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解答于新加坡佛教居士林
【问】朝阳寺有一位居士,止语修行两年多。我后来发现他的心地并不清净,言谈中现烦恼相。我认为这种修行,即断了与众生的法缘,这种苦行是很悲悯的事。请问:这种修行方法对吗?
【答】你的想法很正确。止语目的是在专心,远离外缘的干扰。口虽不说话,还常用笔写东西传递给人,这个多麻烦,不如讲话方便。他的这种止语是形式上的,念头上并没有止住。祖师大德教导我们修行,要从根本修,根本是心地,要求的是心地清净,心地不染,心地离缘。形式上,遇到有缘的众生也要帮助,止语也可以帮助人,帮助哪些人?废话太多的人。看到人家不说话了,多话不如少话,少话不如不说话。但是要契机,你所示现的如果不契机,这个示现是白费的,没有人能懂,没有人能受感化。总而言之,我们心之所思、行之所为,一定要利益众生,对众生有好处;不能利益众生的,我们不做。我们的时间、精力有限,应当多做有利于社会大众的事业,感化社会大众之事。
以上资料来自:
《答疑解惑(一)》,讲述及著作者:净空法师,承印者: C.W.Printing,第5-6页
*** 备注:
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答疑解惑 (一)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
【问】朝阳寺有一位居士,止语修行两年多。我后来发现他的心地并不清净,言谈中现烦恼相。我认为这种修行,即断了与众生的法缘,这种苦行是很悲悯的事。请问:这种修行方法对吗?
【答】你的想法很正确。止语目的是在专心,远离外缘的干扰。口虽不说话,还常用笔写东西传递给人,这个多麻烦,不如讲话方便。他的这种止语是形式上的,念头上并没有止住。祖师大德教导我们修行,要从根本修,根本是心地,要求的是心地清净,心地不染,心地离缘。形式上,遇到有缘的众生也要帮助,止语也可以帮助人,帮助哪些人?废话太多的人。看到人家不说话了,多话不如少话,少话不如不说话。但是要契机,你所示现的如果不契机,这个示现是白费的,没有人能懂,没有人能受感化。总而言之,我们心之所思、行之所为,一定要利益众生,对众生有好处;不能利益众生的,我们不做。我们的时间、精力有限,应当多做有利于社会大众的事业,感化社会大众之事。
以上资料来自:
《答疑解惑(一)》,讲述及著作者:净空法师,承印者: C.W.Printing,第5-6页
*** 备注:
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答疑解惑 (一)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