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 January 2024

《轻松学佛法》●第十篇:口袋书第二册

2012是一个转机
1 2012快来了,时间越来越近了,2012银河对齐这个问题,今年谈得非常多,我访问过十几个宗教,他们都谈论这个问题,在社会上,科学家有一半相信,有一半认为不可能,诸位要知道,比例是50对50。

2 美国布莱登先生(Gregg Braden)认为:“2012不是世界末日,而是一个转机,只要地球上的居民,都能够弃恶扬善、改邪归正、端正信念,不但地球不会毁灭,而且带到更好的走向。”这个话跟佛经上讲的没有两样,问题是人心能不能回头?这是大问题,如果不能,那灾难肯定会来;如果能,灾难就会中止~~这给人一个大考验!

3 我看到2012的电影,看完后回来我就告诉大家,我们念佛必须要克期取证,把寿命定在2012年12月,一定要念得有把握往生,灾难来了,我们移民到极乐世界去,这个重要,这不是一个开玩笑的事情!这一年多的时间够不够?足够了。弥陀经上告诉我们: “若一日,若二日,到若七日,七天念佛都能成功。”

4 宋朝莹柯法师就是最好的例子,三天三夜不睡觉、不吃饭、不喝水,三天三夜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了,这写在《净土圣贤录》里,决定不是假的,这就是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七日。

5 诸位同修要知道,我们要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心里头别的东西统统放下~~心是阿弥陀佛、愿是四十八愿、行是弥陀行,这样念佛,决定能往生,这是真的。灾难来的时候,世界上的人不会完全绝灭,善心人、行善的人、念佛的人、吃斋的人,一般讲都会留下来;造作罪业的、不知道后悔的,恐怕就留不住了。所以我们同修在一起,要认真努力,不但自己成就,你也保佑一家人、保佑这个世界、这个地球,这个功德,你想有多大!

6 我最近听到一些灵媒附身,他们也问到2012这个事情。一提到这个事情,附身的灵媒就说:“不得了!赶快念佛!赶快念佛!你们全家都要念佛,所有的人都要念佛。”

7 这一句佛号的殊胜功德,希望诸位多听听我讲的四十八愿,你听听这些,你就晓得念佛功德不可思议、你就知道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念佛~~端正心态比什么都重要,确确实实能帮助你一生成佛。

8 不要再搞六道轮回的游戏了,这游戏不好玩,六道轮回太苦了!何必去遭受这些罪业?所以统统放下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一切放下、一心念佛,像大势至菩萨所讲,“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”,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外什么都放下,这是真正的念佛人。


常常提起观照,你就有智慧了
1 佛在灭度的时候,阿难向佛请教:佛在世的时候,我们是以佛为老师;佛不在了,我们以谁为老师?我们依谁住?佛说:以戒为师,依四念处住。所谓“四念处”,就是佛法里常讲的“看得破”,你能看得破,你就开智慧,烦恼轻、智慧长,你就晓得四念处是多么重要!

2 四念处,可谓是智慧的观照。四念处里头,第一个是“观身不净”。众生最大的障碍是太爱惜自己的身体,把这个身当作自己,这是不了解事实的真相。诸位要晓得,身是不干净的东西,我们世间人最贪爱的就是身体,为这个身体不知道造多少罪业,不值得!

3 晓得身不净,你的人生观就不一样了,你会把这个身当作是你成佛、了生死、断烦恼的工具,你会好好地利用它,你不会糟蹋它,也不会把它当作性命一样的爱惜,用不着,好好地善于运用它就好。

4 第二个是“观受是苦”。受是什么?感受,或者说享受。你今天享受的是苦,这是实在的。我们在这世间,不要说在世间,天上也不例外,纵然生到非想非非想天,他所受的还是苦,三界统苦,这个要觉悟!

5 欲界三种苦,“苦苦、坏苦、行苦”,全都要受。苦苦里面包括八大类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求不得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五阴炽盛,这八苦交煎。要想真正离苦得乐,说老实话,唯独西方极乐世界,不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个苦你永远没有办法离开。

6 第三个是“观心无常”。我们这个心是生灭心,生灭心是无常的,这个心定慧全无,一天到晚妄念纷飞。佛教我们只想阿弥陀佛,如果我们一天到晚只想阿弥陀佛,那你功夫成片,就一心不乱了。

7 第四个是“观法无我”。“我”是主宰的意思、自在的意思。我们这里观法无我,西方极乐世界观法有我。在西方极乐世界,自己可以做得了主;在我们这个世界,自己做不了主。

8 如果自己真正能做主,年轻貌美多好!年年一十八多好!偏偏一年比一年老,这就做不了主。没有一样自己能够自在、做主的,所以“我”是空有其名而已,没有真正的我。你要是对于身心世界常常提起这样的观照,你就有智慧了,就不会被身心世界迷惑。


印光大师教给我们,要把死字贴在额头上
1 我们修念佛法门的,人人都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那去得了吗?实在说,去得了去不了,不要问别人,问自己。如果你烦恼不能排除,妄想不能放下,你这一句佛号念得不得力,不能往生。

2 什么叫得力?不念佛的时候,这烦恼妄想来了;念佛的时候,确实可以把烦恼妄想念掉,这个样子功夫叫得力。

3 印光大师劝诫我们,要常常把“死”字贴在额头上,这句话的真正用意:第一个是提高自己的警觉,第二个是叫我们放下万缘。所谓“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”,这是劝勉我们放下。

4 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你就会精进不懈,你会有这个警觉~~将一生的命光拿去打妄想,你造作的是六道轮回;你要是拿去念佛,那你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个完全不一样。

5 为什么别人念佛得力?为什么我念佛不得力?同样是一句佛号,为什么别人念得相应,我念得不相应?这是自己一定要认真去反省。

6 印光大师的方法实在是绝妙,他用什么方法?他常常想着:我就要死了,马上就要死了,只有这一句佛号能救命。用这种心情念佛,念佛可以得力,可以相应。

7 人要死了,哪样你能带得了?一样都带不了。人要死了,你还有什么好争的?还有什么得失?你能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你这句佛号就得力,你就老实了。

8 聪明的人,他看破了,所以他的心清净,能够一心称念;老实人,他听话,教他怎么样他就怎么样,他不会改变,那个容易成功;只有当中这一段人,他放不下,放不下就成了大障碍。

9 我们这个身体实实在在是脆弱,我们的这个身命实实在在是无常,所以印光老法师常常教诫我们念佛人:应当把“死”字贴在额头上。

10 念佛人要常常想到,“我就要死了”,我们那个一念才会恳切。如果我们还想到,“我还有明天,还有明年”,那叫打闲岔,这个佛号决定念不好。

11 印光大师这个方法,实在讲,非常非常的有效~~决定不想明天,这才是发真实愿求生净土。

12 印光大师教给我们,要把“死”字贴在额头上,他老人家自己的佛堂就挂了一个“死”字。真正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,印老这个方式值得学习。


天天都要死一次,一定要警觉!
1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,争强好胜,从早到晚,贪财、贪名、贪利,什么都要,实际上临死的时候,一样也带不走。

2 也许你认为“我现在还没死”,那是你一种错误的想法。你每天晚上睡觉,睡着就是小死一番,天天都要死一次,一定要警觉!

3 你看看你睡着的时候,这世间哪一样东西是属于你自己的?睡熟了,人家把你的身体抬走,你都不晓得,这跟死有什么两样?

4 学佛的人都知道,临命终时那一刹那,是习气作主,自己作不了主,哪个习气强,就跟着哪个习气走,这一点念佛的人要特别留意。

5 念佛人有个好处,就是临命终时佛来接引,有这个胜缘。可是,如果你习气太重,佛菩萨虽然来了,你还要留恋,你还会牵挂,你还舍不得走,那就没法子,佛菩萨不会在那里等你。

6 习气平时要渐渐地淡,要渐渐地去断,当然要一下断,那是不可能的事情,要逐渐逐渐把它淡薄。习气也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讲的嗜好,这个嗜好、兴趣要转移,要把它转到佛法里面来,要把它转到净土上来。

7 我喜欢听音乐,听音乐那是世间六道轮回的事,出不了轮回;要把这个嗜好转到听佛号,听阿弥陀佛佛号,能了生死、出三界,往生净土。喜欢画画的,画佛像,画西方净土的变相图。画佛像也是修行,修什么?修清净心。

8 总而言之,就是这个心,念念都在西方,要培养这种嗜好。我们养成这种习气,将来这个习气强大了,到临命终时,想佛的念头强,到佛国去了,作佛去了,这是好事情!


往生真正是永生,这个不是死
1 我们这个世间太苦了,灾难太多了,大多数的人都是醉生梦死、麻木不仁,几个人从生死轮回里觉悟过来?太少了!

2 今天这个世界动乱,为什么大家看不清楚?因为贪生怕死,有生死这个心在。

3 贪生怕死是妄念、妄想,六道凡夫活在妄想当中,糊里糊涂地生,糊里糊涂地死,这是很苦的事情!

4 一般人在临终的时候恐怖,为什么?贪生怕死。

5 念佛人总要记住,决定不贪生怕死,实在讲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愈早愈好,要知道这个世间太苦,没有丝毫值得留恋的。留恋这个世界是愚痴,你有什么理由留恋这个世界?

6 真正念佛的人对生死不惊不怖,他的心是定的,这定心就是净土受生之心。专修净土的,临终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,决定往生西方~~十念一念皆得往生,决定在临终一念!

7 来生要往什么地方去,决定在你临终最后那个念头。临终一念起贪心,饿鬼道去了;临终一念起嗔恚心,地狱道去了;临终迷惑颠倒,畜生道去了。

8 佛门讲“了生死”,了是明了,彻底明了生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,真正搞清楚了,生,你也不会贪生;死,你也不会怕死,知道生死不是真实的。

9 经上讲,修学这个法门,五逆十恶,临终十念、一念也能往生。你真信,真想去,什么都放下,对这个世间没有一丝毫留恋了,真正老实念,实在讲三年决定成功。

10 有很多人说:三年就死了,这个不得了,这个法门不能学,我要长命百岁!这就是迷惑颠倒,换句话说,他贪生怕死,这是一个很错误的观念。

11 其实,往生是真正的永生,为什么?他是活着去的,不是死了去的,他还会说话,“阿弥陀佛来接引我,我跟他去了”。

12 你看看,他说得多清楚、多明白,他不是死了以后才去的,活着去的;去了之后,身体丢掉,不要了,这么去的。所以往生真正是永生,这个不是死。


想走就走,想留则留
1 四十五岁那一年,我得了一个很重的病,我不看医生,也不吃药,关起门来好好地念佛求往生。念了一个月,我的病就好了。我并没有求长寿,我这个寿命是念佛念来的,是弘扬佛法得来的。

2 念佛,弘法利生的功德不可思议!《地藏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这个消业障,延年益寿,健康长寿,没有比念佛更有效了。

3 你吃什么补药都是枉然,都没有用的,所以我不吃补药,人家送给我补药,我都拿去送给别人。我不相信这个,我只相信这一句阿弥陀佛。

4 李老师念佛,预知时日,自在往生,我们自己好好地学,学得跟李老师一样,也可以寿命自在。

5 李老师实在讲不应该走得那么早,为什么?《华严经》没讲完,一半还不到,他就走了。不过他这个走是有原因的~~他老人家实在太慈悲了,人家供养吃的东西,他都要当面吃,不喜欢吃他也吃,让供养的人欢喜。

6 他告诉我,有一个人做了一碗面供养他,他也就当面吃了,吃的时候,发现这个面坏了,有毒!台湾的面,防腐剂下得很重,如果时间放得太久,这面就有毒。

7 当然供养的人并不是有心害他,他不知道,他无知!李老师当面吃给他看,吃得很欢喜,他走后,老师马上用解药把毒解掉。老师懂得医药,是一个很好的中医,他用中医也度了不少人。

8 过了几个月,又有这么一次情形,老师也是吃完之后用解药,但是这个毒发得太快了,已经散开了,解药下去就没有效了。老师因此病了三个多月。你看,九十七岁的人病了三个多月,元气就伤了。

9 老师生病,我去看他,他老人家第一句话就嘱咐我:吃东西要小心,千万不要到馆子吃东西。可是我们还是要到馆子吃东西,为什么?很多人请,都在馆子请,有什么法子!

10 老师病好了之后,大概隔了三、四个月,有人供养他甘蔗汁,甘蔗汁可能是不新鲜,老师喝了,身体又搞坏了,他就说了:我不想再住世间,我决心要走了。

11 他临走的前一天下午,跟几个学生在一起散步,学生还要求他再多住世几年。老师说,不必了,就嘱咐大家:这世间会有很大的灾难,这个灾难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救度的,唯一一条生路,就是诚心诚意念佛求生净土。

12 到第二天早晨五点二十分,他老人家就走了~~这是说明老师生死自在,想走就走,想留则留。

   
现在人只看眼前,当家的是贪嗔痴慢
1 现在社会乱了,圣教没有了,人都学坏了,虽然是有善心、有觉性,可是现在善心、觉性不当家,当家的是什么?当家的是贪嗔痴慢,当家的是自私自利。

2 今天我们这个世间,灾难频繁,什么原因?恶业所感。现在这个社会,造作善业的人少,造作恶业的人太多了,这个恶业力量太大太大了,恶业所感当然是灾难~~天灾人祸到处都是,而且是一年比一年频繁,一次比一次严重。

3 佛在《阿弥陀经》上告诉我们,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,念佛之人,得一切诸佛护念,得一切诸佛赞叹。

4 灾难是恶业所感,这个地区念佛的人多,这个地方的灾难就会减少,会减缓,所谓“境随心转”,它有这个效果。

5 现在这个世间,天灾人祸非常的频繁,灾难非常的严重,有没有救?如果我们能够回心向善就有救。

6 所谓断恶修善,在佛门里面讲得非常具体~~决定要吃长素,素食,不吃众生肉,不跟众生结恶缘,这个道理很深。

7 首先,自己一定要知道,我们有过去世、有未来世,我们一定要像佛菩萨一样,跟一切众生结善缘,决定不跟众生结恶缘。跟众生结恶缘,日后遇到因缘,它一定要报复的。

8 所以我们想到报复,自己就得要小心、谨慎。佛家的戒律,第一条就教给我们不杀生,不跟众生结恶缘,有恶缘,恶要化解,要记住“冤家宜解不宜结“,这样对我们念佛往生才不会构成障碍。

9 我们念佛,一定要懂阿弥陀佛的意思。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,简单地说,它的意思是无量觉。

10 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,我们都是觉而不迷,事事觉,法法觉,无有不觉,这叫无量觉。觉就快乐,迷就有苦。

11 什么叫迷?简单地说,你心不清净就迷了,你心不平等就迷了~~顺自己意思的,你就起了贪爱的念头;不顺自己意思,就起嗔恚念头了,这就是烦恼习气当家做主。

12 迷惑颠倒的人才会有贪嗔痴慢的烦恼习气,觉悟的人决定不可能有。真正觉悟的人晓得人生苦短,知道六道轮回之苦;迷惑颠倒的人只看眼前,不晓得将来果报之可怕,所以他敢造恶业!


