悸,可见得虽然是虚妄的境界,感受好像是真的。恶道里面所受的这些苦,经典上有记载,阿罗汉是个得道之人,不是凡夫,我们凡夫过去做的这些事情,往往都忘干净了,很健忘,阿罗汉能够记忆过去生中五百世所作所为,以及所受的这些苦乐,五百世当中曾经堕过地狱。佛讲经说法提到地狱的状况,他们在座下听经,心有余悸,还会觉得非常恐怖,甚至于身体还流血汗,恐怕到这程度,这是佛在经典上跟我们说的,绝不是假话,佛教人不妄语,自己决定没有一句妄语,句句都是讲的事实真相。由此可知,三恶道的确很恐怖,是很凄惨。人造作恶业就会感三恶道的境界,这个三恶道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不是阎罗王把你送去的,与他们不相干,也不是佛菩萨惩罚你,佛菩萨大慈大悲绝对不会惩罚一个恶人,这一点很难得,那么怎么会跑到恶道去,佛告诉我们叫“自作自受”。你这种业自自然然就感到这个果报,于是这种业因果报当然是非常非常复杂,佛来给我们说,佛有能力讲清楚,我们没有能力接受,为什么?理太深了,我们很难体会,事太复杂了,要把这些复杂的事情讲明白讲清楚,要很长的时间,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寿命,于是佛对我们的教诲就采取精简的方法,采取归纳的方法,于是佛给我们讲十法界业因是什么?佛把它归纳,归纳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。

下面一层一层往上说,地狱的业因是什么?嗔恚,嗔心感地狱。嗔恚重的人,嗔恚心强烈的人,自自然然就变现出地狱境界。嗔恚里面一定加上严重的嫉妒,手段就非常的残忍造作极重的罪业,感得地狱果报。饿鬼道的业因是悭贪,贪而无厌,对于名、闻、利、养、五欲、六尘的享受,占有、取得不择手段。贪心变饿鬼,吝是吝啬,你已经得到的决定不肯舍弃,决定不给别人,吝啬。所以悭贪是饿鬼道的业因。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,什么叫愚痴,没有能力辨别真妄,没有能力辨别邪正,甚至于是非、善恶、利害都混淆不清,往往那个邪恶的,他以为是好事,将正法看作邪法,这就属于愚痴,愚痴是没有智慧,没有能力辨别畜生道的业因,自自然然他进入畜生道,所以三恶道、六道轮回是自己行业之所感,不是有一个力量在支配、在安排在惩罚,不是的,是业力自自然然的交感,这个说法才是合情、合理。

人道业因是伦常,佛法里面讲的是五戒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中国儒家所讲的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跟佛家的五戒内容是相同的,人在这一生当中生活、言行都遵守这个原则,他就能保住人身,在六道里,可以得人身,哪里是偶然的。

天道,比人道的福报就更大,因此条件当然比人道又要高一层,所以天道要修十善。思想、行持与十善的条件相应。十善:身是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口不妄语、不两舌(两舌是挑拨是非)、不恶口(恶口是粗言、粗暴叫人听到很难听)、不绮语(绮语是花言巧语或是有意或是无意都是伤害社会)。意里头不贪、不嗔、不痴这叫十善业,所有一切的善法都是从这十条里面生出来,所以人能够修十善业道,能够存四无量心,这是生天的条件,四无量心是慈、悲、喜、舍。慈无量、悲无量、喜无量、舍无量叫四无量心,四无量心修十善业道,这才能生天。除了这五道之外还有一个阿修罗道,阿修罗怎么来的,也是修五戒十善,没有四无量心所以他的果报就变成阿修罗,因为他有五戒十善,所以他的福报很大,因为他没有四无量心,享福就迷惑颠倒。