财富是他的主人,他是财富的奴婢!
1 这个世间人迷惑颠倒,贪着五欲六尘,拼命地去追求物质生活,愈追求愈苦,苦不堪言!得不到苦,得到了还是苦,后来的果报更不堪设想,必须是真正觉悟的人,他才懂得这个道理。

2 自古以来,我们的列祖列宗教给我们什么?教给我们过精神生活。物质生活固然讲求,不是不讲求,但是咱们中国人是以精神生活为主。

3 咱们中国人真正晓得因果通三世,所以富贵人能安于富贵,贫贱人能安于贫贱。我们为什么能得到安?我们懂得因果报应的道理,所以我们心就安了,心安理得。

4 东方人是精神重于物质,这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,为什么?他没有这个经验。换句话说,自古以来西方人就没有过精神的生活~~他是物质重于精神。

5 精神生活是真乐,唯有弘扬佛法宣扬这个真理,大家才会觉悟。人生在世求的是什么?求的就是安乐。自由自在,无牵无挂,心安理得,这是真乐。

6 现在人很可怜,他为什么而活?他为财富而活,他没有自己,财富是他的主人,他是财富的奴婢!一生超不出财富的魔掌,你说这种人可怜不可怜?

7 所以求名的人被名的魔掌控制,求利的人被利的魔掌控制,几个人能够觉悟?几个人能摆脱魔掌?他不知道,名闻利养什么都不要、什么都不求,他就得大自在。

8 也许你会说,我什么都不求,我什么都没有了。那你就错了!真正到什么都不求,你看看你会不会有缺乏?如果有缺乏,佛法我们也不要相信,因果定律可以推翻。

9 所谓“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”,你求干什么?你求,拼命追求也是这些,不求也是这些,那何必求?

10 求多苦,为物所移;不求多乐,自己安然享受。所以一个觉悟的人,他造福不求福;愚人恰恰相反,他追求果报,不晓得种因。

11 种因,因殊胜,果当然殊胜~~财布施,财富不缺乏;法布施,智慧、技能不缺乏;无畏布施,这一生得健康长寿。千经万论佛这样教给我们,我们为什么不信?为什么不肯去做?

12 求得到,是你命中有的;求不到,你命里头本来没有,可见得“得到、得不到”,与求无关,与你命有关。佛把这个事实真相告诉我们,我们完全相信,一点疑惑都没有,所以果报愈来愈殊胜。


不为物做奴隶,这就得大自在
1 我在美国看到许多同修住的房子非常豪华,庭院好大,他请我到里面作客,我感叹不已!为什么?不是人住房子,是房子住人。房子虽然很漂亮,可是颠倒了,房子是主人,住房子的人是佣人,是那个房子的佣人,你们想想这个味道。

2 诸位如果真正觉悟,你们应该住什么房子?愈小愈好,愈简单愈好。为什么?收拾容易。房子盖那么大,那么漂亮,要花多少精神去照顾它,要赚多少的钱去养它,人做房子的奴隶,你说可怜不可怜?你一生为什么奔波?为房子奔波。死了之后,房子又带不去,这个太苦了。

3 所以真正觉悟的人,他会享受,他一生过得非常自在、过得非常幸福。不为人做奴隶、不为物做奴隶,这就得大自在。

4 真正想通了,人生一生在世,也不过只是“日食三餐,夜眠六尺”,何必为那些拉拉杂杂的事情去操心?所以你想通了,日子很好过,日子不难过,不要那么辛苦。

5 你要跟人家比赛,那就太辛苦了,那就很可怜,何必去作贱自己,去跟人家比赛?比赛的是愚人,觉悟的人不跟人比赛。觉悟的人跟人比赛什么?比赛逍遥自在。

6 比如说你们好好地工作一年,赚的钱存起来,底下这一年生活费用够了,不要工作了,舒舒服服地玩一年,等钱玩光了,再去工作一年,再玩一年,你说这多自在。不为物做奴隶,这个人了不起,这个人是真正聪明人。

7 你们如果真正精进念佛,好好地赚钱,赚的钱够一年生活,请一年假,不要干了,到佛堂里来好好地念一年佛,这一年佛念得还得了,比出家人还高明。

8 希望大家要觉悟,不要再迷惑颠倒。我们现在的生活富裕,日子并不难过,一年不工作决定不成问题。我们学佛人,不要跟人家比赛物质的享受,要跟人家比赛精神生活的享受,这才高明。


有钱没有智慧,就免不了要造业
1 我们所看到、所接触到的富贵人家很多,早年讲经我常讲:他有财富,这是前生修来的福报;钱财要怎么样用,那是需要高度的智慧。

2 有钱是福报,用钱是智慧,如果有钱没有智慧,就免不了要造业。

3 往往富贵人造业比贫穷人造得重,不要说别的业,单单讲口福,富贵人一生讲求饮食,他所杀的这些生命、所吃的这些生命,不知道有多少?

4 富贵人造业造得大,当然他受苦就受得极重~~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统统要受。

5 佛在经上讲,“积财自丧,厚财贱道”,这两句话真是一针见血。为什么?没钱的时候,心在道上,佛在心中;有了钱怎么样?佛化云烟,没了,完全钻在钱眼里面出不来。

6 今天的社会,有多少人在饥饿的边缘受苦难的折磨,我们偏偏在这里积财,不肯去帮助他们,这个罪过就重了,我们有没有想到这些事情?

7 有需要帮助的人,我们手边有这些财富,要赶快拿出来,无条件地去帮助这些苦难人,这是积功累德,这是会用钱。

8 我常常讲,你得财富是福报,你有福报没有智慧,你钱不会用,糟蹋掉了,不知道积功累德,这一生福报享尽了,来生决定堕三途。这样的人、这样的事,我们看到很多很多!

9 财布施的果报是富贵,你财用不缺乏。你有财富,钱能用在社会上,用在大众上,你的福报是无有穷尽,这是大智慧,这是真正会用钱。

10 如果你不肯布施,处处为自己着想,这是折福~~损自己的福报。纵然在这一生当中,你还有那么一点福报,那是过去生中残余的福报,福报享尽了你必堕三途。

11 如果你念头一转,决定不为自己,为一切众生,那你的生活就会很快乐、很美满、很有意义、很有价值。

12 念头一转,你走的是菩萨道,走的是成佛之道;转不过来,你是六道凡夫,你还得继续搞六道轮回,还得继续去受苦,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的。


大家都想发财,能发吗?
1 今天大家都想发财,能发吗?不能。要怎样才能发?佛告诉我们,你想发财,你就要修财布施,慷慨布施,毫无吝啬地布施。

2 你修布施,出于自己的诚意,欢欢喜喜、快快乐乐,将来你的财富源源而来~~不要操心,钱自自然然就来了。

3 如果你这一世布施,修得很勉强,来生能不能得福报?能得,但是不容易得到,要经过很多周折,很辛苦才能得到。

4 如果你布施了很多钱,之后又后悔了,想尽方法再把它拿回来,好了,你这一生虽然发大财,但是财发了没几天,它就丢掉了~~什么样的因,得什么样的果报,因缘果报,丝毫不爽!

5 中国谚语里面所谓是“量大福大”,这一句话大家都很熟悉,这句话的意思,懂得的人不多。心量大修小福,你得的福报也大,为什么?跟你心量平等。

6 得福多少在乎你的用心,你的心真诚,你的心量大,你得的福报也大;出钱多的人,如果他心量小,他修再大的福报,他得的果报还是小。

7 像我们现在印善书,出钱很少的,如果他的心量大,修福不为自己、不为一家,为众生、为佛法,希望这个世间有多一本善书流通,他得的福报反而大。什么原因?他发的是大心。

8 所以修布施,不是说哪个人出钱多,他就得大福,出钱少他就得小福,没这个道理。我们晓得这个道理,然后才知道自己要怎样修。

9 就是修供养也是如此,譬如说你要供养法师,请法师到外面菜馆去吃饭。不错,法师接受你供养,你是修了福,但是法师从自己地方辛辛苦苦跑到那个地方去吃一餐饭,将来你得的福报,很辛苦才会得来。

10 如果你这供养是从家里准备好了,送到法师那个地方去供养他,法师没有受辛苦,将来你得的福报,自自然然得到,不要受一点辛苦。

11 我们看到有很多人发财,的确没有操心,财源滚滚而来,你就晓得他从前是修的什么因;有些人发财,钱赚得好辛苦、好难,这是他前生修布施修得不痛快,就这么回事情。

12 佛劝我们修布施,欢欢喜喜地布施,痛痛快快地布施,将来这个果报得来就自在,这个事情唯有佛才说得详细、说得圆满,其他宗教里头都没有讲得这么详细的。


想到这个事实,你就不会再跟人争了!
1 佛门常说“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”,将不去就是一样你都得不到,一样你也拿不去,你能拿得去是什么?业。

2 业障是你可以拿得去的,除此之外,不管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,一样你都得不到,全是假的。

3 现在人贪图世间种种五欲六尘的享受,起心动念争名夺利、损人利己,这是造业!明眼人看到,可怜!这种人是最可怜的。

4 佛在经上给我们说,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,外面境界相都是虚妄的,你在这个世间,还有什么好争的?

5 世间所有一切法,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,有什么好争的?人家赞叹我、恭维我,假的,别欢喜;人家毁谤我、侮辱我,也是假的,何必生气?

6 一切法都不是真实的,如果我们能够体悟到这个事实,我们想想,跟一切人事还有什么好争的?还有什么好执着的?还有什么放不下的?

7 大家能看破放下,心地都清净了,就不会有争执,反而会相处得很好。为什么?缘聚缘散,时间很短,何必做冤家?

8 人命无常,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能过几天?能聚会一次不容易,不晓得多少生多少劫才碰一次头,很难得遇到的,有什么好过不去的?

9 人命无常,黄泉路上无老少,你到殡仪馆、公墓去看看,十几、二十岁死的,很多很多!就算你寿命长,活到一百岁,也是一弹指就过去。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,天下大乱,人命无常,一口气不来就要轮回,非常的可怕!

10 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,“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”,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一样都带不去,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妄不实,你还有什么好争的?

11 你跟人争,你是在造业~~你有嗔恨心,嗔恨心堕地狱;你有贪心,贪心堕饿鬼,你修的是三恶道,将来必堕三途。

12 我们要想超越三界,要想超越六道轮回,只有念佛带业往生这一条路可以走得通,除这一条路之外,别无第二条路,想到这个事实,你就会觉悟了,你就不会再跟人争了!


忙了一世,闹了一世,苦了一世
1 我遇到许多同学,学佛学了很多年,功夫依旧不得力,问我什么原因?我很简单地告诉他:你听经听得太少,你没有彻底放下。

2 为什么他修行功夫依旧不得力,原因就是在没有彻底放下。虽然天天做功夫、天天修学,过在哪里?过在不精进、不勇猛、不坚定、不长久,没有长远心。

3 不能说他不发心,可是心发了之后很容易退失,我们的毛病就出在这个地方。为什么知道他不肯去干?章嘉大师说得好,知得不彻底。他老人家告诉我,佛家的教学是“知难行易”,这个话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。

4 “知”,真的是太难了,世尊说法四十九年,就是希望大家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明白这个道理。“行”,实在讲一念之间,那个念头一转,即身成佛。

5 世尊给我们做示范,我们看到善财一生成就、《法华经》上龙女八岁成佛,说明行不难。你为什么不肯行?是你知道得不透彻,你是一知半解。

6 果然知道透彻了、明了了,哪有不放下的道理!真正明白人,彻底放下,永恒不变。佛在经上赞叹,这种人是大丈夫~~真正的所谓英雄豪杰。

7 可是我们细心观察,这个世间修行人,几个人能够保持始终不变?几个人能够不退转?

8 我们六道凡夫,烦恼习气重,外面五欲六尘诱惑的力量又太大,没有善缘,我们的道心不可能不退转。

9 凡夫之所以会退失道心,天如禅师说得好,有退失的因缘。“因”是对于宇宙人生道理、事实真相没有真正明了;“缘”是内有贪嗔痴慢、自私自利,外面有五欲六尘的诱惑,内缘外缘都不善,你怎么会不退转?

10 你要想不退转,那你就得要记住:念念都要想着持戒、利生、修福,你才能不退转!这里头最重要的是要听经。

11 我们修道人,不可以不听经,不可以不念佛,不可以不持戒,不可以不修福,不可以不求生净土。

12 古人说,“三天不读圣贤书,面目可憎”,现在人处今天这个社会,一天不听经,就被境界所转,这是真的。

13 天如禅师跟我们讲的缘,他说了三种,也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相。他说第一个“为身口所累”,为了生活过得好一点、富裕一点,一味追求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为这个所累,这在家出家都在其中。

14 第二个说的是在家人。他有家亲眷属,为眷属所累;他要养家活口,“为家计所累”。

15 第三个讲的是出家人。这些出家人是“身出心没出”~~身出家了,念念还留恋五欲六尘的享受,还放不下名闻利养,结果被境界所转,退失了道心。

16 这个世间人,一天到晚忙,忙得团团转,“忙了一世,闹了一世,苦了一世”,到头来,空过了一世!又何况在一生当中,起了无量贪嗔痴,造了无量大小恶业,招来生生世世生死轮回的果报,这个事实真相,有几个人知道?


欲望烦恼一起来,要马上想到后果
1 现在这个社会,我们普遍所看到的是“恣情纵欲”、上下都在“争名逐利”,这个问题非常严重!

2 争名逐利,在日常生活当中放任纵欲,迷在贪嗔痴里面,这是造业,后来的果报都是在三途。

3 世间人迷惑颠倒,贪图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他在这里面得到一点喜悦、安慰,他不晓得这是苦,为什么?后面有大苦在等着他~~三途果报。

4 我们学佛的人,必须要时时警惕自己,要懂得克服自己的欲望烦恼,欲望烦恼一起来,自己要马上想到后果。

5 我们学佛的人,头脑要清醒,不能念贪嗔痴慢、不能念五欲六尘。念这个东西,这叫造轮回业,天天在搞六道轮回,你怎么能脱离六道轮回?

6 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不是好东西,你心里常常念着这个,就算你得到一点点甜头,那一点点甜头是什么?是你过去生中修积的福报。如果命里没有这个福,你也得不到,那又何苦来?

7 如果命里头有这一份福报,不念你也会得到,何必念它?为什么不把这个念头转过来念佛?

8 所以我们的念头要会转,从今以后再不想六道轮回了。佛讲“一切法从心想生”,我的心想佛,当然就成佛,“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”,这个非常非常的重要!