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,修罗没有断贪、嗔、痴,以贪嗔痴的心修十善业,修五戒,修五戒十善他有人天的大福报,没有人天之德,于是乎阿修罗一般来讲福报很大,性格凶残、好胜、嫉妒、在业因里面譬如我们举一个例子,因为这一类的人好胜心很强,譬如我们现在佛门里面很平常的现象,在法会里面烧香,他一定要烧第一炷香,不愿意落在人后,一定事事都抢在别人前面,他修不修善?修善,他也修积功德,好胜,这个果报往往就落在修罗道。佛教我们修清净心,菩萨道修谦下心,谦虚、卑下,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到,你看五十三参,五十三位法身大士都是佛菩萨,他们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非常谦虚,对于别人非常尊重,压抑自己承奉别人,那有一点傲慢的念头,没有好胜,没有傲慢,这是佛道。学佛断恶修善、积功累德,这个傲慢、好胜不能改过来,那么他的结果就变成阿修罗,这是六道的业因。

再往上去,声闻修四谛:苦、集、灭、道。缘觉修十二因缘,菩萨修六度,佛修平等。清净、平等是佛道。这是释迦牟尼佛将十法界复杂的业因,归纳成重点来教导我们,使我们明瞭果报的因由,这是修学佛法普通的常识,不能不清楚,不能不明瞭。于是我们的起心动念,自己就晓得与那一道相应,我们这种心,这种行为将来会堕那一界岂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吗?不了解这个道理,不知道事实真相,胡作妄为造了恶业,堕在恶道,这个麻烦就大了,他有孝子、贤孙,这很难得,现在这个社会孝顺父母的人不多,《地藏经》上我们看到光目女,婆罗门女都是真正的孝子,看到母亲造作罪业堕落在恶道,全心全力想方法来救拔,这真是“诚则灵”,她有真诚心就感动佛菩萨来帮助,佛菩萨教给她方法。诸位要晓得,佛菩萨还是不能救护,可以把救护的理论、方法教给你,你去做,我们在经上仔细观察,教给她什么方法,我们晓得救度众生方法是无量无边,哪个方法有效,念佛最有效,所以教给她用念佛的方法教婆罗门女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,虽然没有教她念阿弥陀佛,教她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,一样念佛。这个孝女为了要救她母亲的苦难,她知道她母亲堕在地狱。生前母亲造作恶业,她也常常劝告,但是她母亲不相信,不能接受,所以才招地狱的果报,他教她念佛,她真用功,救母亲的心非常恳切,她就认真拼命在念,念到一日一夜,她得定了,在我们现在念佛法门里面讲,她念到一心不乱。这个一心不乱是属于事一心不乱,不是很高的功夫,但是,确实有功夫了。念到一心不乱,诸位要知道她不是凡人,凡人,是乱心的,念到事一心不乱,相当于小乘的阿罗汉,这个功夫不容易,很难得。《地藏经》是大乘经,她学的法门是大乘法门,换句话说,她不是阿罗汉,她断证的功夫相当于阿罗汉,而她修积的功德超乎阿罗汉之上,这是菩萨,所以定中境界就现前,她看到地狱,地狱里面守门的鬼王,鬼王看到她来向她恭敬,向她致敬,问她:菩萨你到这儿来有什么事情。得一心不乱就是菩萨,从凡夫就变成菩萨,她就向鬼王打听说:我的母亲在世的时候,造作种种罪业,一定堕在地狱,我向你打听,她现在在什么地方,鬼王合掌就告诉她,很恭喜你,确确实实你的母亲在地狱,但是三天前,因为你发愿超度她,她在三天前就升到天上去了,就离开地狱就升到天上去。这超度法是事实,她并没有请法师诵经、拜忏,没有,自己念佛念了一日一夜,念到一心不乱,以这个功德回向,她的母亲就离开地狱,而生忉利天。这里面是什么道理?我们一定要清楚。一个人修行证果不容易,她为什么在一日一夜,能够念到一心不乱,你们大家想想,那是她母亲的功劳,她母亲要不堕地狱,要不受这个苦难,她念佛也没有恳切的心,虽然念,不可能达到这个境界,我们今天念佛,念了不少年,为什么连这个“功夫成片”都达不到,别说事一心不乱,功夫成片都达不到,那就是我们没有压力在,如果自己的亲人,非常亲爱的亲人堕到阿鼻地狱受这个苦难,我今天一心一意要去救他,佛教给我这个方法,我全心全意在修,修成了。所以她念佛能够念到一心不乱,是她母亲给她做的增上缘,她母亲不堕地狱,她决定不会有这个成就,所以追究她的根源,她母亲帮她的忙,她也帮母亲的忙,她做了菩萨,菩萨的母亲,鬼神对她格外的看待,这是经上讲的“七分功德,自己得六分”,自己回向给她的家亲眷属,她得一分,她这一分的荣耀从那里来,女儿做了菩萨,她是菩萨之母,所以这些鬼神对她特别恭敬看待,不能当作一般罪人来对待,所以在地狱里请她到天上去享福,彼此都有功德,这才是正理,我们想想合情、合理。这不是假的。所以诸位一定要明瞭,你要想超度你的家亲眷属,你自己一定要认真修行,积功累德,你真有心超度,你就要真心去修行,你修行有成就,他才能得度,你修行没有成就,他也得不到福,譬如你在世间你要想让你的父母,让你的家亲眷属在社会上得到一切大众的尊敬,你一定要成就你的学问,成就你的德行,使社会上一听这是某某人的父母,某某人的眷属,大家对他特别尊重,特别关心,特别照顾,这就是加持,这就是自然的感应,道理在此地,这真正是帮助他、救助他,这个道理大家不难体会,你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可以联想到《地藏经》上所讲的原理、原则,你会恍然大悟,知道超度的确是有功德的,确确实实是能帮助造作罪业的亡者。