 
欲望没有了,你就得大自在
1 现在人总认为欲望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,人要没有欲望,这个社会就不会进步。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,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有没有进步?跟西方人一比,可能科学技术不如外国人,但是伦理道德,外国人是不能跟中国人相比的。

2 到底是伦理道德重要,还是科学技术重要?现在看清楚了,有科学技术,没有伦理道德,会毁灭世界;有伦理道德,没有科学技术,天下太平。

3 我们看到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的书,他在七十年代提出一种看法,科学技术要有限制,对人类衣食住行带来方便的,可以发展;如果是衣食住行之外的,可以不必去研究发展,这个话说得有道理。

4 教育里头,要以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为主轴,这是教育的根,根本!科学是枝叶,可以发展,必须不能违背伦理道德;如果违背伦理道德,破坏了因果的概念,这个科学肯定带来大灾大难。

5 欲望是没有止境的,欲望里面包含的太多太多,佛把它归纳为五大类~~财色名食睡。

6 财,是指包括钱财的一切物质;色,是指男女之情爱;名,这里面包括地位、权利;食,现在人对饮食非常的讲求,百般讲求口味,为三寸舌不知造了多少罪业;睡,对我们的修持会造成障碍,所以也是地狱的一条根。

7 贪图财色名食睡,那就是造罪业,所以要觉悟,要知道离欲。染上欲望没有不堕落的,你要想提升自己的灵性,没有别的,头一个就是要把欲望放下。

8 真正修行人没有欲望,为什么?自性里头没有,性德里头也没有。欲望没有了,清净心就现前。清净心现前,自性里头本具的智慧德能就慢慢往外透,你在一切人事之中,你的所有一切作为跟自性相应,你不生烦恼,你就得大自在。


不清净就生烦恼,清净就生智慧
1 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,“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”。智慧是最重要的,有了智慧,不但能解决生死的问题,而且能够解决宇宙之间一般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。

2 究竟圆满的智慧,佛说一切众生都有,跟佛相比毫不逊色,为什么你今天智慧没有了?迷失了自性,智慧变成了烦恼。

3 智慧跟烦恼是一不是二,都是真心本性里面生的,不同的是:一个心清净,一个心不清净。

4 不清净就生烦恼,清净就生智慧。我们凡夫心不清净,所以才常生烦恼。

5 大经上常讲“烦恼即菩提”,菩提就是智慧,你觉悟了,无量无边的烦恼就变成智慧,所以烦恼跟智慧是一体之二面。

6 转烦恼为智慧,就在迷悟之间。所以你现在烦恼多不要怕,只要你学会转。学佛就是学转变,把烦恼转变成智慧、把凡夫的生活转变成佛菩萨的生活,这叫会转。

7 智慧从哪里来的?刚才说了,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不是从外面来的。

8 外面学东西,可以学到一些常识,学不到智慧;智慧是开了悟才有,你不悟,哪来的智慧?

9 学佛的同学都想开悟,要怎样才能开悟?首先要把自己一切的妄想分别执着去掉,恢复到你自性清净。

10 心清净了,心里面一念不生,像一面镜子,外面境界就照得清清楚楚。

11 照见就是智慧,你心不清净,你怎么能照见?所以要晓得,内离妄想执着,外不为六尘所染,这是真正的功夫。

12 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开悟?心不清净。心不清净要想开悟,不可能的事情,没有这个道理。

13 佛法讲究开悟,要怎么样才能开悟?那你就决定不能不懂得戒定慧三学~~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。

14 定就是清净心,心里头有烦恼就不清净。烦恼是指七情五欲、贪嗔痴慢、是非人我、分别执着,你有这些东西,你的心就不清净。

15 清净心好难!是难,不修不行。净土法门老实说就是修清净心而已!你每天念佛,即使得不到长时间的清净,你要能得到短时间的清净。

16 你要记住,念佛的心是清净心,念佛的时候打妄想,心就不清净了。心清净,我们念这个佛号,就跟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,你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

他表演给我们看
1 我年轻时喜欢读历史,最初我对历史上有一桩事情很疑惑,放在心上很长的一段时期得不到答案。你看历史,中国的历史是一代一代的,二十五史,每部史书里面,都有一篇《隐逸传》。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这是史学家给他立传,留传后世。中国历代这种人很多,为什么历史上给他立传?

2 这些隐士,隐居的人,虽然有学问、有道德、有能力,但是从来没有替社会做一桩事情,好像并没有真正利益国家民族,为什么历史上要给他写传记留传到后世?这个我很迷惑!

3 历史上留名的,都是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人,这些人没贡献,一天到晚作诗、作文章、喝酒、游山玩水,他都搞这个,也给他做成传记,我那时候很不服;后来学了佛才晓得,真的要给他立传,他对于国家民族的贡献很伟大~~他表面上好像没有贡献,实际上有很大的贡献,这些人潜移默化,影响大众。

4 他教人什么?他教给我们世间人,“与人无争,于世无求”。他不是没有本事,不是不能跟人家争,他有道德、有学问、有才干,他不是口说,他做出来表演给我们看。他不是没有能力求,不是没有能力争;他有这个能力,他不争、不求,他的生活回归自然了。回归自然不简单,贤人君子才能做得到!

5 隐士,他不作乱、不革命、不去争权夺利,这对于国家长治久安,有很深远的影响,这个给他立传很有道理!像佛陀一样,他以身教表演出来给我们看,人人都能够“与人无争,于世无求”,天下不就太平了吗?今天天下为什么这么乱?喜欢竞争的人太多、喜欢追求的人太多,所以天下就大乱。

6 如果人人都能够不争不求,天下太平。有很多人说:“不行,现在这个年头要是不拼搏,活不了!”我不拼搏,我活得蛮好,我活得比他好,比他自在!我也没有求,也没有争,日子还不是一样好过?

7 他要真的不求不争,保证他死不了!都是妄念在作祟,完全是错误的观念在支配着,不但自己一生苦恼,也把社会扰乱,带给众生苦难。要晓得,清净心是定,“因定开慧”,你的心真正清净,你才知道用什么方法照顾一切众生,才知道用什么方法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!

8 你的心不清净,哪儿来的智慧?清净心是“寂”,智慧心是“照”,你的心里清净而充满智慧,寂照同时,你才能利益众生。“寂”是自性本定,“照”是自性本觉,本觉是我们本有的般若智慧。我们今天有利益众生的心,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力不足就是我们寂照功夫不够,所以力量达不到。


你要是活得很快乐,你就没有白活了
1 现在人的价值观是什么?财富。现在这个世间,可以说举世之人,都在拼命追求财富,好像人到这个世间来,就是为财富来的。你们想想,我们是为财富来的吗?

2 一生为追求财富而奔忙、而操心,死了之后,你再好好想一想,你这一生为谁辛苦为谁忙?

3 你天天忙得焦头烂额,就算你得到很多财富,死了也带不走,一分钱也带不走,所谓“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”,你是白忙了,你这一生过得太冤枉了。

4 现在这个社会,人人都在追求财富,人人都想拥有财富,财富是不是自己的?不是的,你要认为财富是自己的,你就愚痴了,你就想错了。

5 钱财,自古以来称作“通货”。“通”是流通的,钱财从你面前流过,你以为是你的,哪有这个道理!

6 要晓得,从我面前流过,流在我面前的时候,我可以支配它。支配什么?支配它流的方向,这个我有权。我不能留住它,但是我有权利支配它流动的方向。

7 我让它流到善的方向,我就积了德,我就积善积德了;如果我把它导入恶的方向,我就造了罪业了。这是真理,这都是事实。

8 所以钱财到面前来的时候,要把它用在善的地方。什么是善?利益众生是善。自己享受是恶,利益众生是善,你要是能够记住这个原则,你的一生一定是幸福快乐。

9 人生在世,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?给诸位说,不是财富、不是权力、不是地位,而是什么?是快乐。

10 生活幸福快乐,这个才是人生第一重要的追求目标。你活在这个世间,你要是活得很快乐,你就没有白活了。

11 我在讲席里头说了很多遍,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、最快乐的人。我的快乐没有人知道!我的快乐从哪里来的?天天读书。读书真乐,尤其是读佛书,没得比!

12 佛经是一切书籍当中最高的标准,我们讲的德行、学问、智慧都在这里头。我们每个人都想生活得很快乐、生活得很幸福,佛法确确实实能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标。


出家人骗佛菩萨,道士骗神仙
1 古人常讲,“地狱门前僧道多”,这话不是骂人,这话是事实。

2 “地狱门前僧道多”,僧是出家人,道是道士,为什么会堕地狱?本分的事情没有尽到,里面贪嗔痴没断,外面受诱惑,道业荒废掉了,所作所为都是罪业,这就堕地狱了。

3 所以修行不是在早晚二课,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之处。早课它的用意是提醒我们,我这一天起心动念、处事待人接物,要守住佛菩萨的教诲,这叫早课。

4 晚课是反省、是忏悔,想想我这一天从早到晚,佛菩萨的教训,我是不是真的做到?做到的,明天更努力;没有做到的,明天一定要做。善行要保持,恶行要知道改过,这叫做修行,一定要懂!

5 修道人要把心放在道上,才会有所成就;如果本分的事情没有尽到,贪嗔痴没断,道业荒废掉,这就难免要堕地狱。

6 所以一个修道人,必须要把名利看轻、看淡,知道这个东西是烦恼、是系缚,如果不能把它放下、不能摆脱掉,不能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,必然还是要搞生死轮回!

7 修道人没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,让社会大众产生严重的误会,这个罪业很重!我们学佛人一定要知道,世间造的罪业,在佛门里面造同样罪业,浅深不一样~~世间造的罪浅,在佛门造的罪重,不相同。修道之人不可以不知道,不能不警觉!

8 古大德讲“地狱门前僧道多”,出家人骗佛菩萨,道士骗神仙,造这样重的罪业就堕地狱!这是我们要警惕的。


施主一粒米,大如须弥山
1 古德有一个警告说:“施主一粒米,大如须弥山,今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还”。现在是末法时期,我们看到很多出家人,没做到出家人的本分,破坏佛门的形象,造成社会大众对三宝的误会,这个罪业不得了!

2 佛门有个俗话说,“地狱门前僧道多”。出家人为什么会堕地狱?本分的事情没有尽到,心里面贪嗔痴慢没断,禁不起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,道业荒废掉了,所作所为都是罪业。

3 出家人的本分是修行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。如果出家人希求名闻利养,曲解了佛教,贻误众生,使许许多多的众生不但没有得利,反而受害,这个罪业堕阿鼻地狱。

4 一定要知道,道场的功能是教化一方!能劝这一方人断恶修善、破迷开悟,这个道场有功德;如果这个道场做不到这桩事情,甚至于把众生修行道路指错,那他要背因果责任,这个因果责任都是在地狱。

5 学佛的同修,特别是出家的,要能一心向道、决定往生,这样子才能消受信徒的四事供养;如果你这一生不能往生,来生还要轮回,换句话说,你来生要还债。

6 你往生,他供养你,他有福报;你不能往生,他供养你,来生你得还债。供养可怕,比讨饭的都难消化,这个钱不好用。

7 讨饭的是在外面乞讨,你给他钱,你没有要求他将来要还,他可以消受得了,他没有问题。

8 我们出家人是什么?人家供养的。供养是要求福,你什么福给人家?所以发心出家的,决定要往生,决定要弘法,出家人本分的事业就是这个。如果舍弃本分,去搞别的,那就是世间人讲的“不务正业”。

9 出家人这一生要不能往生,这些施主现在供养你的,将来统统都得要还债,所以出家人对于供养决定不能贪求。为什么?现在贪求多了,将来还得多,这个麻烦大!

10 所以我们道场决定不化缘,我们随缘,人家供养多就多做,少就少做,没有就不做,做与不做,心都是清净、都是自在,这样就好。

11 道场如是,在家同修亦复如是,每一位都要本着这样的心态来过日子,来处事待人接物,使我们的心真正能安定下来,一心向道,我们安分守己,不背因果,这样才好。

12 我们知道,正法里面没有贪嗔痴慢,如果出家人心里头还有贪嗔痴慢,那就是造罪业,这个罪很重,古德说得好,“施主一粒米,大如须弥山,今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还”,我们要警惕!     

    
譬如狮子虫,还食狮子肉
1 现在修行,说老实话,出家人不如在家人。往生,在家同修比出家人多;堕地狱,出家人比在家人多。我讲的是真话,所以有很多出家人对我很不高兴,我想到哪个寺庙去挂个单,人家都不要我。

2 寺庙都不请我讲经,请我讲经,“你讲什么经,天天都骂我”,这不高兴了,就把我赶出来。你给他讲正法,他不高兴,这是末法时期的衰相。

3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出家人,不守戒律,不守本分,破坏僧团,毁灭佛法,天天在搞名闻利养,天天增长贪嗔痴慢,他不堕地狱,谁堕地狱?

4 既然出家了,将来堕在阿鼻地狱,这冤枉!经上说“譬如狮子虫,还食狮子肉”,谁是狮子虫?出家人是狮子虫。

5 现在是末法时期,法弱魔强,许多出家人拿佛法当做求名利的工具,这些出家人就是佛经里头常讲的“譬如狮子虫,还食狮子肉”。

6 这些人是不是真正出家人?不是的,他是魔王波旬的子孙。他也剃头受戒、披上袈裟,但他不是真正出家人,他是来破坏佛法的,这是魔灭佛的唯一手段,经典上都有记载。

7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魔王说要灭佛法,佛就说:我说的是正法,没有人灭得了。魔王就说:到你末法时期,我叫我的子孙统统出家去受戒,披上袈裟来灭你的法。

8 佛听了流眼泪,没有法子。怎么灭法?首先就说《弥陀经》是假的,说阿弥陀佛就是所谓太阳神,这是胡造谣言。今天这个世间,有很多魔子魔孙冒充佛弟子,传递邪知邪见,我们要有能力辨别!我们有能力辨别,我们就不会吃亏、不会上当。



你一念不正,就落在魔掌里面
1 现在这个世间,妖魔鬼怪很多,真的是法弱魔强,不但在国内,你们看到许多人着魔,国外也是如此,这个情形非常普遍,外国人也着魔。

2 魔怎么来的?众生心里头想魔,魔就来了,这是感应道交。你想佛,佛就来了;想菩萨,菩萨就来了;想魔,魔就来了,就是这么回事情。

3 为什么会想魔呢?现在人喜欢感应,尤其喜欢神通。谁会变神通?魔。魔会变这些神通,你一想神通,魔就来了。

4 这个世间,好奇骛怪的人多,真正能够领略正法的人不多。所以你看看现在全世界的道场,规规矩矩讲经的道场听众不多,要是搞特别花样那就人山人海,都是喜欢奇奇怪怪,这就是着魔。

5 魔不希望你成佛,不希望你离开六道轮回,所以他来扰乱、阻挠你,不让你到极乐世界。

6 在这个群魔乱舞的世界,我们要保全自己,必须要有正念。什么叫正念?把心安住在阿弥陀佛名号上,一心想见阿弥陀佛,一心求生极乐世界,这就是正念。

7 我们看到很多不学佛的人着魔,学佛着魔的也不少,这是什么原因?我们懂得,他的心不正,妄想杂念多,贪嗔痴慢重,是他这个心感应妖魔鬼怪,这个事情麻烦大!

8 现在社会是乱世,妖魔鬼怪充斥在这个世间,你一念不正,就落在魔掌里面。你出不了魔掌,你被魔掌控制,这个很痛苦!


天良丧尽的人,无惭无愧
1 现代的社会,有不少人所谓是利欲薰心,他的心目当中只有名利、只有欲望,良心没有了。

2 学佛的人良心也变质了,但是还有少分还没变,他还能觉悟。百分之九十九良心坏掉、变质了,还有一分还没变,这个人就有能力学佛,还有指望。

3 从什么地方去观察这个人良心未泯?在日常生活行持当中造作种种不善,他还有一点心里不安,这就是良心还没有死盡;如果良心都没有了,造十恶重罪,他也不知道后悔,他也不会感觉不安。

4 他那个感觉得不安是什么?是怕别人报复。他不会感觉自己做的事情是罪过,他没有罪恶感,但是他有怕人家报复感,为什么?别人对他不起,他要报复;他就会想到,自己对别人不起,人家也一样会报复。

5 良心没有了,天良丧尽的人,就是佛法里头所讲的“无惭无愧”,惭愧这两个心所没有了,换句话说,什么样的恶事他都能够做得出来。他造作恶业的时候迷惑颠倒,到果报现前的时候,害怕了,这害怕也来不及了,后悔也来不及了。

6 众生造作恶业,必得恶报。什么叫恶报?地狱、饿鬼、畜生三恶道叫恶报。佛法里面讲,“因果通三世”,因果报应丝毫不爽,绝对不是说做了以后就没事了。

7 你做了很多坏事,你伤害了许许多多众生,这一生即使你的福报很大,别人没有法子报复你,你的冤亲债主现前不能报复你,可是你要知道,那个怨恨永远不会消灭;到你来生来世,你没有这么大的福报来荫护你,冤亲债主就来了。

8 但是这个时间会很长很长,为什么?你的果报决定在地狱,地狱罪受满之后,然后慢慢还债~~你所杀害的众生,你要偿命;你欺骗夺取一切众生的财物,你要还债,这个事情麻烦了!真的,来生不知道要多少劫,你才能把这一世所造的罪业还清。


末法时期,什么人没救?
1 经上讲,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正法一千年,像法也是一千年,末法一万年。可是诸位要晓得,诸佛的法运不是从佛那方面说的,而是从众生这方面讲的。

2 我们就以学校教学来做个比喻,教学的过程当中,有三个阶段,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我们要问:老师有没有这三个阶段?老师没有。老师哪里有什么小学、中学、大学?这三个阶段是对在学学生而说的。

3 同样的道理,佛的法运是由一切接受佛法众生这边而言的,不是佛真的有法运,这一点我们要晓得。

4 既然是由众生修学而言,众生的根性不定,有利根、也有钝根,因此法运是就大多数人而说的。

5 所以要知道,佛没有法运,这运是众生~~正法、像法、末法都是众生。我们有缘接触佛法,又肯依教奉行,那就是正法;听了之后不愿意做,那就是像法;没有机会听闻佛法,或听都不愿意听,那就是末法。

6 佛陀当年在舍卫大城说法,舍卫大城里面有三分之一的人见过释迦牟尼佛,曾经听过他说法,这些人好比是佛法的正法时期,有这种殊胜的因缘,亲自听佛说法。

7 还有三分之一的人,听过佛的名字,没有见过佛,也没有听过佛说法,但是他晓得这个城市里头有个释迦牟尼佛,也晓得释迦牟尼佛在那里说法,但是他没有去听过,这就好比像法时期的人。

8 还有三分之一的人,佛在那里住了那么多年,他根本就不晓得,连佛的名号都没有听说过,这就等于是正法里面的末法。

9 佛世如是,我们现在亦然。我们现在正是末法第二个一千年的初期,换句话说,我们现在虽处在末法时期,还是有希望,还是有救。

10 现在是末法,末法里面,也有正法、像法和末法。哪些是正法?真正通达佛理,依教修行证果者,这是末法中的正法。

11 对于佛法有信解,不能够依教修行,这是末法当中的像法。这些人不能说没救,只要他一念回心,愿意求生净土,临终十念一念也必定得生~~这个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。

12 什么人没救?不相信因果,不相信净土的人没救。这是末法当中的末法,这个道理我们要晓得。    


什么叫业障?妄念就是业障
1 念佛法门,这些祖师善知识常常开导我们,“放下身心世界,放下万缘,提起正念”。

2 什么叫正念?无念就叫正念,无念是无一切妄念,不是无正念。什么叫妄念?凡是为自己的,这是妄念,给诸位说,这是大的妄念。

3 业障从哪来?生死从哪来?轮回从哪来?只要有我,就有业障、就有生死、就有轮回。所以佛门里说,入佛门第一个得道的,就是无我。

4 《金刚经》上讲的,“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”,无我,你就入佛门了。无我,不但自私自利没有了,烦恼没有了,业障没有了,生死也没有了。

5 我们要想这一生当中真正得到佛法殊胜功德利益,就要认真地去修行。修行从哪里修?古来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,从根本修。根本是什么?根本是念头。怎么样把妄念打掉,这叫从根本修。

6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我们每起一个念头都有果报,一个念头就是一次生死的亲因缘,可怕!一个善念,三善道受生;一个恶念,三恶道受生。

7 没有事情,想想过去,想善的,又是一个三善道;想恶的,又是一个三恶道,不得了!所以,不要想过去的事情,也不要想未来的事情。

8 过去已经过去了,未来还没有来,想它干什么?为什么不把这些时间去想阿弥陀佛、去念阿弥陀佛?

9 念佛一定要趁早,所谓是“练兵千日,用在一时”。我们现在天天在训练,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没有杂念,给诸位说,什么样的业障都没有了。

10 什么叫业障?妄念就是业障。没有妄念,业障没有了,给诸位说,生死就自在了,就预知时至,甚至于想什么时候往生,就什么时候往生。

11 大势至菩萨修念佛法门,“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”,一句阿弥陀佛声声相续,二六时中都不间断,这是念佛人的好榜样。

12 大势至菩萨是等觉菩萨,他是“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”,一天到晚佛号不间断,等觉菩萨尚且如此,何况我们初学?希望同修们要好好地勉励自己。


佛法是教人觉悟,教人成就真实的智慧
1 佛法自始至终都是以智慧为目标,所以智慧从哪里开?从清净心开,心清净了,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。

2 佛在经上常常把心比作水,心水,水不动的时候,平静,它的作用就像一面镜子,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,那就叫智慧。

3 心里面心水起了波浪,也有作用,也能照外面境界,只是照得支离破碎,不是完整的,所以我们对于世出世间一切事理,也知道一些,但是不完整。

4 我们现在这个心水起波浪,烦恼重的是大风大浪,烦恼轻的是小风小浪,总是不平静,所以我们的智慧不能现前。

5 你心不清净,学得再多,听得再多,见闻再广,那叫世智辩聪,那是记问之学,不是智慧。

6 智慧不是学来的,智慧是我们真心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。你看得很多、听得很多、记得很多,都不是自性流露的,都是从外头来的,都是从妄想来的。要知道,妄想是烦恼的根源,它障碍你的自性,障碍你开智慧,障碍你开悟。

7 你有妄想,心不清净,智慧不能现前。真智慧从哪里来?从清净心来。所以佛弟子在家里面设佛堂,不烧香没有关系,不供花也没有关系,最重要的是供一杯水。

8 水代表什么?清净平等。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清净、一样平等,智慧就现前。大家都懂得这个意思,学佛就不迷信。佛法真的没有迷信,佛法是教人觉悟,教人成就真实的智慧。


我们古圣先贤里面,有不少是佛菩萨示现
1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他示现的是知识分子,知识分子好学。你看他十九岁就离开家庭出去参学,我们中国人讲寻师访道,他学了十二年。

2 当时印度是宗教之国,是高等学术最发达的一个文化地区,世出世间的高人太多了,他都去参访,都跟他们学习。

3 跟释迦牟尼佛时代很接近的,在中国出现了孔子、孟子,出现了诸子百家。但是印度人比中国人高明,高明在哪里?他们修禅定,中国人对这一点疏忽了。印度人统统修禅定,宗教修禅定,学术里头也修禅定,这是它的特色。

4 佛经上讲的四禅八定,这不是佛门有的,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,整个印度学派跟宗教统统都修四禅八定。四禅八定修成,六道里面的空间维次突破了,六道就变成他的现量境界,他能看到,他能听到,他能接触到,所以对六道讲得太详细了。

5 一个好学的人,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,六道看到了,为什么会有六道?六道怎么形成的?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?但是这三个问题,印度宗教不能解答,印度的学派也不能解答,所以释迦牟尼佛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。

6 放下,到恒河边上一棵大树下,入更深的禅定,他这才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他见到些什么?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就是他见到的,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全包了,性相理事因果,这六个字统统包括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。

7 《华严经》上就是讲这六样东西:性是本体;相是现相,宇宙的现象、人生的现象;理论,有理就有事,有事就有理;因果同时发生的,善因善果,恶因恶报。

8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,释迦牟尼佛所悟到的、所证得的,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也达到这个境界。从他们留下来的这些教训,我们拿来跟佛经对照,我们就有理由相信,我们古圣先贤里面,有不少是佛菩萨示现。     

    
诸佛菩萨应现在世间,因由是什么?
1 诸佛菩萨应现在世间,因由是什么?《弥陀经》上讲,“善根、福德、因缘”,必须具足这三个条件,佛菩萨才出世。

2 诸佛菩萨应现在世间,而这里头最重要的是善根福德。如果众生善根福德成熟,佛来促成因缘,可见得这三个条件,我们自己本身要具足两种,佛来帮助我们一种。

3 善根、福德、因缘,这三个条件都具足了,这一生决定出离,出离就是出离六道轮回。

4 出离之后,你证什么样的果位~~或是证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、成佛,果位高下不同,这是什么原因?善导大师跟我们说得好,“总在遇缘不同”。

5 果报有差别,都在遇缘不同。缘也不是偶然的~~缘结多生,所以自己一定要跟人家广结善缘。

6 佛家讲得好,“佛不度无缘之人”。世尊当年在世,城东老母这个故事很多人知道,她跟释迦牟尼佛没有缘,佛去找她,她看到释迦牟尼佛掉头就走,理都不理他。

7 佛有神通,再变一个身,从那边再拦住她。她看到了,转身又跑了。佛就现很多身,把她包围起来,怎么办?她躺在地下哭起来了,还是不理。这说明什么?她跟佛没缘,佛度不了她。

8 她跟谁有缘?跟舍利弗有缘。佛叫舍利弗去度她,她一看到舍利弗就欢喜。舍利弗跟她说法,她都听,她也皈依学佛了。谁跟谁有缘,在这个地方,我们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

9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有缘在此地相会,大家来共同学习,那是多生多劫因缘成熟,哪里是偶然?

10 世间没有偶然的事情,确确实实所谓是“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”。所以诸佛如来也要看看这个地区与自己有没有缘,这个地区的众生与哪一尊佛有缘,哪一尊佛就去示现教化。

11 没有缘的这些佛菩萨,可以跟着示现的这个佛陀去跟大家结缘,帮助佛教化众生,这就是与大众结缘。有缘的,他带头;没有缘的,我们跟在后面,这统统就结上缘了。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。

12 众生的善根福德什么时候成熟?只要有一念出世的念头,我们通常一般讲厌世,对这个世间没有欢喜心了,只要有这种念头生起来,与你有缘的佛菩萨就来了,他就来帮助你。这是诸佛菩萨应现在世间的因由。


我将来成佛,就度这些众生
1 一般人都知道我法缘不错,到哪里法缘都很殊胜,有法师问我:你的法缘怎么会那么好,能不能教教我?我就劝他布施结缘。

2 大家供养我的,别的法师拿这些钱去盖大庙,我拿这些钱印经,印经再给大家结缘,所以我的缘结得广。

3 结法缘非常重要,结了这个法缘,我将来成佛,就度这些众生。

4 缘结得深、结得好,他欢喜来学,所以大家供养我的钱,这个手供养来了,那个手就去了,去得很快。

5 佛讲“积财丧道”,心天天在那钱财上,道就没有了。所以财不可以积,财一定要用,特别要帮助苦难的人。

6 我们学佛人,要像佛一样,念念要利益众生,帮助一切众生觉悟。要帮助一切众生,从六道轮回里头醒悟过来,离苦得乐,这个要紧。

7 念念为正法久住,念念为弘法利生,帮助一切众生觉悟,这是真实功德。

8 诸佛菩萨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种种示现,无非是利益一切众生,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,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~~这个乐是真乐,永恒的乐。

9 一切诸佛菩萨帮助众生觉悟,用什么方法?劝他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西方极乐世界好,那个地方只有乐没有苦,所以一切诸佛菩萨,没有一个不劝人念佛求生净土。

10 我们也是用这个方法帮助别人,劝导别人,我在世界每一个国家地区都是劝人念佛,我不讲其他的法门,专门劝人念佛。

11 我们晓得,所有一切法门,在今天一生当中决定可以成佛的,只有念佛求生净土,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已经学佛的人。

12 他不能接受,那他有障碍;他有障碍,我们要有耐心慢慢地等,等他业障消除之后,他就会回头。所以要有耐心,要能够欢欢喜喜地去帮助他。    


什么是真实的布施?
1 在今天的世界,有很多贫穷苦难的人,物质环境非常恶劣,生活非常艰苦。佛在经上教我们要修善、要积德,帮助这些苦难的人。

2 对于这些苦难的人,要怎样去帮助他?现在科技发达,利用这些科技教导他,帮助他。

3 利用现代科技,帮助他开发资源,帮助他自力更生,使他的生活能够得到安定,这还是治标,不是治本,换句话说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4 唯独佛法懂得根本之所在,根本所在在哪里?在福报。他遭受贫穷,他没福。为什么没福?前生没有种因。

5 佛告诉我们,财富是福报,这果报从哪里来?从财布施来的。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布施的,这一生得贫穷果报,物质生活缺乏、不足。

6 聪明智慧是福报,有智慧就能解决一切问题,智慧之因是修法布施;健康长寿是福报,它的因是无畏布施。

7 不修这三种因,哪能够得三种果?我们帮助这些苦难的人明了这个道理,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帮助他从心地上断恶修善,创造自己美好幸福的前途,这个叫从根本布施,从根本的救济。

8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道理讲清楚、讲明白,让他真正觉悟,真的肯修三因,那后来这殊胜的果报,他自然就得到。什么叫真实的布施?这就叫真实的布施。

9 布施里头,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别人觉悟,这是真实的布施。别人没有钱,送一点钱给他;没有米,送一点米给他;没有穿的,送一点衣服给他,这个福报不大。

10 能帮助人觉悟,这个福报就太大了,为什么?改变生活的品质是要靠智慧。有智慧,他样样都能够得到;没有智慧,怨天尤人,这是造罪业,他的果报,苦上还要加苦,现在苦,来生更苦!

11 所以,诸佛如来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苦乐是果报,果上没有法子帮助,要教他修因。因是破迷开悟,迷破了,苦就离开;觉悟了,他就懂得怎样去得到真正的自在。

12 所以佛帮助众生,一生从事于教学。唯有教学才是真真实实地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而且他这个离苦得乐,不是一时的,是永恒的~~这一生永脱轮回了,不再搞生死了。


怨天尤人,这个很可怕!
1 印祖教我们,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深信因果。真正深信因果的人,安于自己的现实状况,他生活过得很自在,很快乐。

2 不相信因果的人,逆境现前,受果报受得不甘心不情愿,他在这里头怨天尤人,天天在造罪业,这个很可怕!

3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”,你要知道这前世的因,你看看现在受的就是;“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”,想想来世什么样的果报,现在造的因就是。

4 我来世有什么样的果报,我这一生的思想、言行、造作都是因。如果我的因善,那来生的果报就殊胜;如果我的心行都不善,那来生就到三途去受苦报!

5 世尊这两句话,可以让我们,小看个人,大看一个家庭、一个社会、一个国家、一个世界。你看看现在这个世界,这果,你就晓得前世造什么样的因;再看看现在社会大家造的因,你就晓得这个社会将来会有什么果报。

6 历史是一面镜子,这决定不是假的!所以看看现在这些人,他想的是什么,他做的是什么,我们就晓得这个社会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。

7 大家如果都向善,都讲求仁义道德,将来这个社会的前途就非常光明;如果每一个人都搞贪瞋痴,都损人利己,那将来这个社会可怕!