光目女这段公案,她的修行功夫就差一点,没有婆罗门女那么殊胜,她也是念佛,也是在很短的时间,她念到“功夫成片”,怎么晓得呢?因为婆罗门女那个境界,是“定中境界”,她那个境界是“梦中境界”,定中境界比梦中境界要殊胜太多,她是梦中境界,也算是有成就。要照我们现在念佛法门里面讲,光目女的功夫,是“功夫成片”,婆罗门女是“事一心不乱”。你自己修持没有真实的功夫,这种真实功夫是从你家亲眷属落在恶道,你一心想救拔他,所以你才拼命的用功修学,是这么个道理,你的成就就是他的成就,你没有成就他就没有成就,这是原理,一定要懂,这是佛在经典里面把超度的原理与事实,跟我们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然后我们再想,近代发生的这些事情,倓虚老法师在他的自传,他那个自传叫《影尘回忆录》笔记,记录下来这个书在台湾流通的很广,诸位都可以能够得到,你看他里面讲了有一段超度的故事,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出家,倓老出家很晚四十多岁才出家,但是他在出家之前就学佛,而且很用功那个时候在天津,没出家之前,在天津有几个志同道合的,一块在一起研究《楞严经》所以那一段八载寒窗读楞严。他有朋友,他们合伙开了一个中药铺,他的朋友姓刘,也是在一起八载寒窗读楞严对于楞严经有心得、有领悟,这说他有一点功夫,就凭这一点点功夫,那比起光目女、婆罗门女差太远了,但是就这么一点功夫,他就能产生效果。他说:刘居士有一天中午在店里看店,中午客人很少,没有人来买药,生意很清淡,他就在柜台上打瞌睡的时候,梦中见到两个人来,他一看这两个人在梦中的事情,是他的冤家债主,两个人是欠他的钱,欠他债务向他讨债,逼着他讨债,这两个人因为没有办法还债就上吊自杀,以后他为这个事情时常感觉得难过,他要不向他讨债,这两个人不会上吊,所以为这个事情很愧疚,常常感到难过,现在看到这两个人来,他晓得这两个人上吊死了,这下来了大概是来找麻烦的,所以也很害怕,但是看到这两个人,面很善不像是很恶,不像是要来害他的样子,所以就问他:“你们来干什么?”这两个人就说:“我想来求你超度”,他听说是求超度,他的心就安了,不来找麻烦了,不是来报复的,于是他就问他:“那要怎么超度你?”他说:“只要你答应就行了”。他说:“好我答应你”。结果看到这个人,这两个鬼,踩着他的膝盖,踩着他的肩膀,升天了。这两个走了以后没多久,又来两个,这两个人是他死了的太太和小孩,也走到他面前,也跪在他面前求超度,他就问:“怎么超度你”,也是跟上面一样“你答应就行”,也看到这两鬼魂踩着膝盖,踩着肩膀升天了。记载在《影尘回忆录》上,这就说明,超度必须你自己有修学的功夫,你没有功夫,你凭什么超度别人,他这个功夫就是八载寒窗读《楞严》。人家有这个功夫,有这个道力,就能超度家亲眷属,能超度这些有缘人,你要没有这个功夫,不行,我们可以把《影尘回忆录》里头这些故事跟《地藏经》合起来看,对照这个事实真相,我们就更肯定。至于现代佛门里面大规模的这种超度佛事,在过去没有。