8 所谓“因果通三世”,善因一定得善果,恶因一定有恶报,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,这个一定要知道。

9 佛法里面讲,果报有三种:现报(这一生就受果报)、生报(生报是指来生)、后报(后报是第三世以后,一直到无量劫)。

10 现报就是这一生造的,这一生果报现前~~你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不善,你这一生当中,遭到挫折,遇到凶祸,事事不如意;你心善、念善、行善,你在现实生活当中,身心安稳,幸福快乐,纵然遇到灾难,你都能化解。

11 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”,你懂得这个道理,你这一生当中,无论受到什么样的苦难,都会心甘情愿接受,不怨天、不尤人,为什么?知道这是自作自受~~前世没修好,你应该受。

12 为什么不能怨天尤人?怨天尤人,你就又造罪业,来生恐怕还不如这一生,那就大错特错了!


决定不懊悔过去
1 佛在经上劝诫我们、教导我们,不要懊悔过去的事情。

2 过去造作的罪业,不要去追悔,为什么?你每想一遍就又造一次,再想一遍又造一次,好了,你阿赖耶识的罪业就愈来愈多了。

3 过去的不要想了,种子在,我不再增加了,保持这个原状不增加;未来的事情还没到,不要胡思乱想,你想未来是在那里造业,你才晓得可怕!

4 众生一天到晚胡思乱想,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,你想,那个阿赖耶识里种子不晓得有多少!佛在经上讲,如果这些种子有体积的话,哪怕它体积再小,像微尘一样,无量劫到今天,我们这个业习种子,尽虚空都容纳不下!

5 佛法,决定不懊悔过去,过去事情做了就算了,不要再去想它。

6 忏悔法门就是:我做错事情,我向大家表白,从今以后我不再犯同样的过错,这叫真正忏悔。

7 过去的事情,决定不去想它!你有那个“想”,为什么不想阿弥陀佛?为什么不念阿弥陀佛?去念你那些罪过,这个真是糟糕!

8 你想阿弥陀佛、念阿弥陀佛,你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;你天天想那个罪过、念那个罪过,哪有不堕地狱的道理?


一切人与事,有什么好执着的
1 学佛的人,一切人事物要看淡。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,古人教给我们,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,一定要用平常心。

2 什么叫平常心?平是平等,常是永恒,跟一切人往来,永恒存一个平等心,这叫平常心。平等心是佛心,平等心是真心;着了四相,就有你我他,就不平等。

3 我总比你强一点,这是什么?傲慢,贪嗔痴慢。有我,执着这个身是我,决定就有贪心、有嗔恚、有愚痴、有傲慢。要知道,这叫做轮回心。

4 轮回心起作用叫轮回业,你造轮回业,你怎么能出得了六道轮回?所以这些懂得之后,在日常生活当中,什么都看淡,什么都无所谓,这叫真正用功。

5 什么事情最重要?“清净平等觉”最重要。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头,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如何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心,这个最重要!为什么?六道里头没有“清净平等觉”,六道里头是“贪嗔痴慢疑”。

6 所以细细想想,我们自己起心动念是“清净平等觉”,还是“贪嗔痴慢疑”?如果是念念都没有离开“贪嗔痴慢疑”,六道轮回是决定出不去,念佛都不能往生。如果起心动念跟“清净平等觉”相应,那就恭喜你了,你念佛求生净土一定成功。

7 所以这个世间,一切人与事,有什么好执着的?有什么好认真的?这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,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,你执着它干什么?既然是假的,应该要放下;放不下,这是烦恼习气。

8 放下,慢慢来,一天放一点,天天放,放到一定的程度,就很容易,就不困难了。开头很难,突破这个瓶颈之后,慢慢就容易了。往后愈来愈容易,到法身菩萨,就完全没有自己了。


无论什么事情,看淡一点好
1 无论什么事情,看淡一点好,不要太认真,心地愈清净愈好,心量愈大愈好,为什么?与自性相应。

2 我们每一天接受佛的教诲,念念不忘佛对我们的教训,我们要把这些教训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、生活行为,这个叫学佛。

3 学佛之人平常起心动念,要多替别人着想,多替社会着想,多替佛法着想,不要想自己。

4 念念为众生,这个就是作善,为道作善。你这样学佛,世间人对你敬仰,社会大众对你另眼相看~~学佛人确确实实跟一般人不一样。

5 一般人起心动念是什么?总不外乎“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贪嗔痴慢、五欲六尘”。

6 “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贪嗔痴慢、五欲六尘”这十六个字,是六道众生的烦恼习气,是无始劫来生死的根本,你只要沾染上一、两个,无论你怎样精进努力地修学,你都不能成就。

7 你可以成就佛学,在佛门里面做一个专家学者,在大学里面可以拿到一个佛学博士,你可以做个教授,你也能说得天花乱坠,你的贪嗔痴慢还有,不但有,还很严重,所以你搞的是佛学,你不是学佛。

8 你要跟一个乡下念佛的老太婆比,你不如她,为什么?她将来能往生,能到极乐世界;你将来还搞六道轮回,不能往生!

9 所以我在这么多年,在讲席当中,常常勉励同学,对这十六个字要能看得淡、放得下,这样你往生才有把握。

10 日常生活当中要看得淡,无论是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愈淡愈好,将来往生的时候,没有牵挂,没有累赘,这才能得自在。

11 诸位要知道,叫你看得淡,不是叫你不负责任;你要不负责任,别人一看,“千万不能学佛,学佛不得了,连家都不要了,儿女都不要了,父母也不养了,不仁不义,不忠不孝”,你把佛教形象破坏了,这个罪过就很重。

12 释迦牟尼佛要是放下工作,他就不讲经、不说法了;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到处奔波,热心教诲,可见事没有放下。所以佛教我们放下,不是放下工作,是放下烦恼、放下欲望,回归到自性~~这是佛的意思,我们要懂。


好过头会变质,坏过头也变质
1 人与人相处,俗话常讲“人无千日好”。人与人之间,相处久了,彼此都看厌了,什么毛病、习气都看出来了,最初是好,好很容易变坏,好到最后都变成冤家,可见好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

2 你们几时看到冤家真正变成好朋友的,这很稀有;好朋友到最后变成冤家,这太多太多了!人家跟我们很好很好,你要知道,那是假的,虚情假意,不是真的;他跟我恼了,那是真的,那不是假的,为什么?他不可能变好。

3 学佛的人对一切人要平常心看待,没有恩怨,这样就好。于一切众生决定不跟他结冤仇,也不能跟他结恩爱,恩爱最后会变成冤仇,所以统统要以平淡的心来看,无取无舍,一切随缘。

4 佛告诉我们,世间一切事是梦幻泡影,假的,不是真的。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,我们要常常记着《金刚经》上这几句对于人生宇宙的写实。

5 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,无论什么事情,都不要太认真,不要太过分。人与人之间,人与万物之间,都是因缘果报,遇到善缘,别人照顾我们、善待我们,我们要感恩;遇到恶缘,没有怨恨,逆来顺受,还生感恩心,这个帐就消了。

6 如果心有不平,这个怨愈结愈深,业不但消不了,麻烦还在后头~~欠钱的要还钱,欠命的要偿命,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,为什么不让它消掉?

7 真正觉悟了的人,决定不跟一切众生结冤仇!那我们善缘要不要结?善缘也最好不要结。人在一块好,好过头就变成冤家对头,所以善缘也不好。

8 佛教给我们结法缘,法缘是清净的,这是出世间的大圣人教给我们。世间圣贤人教给我们,人与人相处,所谓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,这个交往才能够长久,不会变质。凡事好过头会变质,坏过头也变质,一定要保持平淡。


始终保持平常心
1 佛教人“精进”,孔夫子教人“日新又新”,可见得世出世间的大圣人,思想都是前进的,但是决定没有竞争这个念头。

2 “日新又新”,是天天求进步;“精进”,不但是要进步,而且还要精纯不杂。这是不是竞争?不是的,没有竞争的心,决不是与人争胜争强,求进步是自己的本分。不但自己要求进步,也要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,这样才是正确的。

3 竞争的心,这里面有好胜。有好胜,这就有嫉妒、有障碍。譬如在学校里念书,发愤学习是自己的本分,如果一定要争第一名,争在人家前面,这个念头就错了。

4 你拿到第一名,依旧是谦虚、依旧对人恭敬,走在人前面也不以为然,也若无其事,始终保持平常心,“平”就是清净、平等,“常”是永远保持,这才是一切众生最好的榜样。


生活过的太舒服,决定会堕落
1 佛在《华严经》里面告诉我们,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换句话说,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。为什么我们现在变成苦难的凡夫、苦恼的凡夫?佛说了,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。

2 所以断掉妄想、破尽执着,就能恢复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。我们本来面目是什么?就是本来成佛,恢复到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。

3 我们今天这个生活很苦恼,苦恼的原因在哪里?不知道事实真相,于一切法当中有取有舍,不能随缘,到处攀缘,这就是迷惑造业,那当然就有苦报。

4 我们今天这个世间是末法,而且是浊世,五浊恶世,你不念佛,你不求带业往生,你决定为这个时代所拘束,你超越不了这个时代,你一定为苦所逼。

5 有很多人都来跟我讲,生活太苦!他一叫苦,我就告诉他,你为什么不改行?他说改哪一行?我说学佛,学佛就不苦。

6 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、劝人念阿弥陀佛,就不苦了,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!

7 可能外面的人看到,我们物质生活苦,每天生活仅能糊口,但是我们内心的愉快、快乐,世间人不知道,真乐。

8 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,学佛的目的是什么?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。我们是为这个才来学佛的。

9 我们每天吃住不成问题,身心一点负担都没有,我们天天念佛,这个多自在、多快乐。

10 以为我们的生活很苦,这是一般社会人士的错觉,实际上,我们过简单的生活,这比什么都快乐!他没有尝到,他尝到才晓得,那是真乐!

11 生活苦一点好,如果你的日子过得还不错,你对这个世间留恋,你舍不得放下,你虽然念佛,西方极乐世界你去不了。

12 诸位要知道,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,那是有条件的,什么条件?他的条件是清净心。“心净则土净”,只要你是清净心,想修道的,统统欢迎,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到。

13 不要认为我们念佛就能往生,念佛不一定能往生,为什么?你念佛心不清净,不能相应。如何修清净心?要放下。我们心为什么不清净?放不下。彻底放下,你的清净心就现前。

14 佛放下了,佛劝菩萨放下;菩萨放下了,菩萨劝一切众生放下。我们为什么不肯放下?不论在家、出家,要学佛菩萨,把一切放下,你才能够解脱,才能够超越。

15 我常常跟同学们讲,你们物质生活苦一点,但是精神生活愉快,只是你们自己不晓得。纵然我自己有点福报,福我自己不享,让大家享,为什么?心清净,这个业叫净业,净业感西方净土。

16 享福没有不迷惑的,人生活一幸福了,西方极乐世界就忘掉了,不想去了。我这个地方不错,蛮好,何必到西方?西方极乐世界再好,那是它的事情,我过得去了,可以了,不想去了。

17 如果自己生活常常在困苦当中,出离的心比较容易发得起来,所以佛在《戒经》上常给我们说“以苦为师”。谁是老师?苦就是老师,这是老师提醒我们要出离三界,要求生净土。

18 所以人的生活苦一点好,苦才能够砥砺我们的志气,提高我们自己的警觉。生活过得太舒服,决定会堕落,决定不是一桩好事情!


爱情不是好东西,一定要觉悟!
1 我有一年在佛光山夏令营,到那里去的都是开始学佛的大专学生,讲到情要断掉,有个女同学提出问题,她说:法师,如果人没有感情的话,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?

2 我当时就告诉她:高雄有一条河叫爱河,你感情不能舍掉,那你就跳下去好了,爱河永浴。她不晓得,自己会在六道轮回,就是被这个害了!

3 跟诸位讲穿了,世间人那个爱情是假的,不是真的,是骗自己又骗别人,虚情假意。

4 怎么知道是假的?今天爱了,明天又吵架了,后天又离婚了,你看这不是假的吗?哪里是真的?真的就不会变。

5 爱情是假的,真的是慈悲。真爱叫做慈悲,慈悲这个爱是永远不变的。

6 只有佛菩萨才有真爱,世间人那个爱都是骗人的,骗人也骗自己,自欺欺人。所以佛教我们,要断绝爱欲,修取真爱。

7 佛家常说,“爱不重不生娑婆”,娑婆就是六道轮回。六道轮回是什么力量在那里推动它?就是爱欲在推动。

8 所以诸位要晓得,爱欲是我们所有烦恼里面最严重的一个,这就是六道生死轮回的大根大本,你能把这一条拔掉,你永脱轮回。

9 佛经上说得好,“爱不重不生娑婆”,你怎么会到这个世间来投胎?你有爱欲。

10 佛在经上一再提醒我们娑婆世界众生说,“爱不重不生娑婆”,你爱欲重了,就要搞六道轮回,就要搞三恶道。

11 娑婆世界六道轮回业因非常复杂,第一个业因是什么?男女的情爱,这是六道轮回第一个因素。男女情爱要是不断,你永远脱不了轮回。

12 所以,爱情不是好东西,生生世世害我们害得这个样子,你还舍不得离开它,这是太愚痴了!一定要觉悟。

13 这个世间人的爱,说穿了,假的,哪有真的?要是有人对你说,“我很爱你”,那是假话,不要当真,当真就错了!

14 为什么知道是假的?他心是假的,虚情假意,不是真心。今天爱你,过几天就不爱了,就离婚了,那怎么会是真的?

15 所以不管别人给你讲什么话,不要信以为真,就很自在了;你信以为真,那你就要吃大亏,要上大当!

16 什么人讲真话?佛菩萨讲真话。佛菩萨大慈大悲,真正爱众生,一点都不假!六道凡夫迷在爱欲之中,听骗不听劝,给他说真话,他不听、不相信;给他说假的,骗他,他非常高兴,这叫什么?这叫真妄颠倒,这叫愚痴!

  
错用了慈悲、错用了方便
1 佛家的宗旨是“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”,可是佛家又说,“慈悲多祸害,方便出下流”,我们听起来好像是很矛盾,其实它有道理,就是慈悲跟方便都要建立在般若波罗蜜的基础上。

2 菩萨修学是以六度为主,六度圆满之后,才能修慈悲方便,没有六度,哪来的慈悲方便?

3 有很多人他学佛法学呆了、学死了,佛法教他要大慈大悲,他滥用慈悲,感情用事,一天到晚都很慈悲,结果惹了一身的麻烦。

4 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,很多人不择手段地去骗人,那个慈悲的人就太好骗了。他被人家骗了,还以为自己是在修慈悲,这个冤枉!

5 佛菩萨度化众生要用慈悲、方便,但是诸位要知道,这个慈悲、方便一定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!慈悲是真实的爱心,爱心要有智慧、不可以感情用事。

6 我们这个世间,多少人滥用慈悲,不但给自己带来祸害,还造成天下大乱。你看现在有许多民主国家,犯重罪的都没有被判死刑,所以人民犯罪,作奸犯科,他不怕。

7 我们在澳洲,澳洲的法律就没有死刑,虽然是讲慈悲,但是这个慈悲不是佛门的慈悲,为什么?它会给社会大众带来许多苦难。所以佛家才告诫我们,“慈悲多祸害,方便出下流”。

8 错用了慈悲、错用了方便,下场就是祸害、下流。不说你不知道,祸害、下流的果报是三恶道!所以大家一定要警惕,我们学佛不要学到地狱里去,学到地狱里去,这个麻烦大了!

* 六度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。


这是第一慈悲,没有比这个更慈悲的
1 佛门常讲,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,这是真正的慈悲。这个慈悲心是从本性里面生的,自然流露的,是清净的,是平等的,没有说对这个我特别喜欢,那个讨厌,没有。

2 对佛菩萨、对畜生、对饿鬼、地狱,乃至于对一切植物、矿物,一律平等,无二无别,这是真正的慈悲。

3 何谓“无缘大慈”?缘就是条件,无缘就是无条件的,对别人的慈悲是没有条件的,这叫“无缘大慈”。父母对子女非常慈悲,他是有条件的,有条件的是“爱缘慈悲”。

4 凡是明心见性的人,一定是一片慈悲,一定是以清净的爱心、平等的爱心,博爱一切众生。他了解真相,真正明了“天地与我同根、万物与我一体”,他真明白了,这个时候起的作用就叫做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。

5 大慈大悲是建立在清净心、平等心的基础上,如果我们有分别、有执着,纵然有慈悲,不能叫大慈大悲。

6 大慈大悲从哪里来的?见性之后就生起来。你没有见性,你对于一切万事万物,你有分别,你有执着。

7 世间人没有见性,他的慈悲都是有条件的。他为什么要关怀这个人?为什么要照顾这个人?他是有条件的。

8 佛菩萨的慈悲是无条件的,因为他懂得这个道理,他了解这个事实真相~~佛性跟自性是一个性,不是两个性。

9 所以修行在哪里修?就是在大众当中修。大乘佛法讲历事练心,你跟一切人、一切物、一切境界天天接触,接触就是修行。

10 第一个修行,就是修清净心、平等心。我看这个人喜欢,看那个人讨厌,这个心态要不得,为什么?这是往生净土的障碍。爱恶的念头一天一天比较淡,欢喜的人看得也平淡一点,讨厌的人现在也不讨厌了,我们功夫有进步。

11 如果你修行,念佛念得再多,拜佛拜得再勤快,讨厌的人更加讨厌,喜欢的人更喜欢,这就糟糕了!

12 有很多人念佛念了一辈子,临终一个念头错,这就去不了。什么念头错了?恩怨放不下,情爱放不下,儿女子孙放不下,财产放不下。只要有一个念头放不下,就去不了。

13 如何能在一切众生境缘当中,把我们的心修成平等慈悲,这很重要,很重要。为什么?心里头还有好恶、还有喜欢、还有讨厌,实在说,这个对于往生有障碍。

14 凡夫虽然带业往生,完全看临命终时候的缘分,所以在平时,一定要以清净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,一定要把内心深处与一切人事物对立的念头化解掉。

15 内心没有这个对立的念头,慈悲心才能够生得起来。从内心发出慈悲,发出欢喜心,诚诚恳恳地帮助别人,给一切众生真实的利益,这就叫慈悲。

16 给一切众生最真实的利益,最殊胜的利益,无过于把《弥陀经》传授给别人,无过于劝人念佛求生净土,这是第一慈悲,没有比这个更慈悲的。

17 一个往生的人,心地是真正清净、真正平等、真正的慈悲。所以古来的大德,净土宗的不算,其他宗的祖师大德们,多半到了晚年,真正参透了净土法门,几乎都把一切法放下,专修专弘。

18 禅宗里面,永明延寿大师就是一个榜样,禅宗里面大彻大悟之后,回过头来专修净土,禅舍弃掉。天台宗的智者大师,这是教下了不起的一位圣人,晚年也是专念阿弥陀佛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
19 近代的就更不必说了,像谛闲法师、倓虚法师、宝静法师,都是近代天台的祖师,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念佛求生净土。蕅益大师早年是学天台的,莲池大师那真是宗教俱通,到晚年都专学专弘净土法门。

20 黄念祖老居士,是密宗的金刚上师,他给我讲,现代这个世间已经没有密宗根性的人才,所以他晚年专弘净土,劝人念佛。他在往生前两个月全心全力念佛,一天念十六万声佛,这是我们最好的榜样。


“佛弟子”这三个字,我们要把它认清楚
1 我们今天学了佛,自称佛弟子,自以为是佛弟子,我们有没有想过,佛承不承认我这个弟子?

2 身为佛弟子,无论在家、出家,首先,对于佛陀真诚的教诲要深信不疑;其次,对于佛所讲的道理要透彻地理解;再次,佛所说的至善的行为,要真正做到。

3 如果佛教给我们的道理、方法,我们一无所知,佛所讲菩萨道上种种的境界,我们也没有搞清楚,我们就不是佛弟子。

4 如果说理论、方法、境界都一塌糊涂,我们在这里皈依了一下,或者受了几条戒,这叫佛弟子了,告诉诸位,这是冒充佛弟子~~有名无实,我们自以为是佛弟子,佛不承认。

5 佛法是师道,我们称佛为本师,根本的老师,我们自称为“弟子”,弟子是学生,由此可知,我们跟佛是师生关系。

6 他做老师不成问题,我们自己配不配做一个佛弟子?如果自己不是佛弟子,而冒充佛弟子,这个罪过就很大,凭这个罪过就要堕落。

7 哪些是冒充的假佛弟子?毁谤三宝的,在任何场合、任何人面前,批评出家人、批评佛法、批评信徒、批评道场的,都是假佛弟子。

8 怎样才是个佛弟子?真正奉行佛的教诲,一切时一切处,点点滴滴都能够与佛陀教诲圆满地相应,这才是个佛弟子。

9 佛法是教学,佛讲无量法门都是教我们破迷开悟、教我们离苦得乐、教我们快快成佛,这是佛对于一切众生唯一的愿望。

10 什么叫成佛?成佛就是成就自己究竟圆满的智慧德能。我们对于宇宙人生,过去现在未来,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,那就叫成佛。

11 我们今天皈依三宝了,做了佛的弟子,我们希望成为佛的弟子,佛承认不承认我们是他的弟子?这个我们要好好地反省。

12 佛如果承认我是他的弟子,这个形式上的皈依、不皈依不重要!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~~随顺佛的教导、随顺佛的意愿,这才是真正的皈依。所以要晓得,能够完全遵守佛的教诲,这才是佛的真正弟子。

 
他没有真实智慧,他不懂得这个道理
1 佛与众生都是心变的,在觉悟的时候就叫“佛”,在迷惑颠倒的时候就叫“众生”。

2 众生迷惑颠倒,念念没有忘掉自己,所以一切造作里头,他有利害得失,他有烦恼、他有忧虑,他迷惑,他没有智慧。

3 智慧从哪里来的?智慧是从清净心来的。清净心是觉心。我们修净土的,念这一句佛号就是要唤醒我们的觉心。

4 所以不但是释迦牟尼佛,一切诸佛都劝我们念阿弥陀佛。为什么?“阿弥陀佛”这个名号念久了,能把我们那个迷惑颠倒的真如本性唤醒。尤其是妳能够一心称念,那个效果就非常之大。

5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我们的真如本性,也就是我们的自性,它是遍一切处。换句话说,一切万法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,所以法与法必定是融通,必定是交融。

6 我们起心动念,佛菩萨晓得,鬼神晓得,凡是心清净的人,也就是得到定的人都晓得,原理是什么?心是一个。

7“心遍一切处”,所以动一个善念,尽虚空遍法界,一切有情众生善与善相感;起一个恶念,恶念也一样有感应,恶与恶相应,想到这个地方就寒毛直竖,真的可怕!

8 晓得这个事实真相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不但言行会谨慎,起心动念都会很慎重。为什么?一个恶念就是造一个恶因,因遇到缘,一定有果报。

9 众生实在讲迷惑颠倒,不晓得这个事实真相,所以他敢胡作妄为,自以为是,不晓得果报之可怕。

10 众生愚痴,造作的时候,疏忽大意,不晓得因果报应的可怕;到果报现前的时候,害怕了,这个时候害怕也没用处,来不及了!

11 觉悟的人知道果报之可怕,所以他起心动念、一切造作,他很小心、很谨慎,不造恶业、不起恶念。

12 我们起心动念、一切的造作,哪怕造小小的恶因,都会留下种子,将来都会有果报。现代人不相信因缘果报,他为什么不相信?他没有真实的智慧,他不懂得这个道理。


他知道过去、知道未来、知道现在
1 “佛陀”是梵语,中国话意思是“知者”,知跟觉是一个意思。佛陀觉知的能力很强、很深、很广,他知道过去、知道未来、知道现在。

2 举一个例子,众生的数量,一切动物、植物、矿物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有多少数量,他统统清楚。我们世间很多人想不出来的,佛都很轻易地说出来。

3 这些话,现代人,特别是现代年轻人,他很难接受。所以,有不少知识分子看了佛经,以为佛很会说大话。

4 实在说,佛所讲的,句句都是真实话,绝对没有夸张。他为什么会知道?这是一般众生不能理解的~~所有一切法是自性变现的,自性能变,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法是所变的,你要是把“能变”找到了,“所变”哪有不明了的道理?

5 我们今天对于宇宙之间一切法的数量,没有法子晓得。不要说远的,就说最近的,我们头上有多少根头发,我们不知道;我们眉毛更少了,有多少根眉毛也不知道。而佛是非常清楚、非常明了。

6 所以佛说法,当年一些弟子当中也怀疑,于是这些弟子们就来试验试验,看看佛是不是真的知道,他们就问佛:这一棵树上有多少片叶子?佛就答复了,告诉他们有多少片。

7 当然,他们也不能一片片去数,他们也很聪明,把树摇一摇,落下的树叶,把它收拾起来,再问佛:现在有多少片叶子?

8 佛随口就答复,弟子们把落下来的叶子一比照,果然没错,这才对佛讲的话能相信、能佩服。这所谓是“一切知”,没有不知道的。    


正觉、正等正觉、无上正等正觉
1 在这个世间,不觉的人多,觉的人少。宗教家觉了,为什么说他觉了?他晓得人生苦,他希望来生能生到天上去,希望来生能比这一生更好。一般人还没有想到来生,他能够想到来生,可见得他觉悟了。

2 哲学家、科学家,他们也觉,虽然觉,在佛法里讲,他只有觉,还没有到正,他还不是“正觉”。要怎样才能正觉?觉里面没有烦恼,这个觉才能叫正觉。

3 我们看看那些科学家、哲学家、宗教家他有没有烦恼?他还有烦恼,换句话说,虽然觉,不能叫正。为什么?只要他有烦恼,他不能超越六道轮回。

4 六道轮回是从哪里来的?不是上帝造的,也不是阎罗王造的,也不是佛菩萨造的,而是你自己造的。自己怎么造?是你自己的烦恼造的。

5 什么样的人才叫正觉?在佛家里说,阿罗汉、辟支佛,这才叫正觉,这是佛法里小学毕业。阿罗汉以下的虽然觉,不叫正觉。

6 再往上面去到中学了,中学就是“正等正觉”,“等”跟谁等?跟佛等,他的思想见解等于佛,但是还不是佛,这是菩萨,菩萨是正等正觉。

7 正等正觉里面,有四十一个阶级,好像念书,一年级、二年级,它有四十一年级~~《华严经》里面讲得很清楚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。像观世音菩萨、普贤菩萨、文殊菩萨,这都是等觉菩萨。

8 “无上”只有一个位次,就是佛,佛才能称“无上正等正觉”。《华严经》上说得非常清楚,修任何法门都可以得到正等正觉;但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一定在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说明念佛往生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我们千万不能疏忽!

* 正觉,梵语讲“三菩提”,是阿罗汉跟辟支佛的地位;正等正觉叫“三藐三菩提”,是菩萨的地位;佛是无上正等正觉,在佛经里面称为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。我们学佛,求的是什么?求的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

把假的当作真的,全部都搞颠倒了
1 我们人生在世,是为了什么?很多人不知道,真的叫醉生梦死~~怎么来的不知道,来干什么也不知道。

2 现在社会上,大家常讲的价值观是什么?财富,好像人到这个世间就是为财富来的,你们想想这能讲得通吗?

3 一生为追求财富而奔忙、而操心,死了之后,你再好好想一想:这些财富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你这一生为谁辛苦为谁忙?

4 每天劳碌奔波,你忙了一生,一口气不来就要轮回,你叫白忙了,你这一生过得太冤枉了!

5 六道轮回这个现象,怎么形成的?迷形成的。这个境界不是真实的,就好比什么?好比我们做恶梦,六道是一场恶梦。

6 凡夫不了解事实真相,以为这些境界是真实的,在这里面起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把假的当作真的,把邪的当作正的,把恶当作善,全部都搞颠倒了,这是佛菩萨在经论里头常常感叹的。

7 颠倒、妄想,这是六道众生!给诸位说真话,如果我们没有颠倒、妄想,就没有六道轮回这个现象。

8 诸佛菩萨千经万论,无量劫的教导,无非是告诉我们这么一桩事情,无非是劝导我们看破、放下而已。看破什么?万法皆空。放下什么?放下妄想分别执着。一切都看破放下,你就会大彻大悟,你就会得大自在!


我们世间人,最亲爱的无过于父母
1 佛家讲“孝”,如果父母来生还搞六道轮回,那就是大不孝!真正孝子怎么能够忍心叫父母来生还要堕六道?

2 佛子的大孝是要度父母出离三界,帮助父母念佛求生净土,这是真孝,大孝。

3 念佛求生净土,这是我们人生第一桩大事,你想想看,无量劫来没有办法脱离轮回,这一生能够往生,大喜事。

4 所以我母亲往生的时候,我告诉我弟弟,开吊的时候,喜事;亲戚朋友、道友来庆祝往生,喜事,不是丧事。

5 我们要常常提醒自己,我们活在这世间,最终的目标是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要怎样才能往生极乐世界?大势至菩萨讲,“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”。

6 忆佛念佛,这是往生真因,所以我们不但自己心里要常常想佛念佛,也要劝父母常常忆佛念佛。

7 我们世间人,最亲爱的无过于父母,我们要以最好的法门、最殊胜的法门来供养父母~~那就是劝他们念佛求生净土。

8 劝父母念佛求生净土,叫父母从此以后永远不再受轮回的苦报,这是真孝,这是大孝,这是我们要知道。

 
再见,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见!
1 一九八四年,我在香港讲经,知道我母亲还在世,就接她到香港来,在香港见面。她那时候害了一场大病,身体并没有完全复原。

2 我们整整隔了三十六年没有音信,我都不知道她还活着,这次在香港,是解放以后第一次见面。

3 在这之前,我三次回大陆,没有去看她,为什么?没有这个必要。

4 第一次见面,她听我讲经。我下台之后,跟她谈话,她说她非常想念我。

5 我告诉她:“想我没有用处,人将来会死,死掉之后,各人到六道投胎,再遇到的时候也不认识了。”这是真话。

6 实在讲,以后能不能再遇到,那个机会非常渺茫。我就劝她:“以后不要想我,想阿弥陀佛。你天天想阿弥陀佛,你将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我也到西方极乐世界,将来咱们天天见面,那多好!”