我在学佛早期,对这个问题也有疑问?我曾经拿这个事情请教道安法师。早年我跟道安法师处得很好,道安法师在台北办了一个“大专佛学讲座”请我担任总主讲,我们相处不少年,最初在松山寺,以后移在善导寺隔壁佛教会楼上的大讲堂,学生最多的时候北部地区,北面从基隆,南面从新竹,我们每一星期天上一次课,学生最多的时候大概有八百多人,这是佛教会的一桩盛事,道安法师是负责人是讲座里面的主席,我在里面担任讲座,他给我的名义是总主讲,当时还有印海法师、智谕法师,我们这几个人来负责教学。我向老法师请教,我说:“这超度是怎么来的”?他想一想,他说:“大概这个超度的起源是唐明皇那个时候”,安史之乱,郭子仪平定了动乱之后,朝廷在每一个大战场,建立一个寺庙叫开元寺,开元年间建的都叫开元寺,建这个寺庙目的,就是追悼死难的军民,所以那个超度法会,就等于我们现在追悼会的意思一样,请这些高僧大德诵经、拜忏、回向、追悼是个纪念的意思,国家来提倡,国家这么提倡,到以后,民间慢慢的,也就有这个事情,也就是请法师、大德诵经拜忏超度祖先可能是由这个演变下来的,由此可知,开元以前没有这个事情,这个记载得很少,开元以后确实发展到现在完全变质了,怎么说变质了?以前超度是寺院附带做的事情,一年也不过一、二次,很少,主要是讲经说法,领众修行,所以寺庙叫道场。

佛教在世间是度人的,不是度鬼的,是度活人的不是度死人要搞清楚明白,所以从前寺院、丛林里面一般的活动,二时讲经,二时修行,这个二时是从印度的时间单位,跟我们现在的时间单位不一样,古印度人,将一昼夜分成六个时辰,昼三时、夜三时,白天这个三时辰叫初日分、中日分、后日分这是白天;夜晚是初夜分、中夜分、后夜分这是夜晚,总共分六个时辰,在中国古代,我们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十二个时辰,比印度就小了,我们用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,用这个分法十二时辰,我们现在用的时间单位是采取西洋的,西洋人把时间单位分得更小,一昼夜分为二十四个时辰,我们称它作小时,西方人不会讲小时,我们称作小时,为什么呢?比我们中国原来的时辰小,二个小时才是中国的一个时辰,你就晓得古时候寺院丛林二时讲经上课,就是现在的八小时,寺院是学校,住在里面都是常住的出家人,居士也常住,常住居士那时候到寺庙叫“讨经单”,讨经单,就是我要听这一部经,一部经要讲相当长的时间,小部经大概也要一个星期、二个星期,通常一部经都讲三个月到半年,如果讲一部大经,像讲一部《华严经》一天八个小时要讲一年,我想学这一部经,听这一部经我一定要到这个地方住一年,所以叫讨经单,就是报名核准同意之后,你就可以在那里住一年,在寺院里面,在家人当然也有一点供养,生活费用的供养,同时常住的工作像扫地、整理环境也会分一点工作给你做,你在这个地方安心修学,所以那个地方是学校,真的是道场,一天除了八个钟点听课、研究、讨论之外,还要修行,修行用什么方法,方法很多,总不外乎二大类,一个是念佛,一个是参禅,所以有禅堂,有念佛堂。禅堂里面叫你去打坐,早晚在那里打坐,大概也是八小时,你不入禅堂参禅,你就到念佛堂念佛,也是八个小时,你们想想看,我们讲解门八个钟点,行门八个钟点,剩下八个小时是你自己休息的时间,这里面还包括吃饭,包括所有的活动,所以那个道场里面熏修,人没有妄想,没有时间打妄想,所以它的效果卓著,这样的道场住上三个月之后,人的气质就变化了,为什么?没有时间打妄想,没有时间生烦恼,不是在研究讨论、在听经、就是老实念佛,或者禅堂、静坐能收到效果,但是现在一般寺院道场没有了,解门也没有了,很少讲经的,行门也没有了,顶多听说每年打一个佛七,打一个禅七点缀、点缀。以什么为主?以超度死人为主,完全颠倒。

从前寺院是度活人的,现在佛教是度死人的,它变成宗教了,以前是教育现在变成宗教,这个现象怎么发生的,怎么演变成这个?我们也要知道,也要明瞭,然后我们自己在佛门里面学什么?要清楚,我们接受释迦牟尼佛的教育,我们在现前,要改善我们的生活,在将来我们要提升我们的境界,这在科学家里面所谓的“我们要突破时空”。十法界就是十个不同的时空,我们今天讲的不同的度数,三度空间、四度空间、五度空间、科学家已经证实,至少有十一度空间的存在,这个说法也好像佛家讲的十法界,十法界是一个十种不同的时空,佛教给我们突破,突破六道,突破十法界,我们才能够证得一真法界,这是我们学佛应当知道的,那么这种大规模的超度,有没有效果呢?不能说没有效果,最重要的是主法这个人,主持超度的这个人,他如果是有修有证,那个力量就非常显著,像从前梁武帝《梁皇忏》就是这么来的,梁武帝很喜欢的一个妃子,也是造作罪业堕在恶道。梁武帝是佛门大护法,请宝志公主持这个超度法会,以后记录下来就叫作《梁皇忏》,《梁皇忏》的序文里面记载很清楚,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,将梁武帝的妃子,从恶道超度到忉利天,这类的事情我们在《传记》里面看到很多。主法的人要有修、有证,讲到现代,现代有修、有证的人没有了,所以我一生不敢作超度的佛事,我没有这个能力,没有这个德能。

我们馆长对这个很重视,我也不反对,过去韩馆长,我们有这个道场我们诚心诚意来做,本着真诚,诚就能感应,所以图书馆在过去,每一年有三次超度法会,我们平常是讲经念佛,虽然达不到古时候的标准,古时候是八个小时讲经八个小时念佛,我们做不到,我们现在是每天讲一次经,一个半小时,内部同修也有一两小时的研究讨论,勉强还像个样子,念佛,我们总要求不中断。所以每年清明、中元、冬至我们做三次祭祖的法会,我们所祭祀的祖先,不必要你到这来写牌位,我们牌位早写好了,我们写的是“百姓祖先”,一律平等,所以我们供的牌位是百姓祖先牌位,小牌位是按照百家姓写的,我们是做平等法,不会大牌位多少钱小牌位多少钱,没有,你要拿钱,随喜,没有勉强,也没有什么规定,在我们基金会是完全不收费,供养这个牌位是一分钱都不收,我们一年做三次法会。那么近代因为社会动乱,死难的人太多了,我们每一个月做一次三时系念,诚心诚意超度这个月当中一切死难这些冤魂,这是我们这个道场现在附带做的,希望诸位了解超度的理论与事实,做总比不做好,只要尽心尽力、诚诚恳恳,一定会有感应。
好!谢谢诸位同修。



延伸阅读:
超度的理论与事实(之二) 
如何超度自己的家亲眷属
 

以上资料来自:
《超度的理论与事实》,(净空法师于1997-1998年在台北纬来电视台及新加坡净宗学会早餐开示中讲述录音,整理成书),流通处:马来西亚净宗学会(92,Jalan Pahang, Titiwangsa Sentral, 53000 Kuala Lumpur, Malaysia),印赠处:(台湾)了凡弘法学会(台北县新庄市中正路七七号),承印者:中华古籍出版社,第3-50页


***  备注:
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超度的理论与事实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