7 我告诉她:“我把你请到香港,我对你尽孝道就是这一句话,希望你这一生老实念佛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永脱轮回,再不要搞生死烦恼。”这是我报答母亲之恩,我跟她见面主要目的就是这个。

8 她听了也相信,也老实念佛,我没劝她吃素,她也吃长素。如今,她已在西方极乐世界了,这很好!不久的将来,我们又可以在西方极乐世界见面!     


简要详明,不要啰嗦
1 我早年在台湾,有一个老朋友,是一位将军,年岁很大了,他过去是孙中山先生的侍卫。他告诉我,国父当年演讲,蔡元培先生记录,蔡元培在那时是大学校长,讲稿里面,有一段他不太了解,便向国父请教。

2 国父把那个讲稿拿来,这一段整个就划掉,不要了,他说:“你是大学校长,连你都听不懂,别人怎么会懂?我讲的东西一定要叫一切人都能听得懂,凡是听不懂的统统不要。”这真了不起!

3 这是学讲经的人要注意到,一定要叫人听得懂;听不懂,那有什么意思?一定要叫人听懂,别人才得到利益,才得到好处。讲得叫人听不懂,这叫闲言闲语,白说了,耽误大家的时间,这是错误的。

4 一定要守住中国古人的标准:简要详明~~简单、扼要、详细、明白,不要罗嗦!换句话说,人家讲好久都没讲清楚,你几句话就讲清楚,这高明。讲话写文章都要守这个原则。

5 我早年所讲的这些录像带、录音带,有不少同修很难得~~他们发心把它写成文字。

6 这些文字,我告诉他们:“只可以对内部,你们同学们自己做参考,不能够出版。”

7 为什么不能出版?我讲的这些东西,大家把它用文字写出来的,那是口语。这个口语不能出版,拿不出去,拿出去不像话。

8 好的文章它有四个条件,那就是简要详明!我讲的这些东西,里面拉拉杂杂的废话太多,如果要出版,一定要审查,一定要重新删减,一定要做到简要详明,这样才能契众生的根机,才能够教化众生,帮助众生,给众生最大的利益。


心要净,心要空
1 我们学佛人,心要净,心要空。什么是空?思议空。这个空,不是说相没有,而是说妄想分别执着没有了,空了。

2 佛教给我们心要空,心空就生智慧。我们一般世间人不懂得,偏偏把妄想杂念统统放在心上,我们的智慧为什么没有了,原因就在此地。

3 诸佛如来的心清净,他一念不生;凡夫的心里面有思,口头上有议。由此可见,真正有修行的人,他的言语必定少。

4 中国古圣先贤,他懂得这个道理,所以他教人,言语要记住一个原则:简要详明。文字是言语的符号,写文章也是守这个原则,要简单、要扼要,又要详细、又要明白。

5 所以我们读中国的古文,文章真是做得好,符合这四个标准。好到什么程度?一个字不能加,一个字不能减。加一个字是累赘,可以删掉,少一个字它不通。文章做到不增不减,一流的文章。

6 我们学佛的人学过科判,用科判一摆开,就知道他的文章好不好。科判是一条线,一条线把它穿起来,废话穿不进去,多余的;如果里面要紧的,断掉一个字、断掉一句,这科判判不下去,就中断了,所以做到不增不减。

7 说话说到不增不减,这是好言语,废话多表示什么?思想乱。思想乱,废话就多;心地清净,言语就少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所以从你的言行,就能知道你修行功夫的浅深。

8 佛心是一念不生,由此可知,不思议是觉,思议是迷。《般若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“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”,什么叫无知?无知就是不思议。真正的智慧是不思议!


一点疑惑都没有,念佛才会有受用
1 佛跟我们讲根本烦恼,他讲了五个~~贪嗔痴慢疑。疑是什么?对圣教怀疑。对圣教怀疑,无比殊胜的利益当面错过,你说这个害处多大!

2 有许多学佛的同学对经典怀疑,对圣教怀疑,对修行怀疑,“我要照佛这样做法,对我有利益吗?有好处吗?好像得利益的是别人,自己的损失太大了”。这都是疑虑在作祟,妄想执着在起作用。

3 我们生活在妄想执着里面,生活在一切疑虑里面,这是大障碍,这个障碍不除,我们怎么能成就?

4 我们对净土经典的理论、境界、修行的方法清清楚楚,统统明了而没有怀疑,才能帮助我们开悟,帮助我们证得实相;如果有怀疑,这个法门殊胜的利益你就得不到了。

5 “疑”是菩萨的大障碍,障碍什么?障碍精进,菩萨在这个地方,没有办法再向上提升,你就想这个疑障碍多大!

6 对于佛法怀疑,对圣教怀疑,对善法怀疑,不肯行善,这在现前的社会,在在处处我们都能见到。

7 不要说别的,我们学佛的,有些老和尚七、八十岁了,从小出家,修行一辈子,对佛经里面讲的还怀疑,有的时候我们遇到,他来提问:佛说的是真的吗?你才晓得,断疑生信不容易!

8 断疑生信是修净土最基本的条件,我们必须把净土的道理、方法会通了,我们才真正能断疑生信。信心真正建立,一点疑惑都没有了,我们念佛才欢喜,才会有受用。    


真修行人,往往为人轻贱
1 修行最重要的是用心,就是在境界里头你怎么用心。事上来讲,佛菩萨跟众生没有两样;用心不一样,众生用妄心,佛菩萨用真心。

2 真心叫什么?真心叫不动心。凡夫不行,凡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起心动念。起心动念的心是妄心。

3 真修行人学佛菩萨,他用真心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他见色闻声,样样清楚,样样明了。

4 我们凡夫不行,凡夫是处处都有障碍,意根妄念纷飞,昼夜不停,心不能清净。

5 真修行人,真正能放得下,真能看得破,他心清净、心平等、样样觉而不迷。

6 我们凡夫不行,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,佛法入不了他的心,天天诵经、天天拜佛,还是迷惑颠倒、邪知邪见。

7 真修行人,心里头没有是非,也没有善恶,心地真正清净平等觉,他有高度智慧、善巧方便,给我们解决社会一切的纷争。

8 可是真修行人,在现前这个社会,往往为人轻贱,这说明什么?世间人愚痴颠倒,认假不认真。所以诸佛菩萨看我们凡夫,像我们看植物人一样~~麻木、无知、不识好歹、没有能力辨别真妄,可怜到这种程度!
 

他老人家拿拐杖,敲老虎的头
1 我们学佛人,只要发心纯正,我们的一生佛菩萨会替我们安排,所以我们不要去巴结人。去巴结人,要看人家的脸色,你说这个多难过!

2 你看看佛门自古以来的这些高僧大德,感应不可思议,不要说出家人,在家居士也一样有感应。

3 唐朝的李通玄居士,他老人家发心给《华严经》作注解,想找一个清静的环境。他在山上遇到一头老虎,这个人真有道心,一般人见到老虎赶紧跑,他见到老虎不但不跑,还拿了拐杖敲老虎的头,对它说:我现在要注《华严经》,你给我找一个清净的环境。

4 那只老虎很听话,就带他到一个山洞去。那个洞很大很宽敞,那里头住了一窝的老虎。李老居士一看,环境非常幽静,很理想,便决定住下来。老虎就搬家,把那个地方让给他。

5 他一个人住在深山里面,生活谁照顾?当时就来了两位年轻的女孩子,每天早晨给他送吃的,生活所需,笔墨纸张所有一切文具,统统给他准备好,晚上才离开。

6 老居士一心写注解,他从来没有跟这两个女孩子说过一句话,从没有问过她们:你叫什么名字?家住哪里?

7 到他这部书写完之后,这两个女孩子也不见了。老居士想给她们道个谢,就走到附近村庄去打听,怎么找也找不到~~他说的这个面貌,村里人都不知道。

8 所以只要你发心纯正,佛菩萨会示现,会变化人来伺候你、来照顾你,不要你操一点心。佛菩萨示现来照顾,这是真实的感应~~李长者的传记里面记得很清楚。
 

这是真出家人
1 这世间有很多寺庙,盖得很大,香火鼎盛,人很多,热热闹闹,那只是形式,不代表兴旺。

2 什么叫兴旺?古大德曾经说过,这个道场开悟的人多,证果的人多,往生的人多,这叫兴旺。

3 你看《西方确指》里面讲的,觉明妙行菩萨他那个道场只有十二个人,个个往生~~这真正兴旺!

4 你这个道场,一个法会都是几千人、几万人,热热闹闹,一个往生的都没有,这不叫兴旺;那叫什么?热闹,都是来凑热闹的。
5 明理的人多,修行的人多,证果的人多,这叫兴旺。人那么多,对于佛法的道理不懂,什么叫修行也不懂,以为每天念经、念佛、敲着木鱼,这叫修行,全都错了。甚至对于佛教都不认识,把佛教完全误会了,这怎么能叫兴旺?

6 现在的佛教徒,说得好听一点,天台智者大师的话,“名字位中”。名字位是什么?有名无实。你是个佛教徒,佛是什么?不知道。你皈依了,你曾经“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”,佛、法、僧是什么,你不知道。

7 佛是什么?佛是佛像,供的佛像,法是经典,僧是出家人。错了,不是的。出家人不是僧,不是僧是什么?出家人是冒充僧,冒牌的,不是真的。

8 真的是什么?真的一定修“六和敬”,见和同解、戒和同修、身和同住、口和无诤、意和同悦、利和同均,这是真出家人,那是真的僧,是僧宝!


真正的道场,不搞庙会,不劝人供养
1 释迦牟尼佛一生,十九岁出去参学,三十岁开悟,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,教了四十九年,七十九岁圆寂。

2 佛一生的事业是办班教学,佛一生当中,天天跟大家上课,没有休息,没有放假,佛除这桩事情之外,没有别的事。

3 佛当年在世,佛的道场在哪里?佛讲经说法的处所,那里就是道场。

4 佛坐在大树下,坐在一个石头上,这些学生们,有出家的,也有在家的,围绕在佛的身边,听佛讲经说法,那就是道场。

5 所以,真正的道场,它的功能是一方面弘扬正法,另外一方面培养弘法的人才,就像学校一样,是培养人才的地方,是教学的地方。

6 如来真正的道场是教学,如果这个寺庙建得富丽堂皇,香火很盛、徒众很多,里面没有道、没有学,那只有场而已,不能称之为道场。

7 要建立道风,要建立学风,这才是个道场。像现在建筑得富丽堂皇的寺院庵堂,那都是属于形式,这些形式是什么?热闹的道场,不是真正修行的道场。

8 不搞庙会,不搞热闹,不劝人来供养,这是真正的道场。黄念祖老居士讲得很好,今天学佛要重实质不重形式,不要搞场面,不要搞热闹,为什么?末法时期,真正有善根的人不多,搞那么大的场面,没用处,劳民伤财!

9 我们建立道场,是为佛法而建立的,是为众生而建立的。怎么样才是为佛法、为众生?道场要有道风,要有学风。

10 所以自古以来,道场里面一定有宗旨,有独特的道风、学风。“道风”是什么?就是修行的法门,大家共同修学一个法门,这是道风。修净土的同学,一句阿弥陀佛,长年不断,精进不懈,这就是道风。

11 什么是学风?我们净土宗的道场,依净土五经一论,学这六样东西,这是学风!

12 道是讲行,学是讲解,解行并重、解行相应,这才叫真正的道场。如果说这个道场里面没有所宗的经论,没有一定修行的方法,那就不能称为道场。

13 李老师常常讲“有庙无道,不能兴教”,虽然有庙,虽然信徒很多,香火鼎盛,但是他没有依靠的经典,没有修行的方法,这不能算为真正的道场。

14 真正道场一定要有学、有道!哪个道场有独特的道风、有学风,你到哪里去修学,一定有成就。

15 世间人喜欢大场面,所以今天许多道场,建得富丽堂皇,参拜的信众很多,供养很多,香火鼎盛,比释迦牟尼佛的道场兴旺得太多了!释迦牟尼佛的道场哪有这么大?哪有这么多人?香火哪有这么盛?

16 可是,你问他学风?没有。道风?也没有。这个道场是什么道场?说句不好听的话,三恶道的道场。你到那里去修,修成什么?将来的结果,修成畜生、修成饿鬼、修成地狱,还有,修成妖魔鬼怪。


我们不要赶他走,护法神会赶他走
1 僧团,说实在话,本身就很复杂,不要说现在这末法时期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那个僧团,六群比丘是不听话的学生,在僧团里制造是非、挑拨离间,释迦牟尼佛在世就这个样子,可见僧团是龙蛇混杂。

2 佛在世的时候,佛是众人绝对的标准,无论那个挑拨是非的怎么说,大家可以不听,只听佛讲;佛不在世了,这些人更多,怎么办?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很妙,默摈。默摈就是不理他。

3 他讲别人的是非,我点头,是是是,是了半天,一句也没听进去,我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这就是默摈。或者听了决定不传,绝对不告诉第二个人,他就无能为力了。僧团真正要维护和合,这个很要紧。

4 佛教我们以正法影响他,慢慢地他也会改邪归正。他要不改邪归正,你也不要去赶他,护法神会把他赶走。佛教给我们这个方法好~~决定不得罪人。

5 一个真实的道场,佛菩萨、护法神住在那里,不是真正有道心的人住不下去,什么原因?护法神会在那边作祟,把他赶走,不走也生病,叫他活不了也死不了,叫他有罪受。

6 我们对任何人恭敬、礼拜,他行为不端,我们也不要赶他走,护法神会赶他走。

7 我们赶他,会得罪人,会跟他结冤仇;护法神赶他,我们不赶,我们睁个眼闭个眼,没多久,他就出了问题,他自己走了,这多好。

8 再见面,我们很欢喜,点点头,好!我们不要去得罪人,不要去管闲事,自己心清净就好。

9 杭州东天目山齐居士的道场,是一个念佛道场。这个道场是梁武帝时代,宝志公开山建立的。大家都晓得,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化身再来的,所以这个道场是观音菩萨道场。

10 道场建立之后,齐居士希望有出家人去住,不管是参禅的也好、参密的也好,修什么也好,只要穿上出家衣服,她都是真诚地恭敬供养。出家人在那里享福,不念佛的,叫人参禅的,叫人念咒的,结果都被那些护法神赶下山。

11 出家人是怎么被赶的?他晚上睡觉,早晨起来的时候,不晓得怎么被人抬到外面水池里头了;或者是在坐禅的时候,忽然好像被人推倒了,跌得脸青,这里肿、那里痛。

12 齐居士还告诉我,在山上有两百多人念佛,不是真心念佛的,都会被鬼神赶下山。我们现在知道了,不是真正念佛人,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,哪个地方都不能住~~都会被这些鬼神、护法神赶下山。


真正的和合僧团
1 大概是三十年前,我们佛门有一位老居士,赵默林居士,老一代的人都知道他,他在佛教里面很有名望,台湾这些老法师跟他交情都不错。有一天他在“功德林”请我吃饭,他向我提出一个问题。

2 他说:“五逆罪堕阿鼻地狱。”我说:“没错。”他说:“五逆罪当中,杀父、杀母、杀阿罗汉、出佛身血都不容易犯,但是,犯‘破和合僧’这一条戒律的人很多,法师,这怎么办?”

3 听了这一句,我笑着对他说:“我们痛痛快快吃饭,不必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。”他说:“为什么?”我说:“你好好想想,你这一生当中在哪里见过和合僧?”他想一想,就笑了起来。

4 一个僧团要四个人以上,四个人以上在一起修六和敬,这个团体就是“僧团”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如果有人破坏这个僧团,那个人决定堕阿鼻地狱。

5 可是今天连一个清净的道场,我们都见不到,你说哪一个寺庙里头的出家人,真正守“六和敬”?现在的僧团里面,住三个、两个,天天都吵架、闹意见,哪里是“和合僧团”?所以我就告诉他:“我这一生当中也走了很多地方,我没有看到一个六合僧团”。这他才恍然大悟。

6 我在澳洲,住在图文巴这个小城,我在乡下买了一个房子,准备自己将来晚年可以进修。连我住四个人,两个出家人,两个居士,我不在的话,就三个人。三个人都吵架,都不和,搞得我没法子,叫他们三个都离开。你说有什么法子?

7 我是希望他们三个人都在那边长住,我们共同生活,彼此有个照应,不和,两个人都不能相容,这个在我面前说:“他很难处”,那个说:“他毛病很多”,你说叫我怎么办?统统走,全都走。

8 和合僧团,我们想一辈子,我活了八十多年,都没有见到一个。真正的和合僧团,我看只有到极乐世界去找了,这个世间找不到!


某人是我的皈依师父
1 现在人往往皈依了,他不是皈依三宝,他是皈依某一个人,一个人搞一个党派,一个人搞一个小团体,把佛法搞得乌烟瘴气,乱七八糟!

2 今天佛法之衰,衰到这个样子,就是三皈破坏的。这个法师说“某人是我的皈依徒弟”,那个皈依徒弟说“某人是我的皈依师父”,说得都很得意,将来都到阿鼻地狱去。

3 皈依三宝是皈依觉正净,不是皈依一个法师,皈依法师,那你就错了!你皈依三宝,这个出家人只是来给你做证明,证明你皈依,你可不是皈依他,你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。

4 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皈依阿弥陀佛,我们皈依阿弥陀佛,才是释迦牟尼佛的好学生!所以人家将来问你,你皈依了吗?你皈依师父是哪一位?你可不要说是净空法师,否则的话,那就成了笑话,大错特错!问你皈依师父是谁?我师父是阿弥陀佛,那就对了,一点都没错。


皈依三宝是皈依觉正净
1 从前的人学佛,是学觉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净而不染!从前人皈依,是皈依三宝,皈依三宝是皈依觉正净;我们今天讲皈依,这是形式上的皈依,没什么大用处!

2 你要说,我们现在不是都皈依了吗?你的是假的,有名无实。“皈”是回头,你什么时候回过头来?你什么时候依靠三宝?

3 我们在讲三皈依的时候讲得很清楚,皈依佛,佛的意思是觉悟,你现在还是迷而不觉,可见得你没有皈依佛。

4 法是正知正见,从邪知见回头依正知见,这叫皈依法;你现在还是邪知邪见,你没皈依法。僧是清净,六根清净一尘不染;你还是染污不清净,你没有皈依僧。

5 所以你每天早晚在佛前念三皈依,或者法师曾经给你授的三皈依,都叫挂名,有名无实,你还是迷惑颠倒、邪知邪见、一切染污,没做到!

6 学佛入门就是皈依三宝,三宝的反面就是迷、就是邪、就是染,我们今天确实是生活在迷邪染中,学佛了,要从迷邪染回头,去依觉正净。

7 皈就是回头,依就是依靠,我们从迷惑里面回头,依自性觉,觉而不迷,这叫做皈依佛;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,依自性正,依正知正见,这叫皈依法;从一切污染,人性的污染、思想的污染、见解的污染、精神的污染,回过头来依自性净,清净,这叫皈依僧。

8 “觉正净”三宝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,我们学佛要以这个为目标,时时刻刻提醒自己,不能把它忘掉!


不要以为捐钱,那就叫做施
1 这个世间,有许许多多人在佛门里修福,为什么?在佛门修福,得福最快,而且最大。

2 可是很多人到佛门捐钱之后,也没有发财,也没有升官,好像这个钱财白白地丢到水里去了,那是什么?他以不善的心去修善事,所以果报不明显,不显著。

3 布施不是贪图果报的,贪图果报,这个心不善,不能说没有果报,果报很小,微不足道;欢喜布施,不求果报,果报才殊胜。

4 布施决定不求果报,果报自己就来了。如果心量大,果报还特别来得大,也特别来得快。

5 很多人以为布施就是捐钱,你如果也是这个想法,那你是完全搞错了。捐钱只是布施的一种。布施是什么意思?用现在人好懂的话,为众生服务,那就是布施。

6 布施,这里头有财布施,有法布施,有无畏布施。财里面有内财,有外财。什么是外财?身外之物是外财。用我自己的身体(如捐赠器官)、劳力、智慧,去帮助别人,这属于内财。外财要布施,内财也要布施。

7 你是个家庭主妇,每天都做同样的工作~~整理环境、洗衣服、烧饭,以前家事你做得好烦、好累,怨声载道;现在你学佛了,明白了,知道这是修内财布施,你做得非常快乐,不会起烦恼,为什么?你知道这是在修福,修福当然是快乐的事情!

8 为人子女的,你以你的财力、劳力,很细心地照顾父母的生活,这是财布施;你以你的智慧,帮父母改掉不良的习气嗜好,这是法布施;你能够使父母安心、使他快乐,离开一切忧恼,这是无畏布施。所以布施从哪里做起?从对你父母做起。

9 诸位要特别明白,佛教我们修布施,用意在哪里?主要目的不是在修福,而是教我们把悭贪烦恼断掉。

10 悭贪是我们六道凡夫的大病、病根。悭是吝啬,贪是贪求,贪得,对世出世间一切法,自己有的舍不得给人,自己没有的希望得到,这叫悭贪烦恼。所有一切烦恼的根,就在此地。

11 如果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,没有一丝毫贪求的念头,自己有的,别人需要,自自然然布施供养,没有一丝毫吝啬,你的“布施波罗蜜”就圆满。你修布施到家,你这烦恼的根就拔掉了。

12 如果你修布施还希求果报,修财布施,希望得财富;修法布施,希望得聪明智慧;修无畏布施,希望得健康长寿,要晓得,你所修的是三界六道里面的福报,你不能了生死,你不能出三界。


把烦恼布施掉,把生死布施掉
1 在我们现前的生活里,我们要想真正离苦得乐,首先要学会“布施”。布施是舍、是放下。把贪心放下、把嗔恚心放下、把愚痴心放下,这叫布施。

2 一般人以为到寺院、庵堂里面去舍一点钱,这是布施,这个错了!你把钱财舍掉,你能成菩萨吗?你能成佛吗?你能明心见性吗?不可能的。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误会。

3 布施最重要的,是要把你的烦恼习气舍掉。一定要把你的烦恼习气舍掉,你才能真正离苦得乐。

4 修行,诸位一定要晓得,我们自己哪一种烦恼最重,哪一种习气最重,先从这里下手。

5 就跟治病一样,你身上害很多种病,不止一种!哪一种是要命的病,致命的病,先把这个治好,然后再治其他的,再治轻的。先对付最重的,这才是办法。

6 如果你本末颠倒,先治轻的,重的不去理会,结果轻的还没治好,重的就已经发作,没法子治了,所以一定要先找到自己最重的毛病,从这里下手,从这个地方先舍掉。

7 佛教诫我们,要把烦恼布施掉、把生死布施掉。烦恼布施掉,你就没烦恼;生死布施掉,你就不生不灭。这两样你都舍不得布施,你天天生烦恼,你还有生死轮回!

8 为什么不把生死轮回放下?能把这个放下,佛门叫“大丈夫”,这个了不起!



佛门修福容易,造业也非常容易
1 佛门修福容易,造业也非常容易!

2 我们在历史上去观察,多少帝王将相、豪门贵族,这些人的福报都是过去生中在佛门修的~~前世是大法师,弘法利生,福慧双修,所以感得人天的大福报。

3 可是一享福,他就迷惑颠倒,把修行这个事情忘得一干二净。享福当中,他又造很多罪业,再又没有修行的功夫,来生恶道去了。

4 所以佛跟我们讲,不求西方,修福就是三世怨~~第一世修福,第二世享福,享福不修福,再造业,第三世堕落。

5 现在的佛门,修福的多,修慧的没有了。修慧,你要放下;你放不下,你是修福。

6 你在佛门修福,将来福报在哪里?佛在经上跟我们说,你修上品十善,你将来得天身,到天上去享天福;你有五戒、有中品十善,你来生到人间来享福,你不失人身。

7 如果十善也没有,五戒也没有,你有的是贪嗔痴慢,那你在佛门修的福,来生在饿鬼道享、在畜生道享。我们看到富贵人家所养的宠物,那就是福报很大的畜生;民间一般人祭拜的城隍、妈祖、土地公,那都是在饿鬼道享福的。

8 如果你造的罪业重,那你得先到地狱受果报,地狱出来之后,再到饿鬼道、畜生道享福。所以你要明白,这是因果定律~~你贪嗔痴没放下,再换的身就是饿鬼、畜生、地狱。


三轮体空
1 我们修布施的时候,教下讲求“三轮体空”。不要想到“有能布施的我”,不要想到“有接受我布施的人”,不要想到“我布施的这些物”,这叫“三轮体空”。三轮体空,我这个布施的心才清净,才没有染污。

2 我们念佛的时候,口里是声声不断,心里面怎么样?没有能念的我,也没有所念的佛,亦无当中这个佛号,这就叫“三轮体空”。

3 念佛,所谓是“念即无念,无念即念”,有念是事持,到念而无念这是理持。念跟无念是同时的,不是分阶段的。 “有无”是一不是二,是一桩事情,不是两桩事情,这才叫做“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”。

4 你看《楞严经》大势至菩萨“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”,他这句“阿弥陀佛”一天念到晚没中断,可是他心里面是“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”~~虽然一天念到晚,绝不着相。

5 真正的“三轮体空”,是不执着有一个“能念之我”,也不执着“所念的佛号”,能所双亡,可是他在事修上并没有间断。所谓是理不碍事,事不碍理,理事无碍!

6 我跟大家讲的十念法,要把事持与理持相应,比较容易,为什么?因为这十句里头不起一个妄念,人人做得到。念这十句佛号,字字分明,这是“念”;虽然念十句佛号,这个短短时间当中,三轮体空,没有分别执着“能念的我”,也没有分别执着“所念的佛号”,那就是“无念”。

7 一个真正发心求生西方净土的念佛人,平常在这个世间,一定要做到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。我心里一个恶的念头都不生,这就是“诸恶莫作”。

8 虽然做一切善事,“三轮体空”,做了以后就不要去想它,只想什么?想阿弥陀佛,这个要紧!善恶都不想,就想阿弥陀佛,这个人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!


真正发愿护持正法,这个功德无量无边!
1 佛菩萨之果地,是要积功累德才能修成,所以佛在经上常常劝我们要积功累德。功德是什么?功是功夫,德是你的收获。我们修善,不求回报,修善是功,修善得善果,这个善果就是德。

2 在这个灾难频繁的时代,我们断恶修善、积功累德要抓住机会;机会失掉,我们想修,心有余而力不足,修不到了。

3 要积功累德,不但要抓住机会,还要有高度的智慧。佛法里面常讲要种福田,你是不是真的种在福田上?你要认识哪些是真正的福田,哪些是假的福田,你自己要用智慧去辨别。

4 修诸功德,真的要有福之人,没有福的人修福修不到,为什么?错认了福田。你没有福报,你本来是想修福,结果得的是祸,那就太冤枉了!

5 我们说修福,福到哪里去修?世尊告诉我们,有三类福田让我们种福。第一个是“恩田”。于我们有恩德的,那是指什么?父母。孝养父母,知恩报恩,这是恩田。

6 第二种福田是“敬田”。敬田的对象是谁?是三宝、是老师。奉事师长,这是敬田。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根本老师,是佛教育的创始人,我们修学佛教育,对于创始的老师感恩,永远不忘。

7 佛陀教育是世出世间至善圆满的教育,我们对于这样的老师怎能不感激?我们懂得孝道,老师教的;没有老师教,我们怎么会知道?我们懂得这么多、懂得这么深刻,全靠老师。为报答老师之恩,这个叫敬田。

8 第三种是“德田”。佛法僧三宝,能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、转凡成圣,这个功德无量无边,所以称之为德田。所以我们种福到哪里种?要知道到这些地方去种。

9 佛是一切众生无上的福田,供养佛的福报最大。现在佛不在世,我们想修福,怎么办?我们到哪里去供养?供养这些出家法师。

10 出家法师固然是有真正的佛弟子,也有妖魔鬼怪,你要是供养错了,你布施的钱,人家拿去造罪业,他堕阿鼻地狱,你也会堕地狱,堕小地狱,为什么?他是元凶,你是帮凶,你怎么不堕地狱?所以种福田不容易。

11 众生要想修福,说实在的话,最殊胜的福报是在三宝。佛法僧三宝不但于我们有恩德,功德也具足,所以这是最殊胜的福田。

12 我们同修当中有许多人发心印经,这是真正福田。所以要晓得,真正发愿护持正法,让正法能够常住世间,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,这个功德无量无边!


我们只有付出,没有希求
1 世间第一桩事业,真正有价值的事业,真正有意义的事业,莫过于教育。你看这些从事于教育工作的人,为国家、为社会,奠定和平、安定、繁荣、兴旺、幸福的根基,他们在播种、在造福,让大家享福,所以这是无比殊胜伟大的事业。

2 从事教育的人,生活都很清苦,为什么?必须要过这个生活给学生做榜样~~远离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的享受。换句话说,物质生活只要求最低水平。

3 真正从事教育的人,他不着重物质生活,他着重精神生活。为什么?精神生活远远超过物质生活,精神生活重要!

4 佛应化在这个世间,他所干的事情,第一桩大事、第一桩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教学。你看看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,哪个不是从事于教育?他不去做国王,不去搞别的行业,从这里你就能体会到,真正有意义的事业是教育。

5 佛教是佛陀教育,这教育跟社会一般教育不一样。我们从事的是义务教育,我们只有付出,没有希求,我们是不拿报酬,不拿待遇,只维持一个最低的生活水平。

6 从事这个教育工作的人都很辛苦,但是他们的辛苦决不是白费。这一生辛苦是种因,来生必定得善果。因果报应是真理、是事实,我们深信不疑。

7 从事佛教活动的,用今天的话来说,是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,而且是个义务工作者,释迦牟尼佛就是这么一个身分,这么样一个人物。

8 释迦牟尼佛做出榜样给我们看,“与人无争,于世无求”,在一生当中,全心全力从事于社会教学的工作,这是他伟大之处,使我们后人景仰之处。

9 释迦牟尼佛有无尽的智慧,无尽的德能,为什么他要从事教育工作?这说明教育不但是国家基础建设,是整个世界的基础建设,实在讲,是尽虚空、遍法界最基础的建设。

10 不但是释迦牟尼佛,诸佛菩萨统统是从事这个义务工作,我们现在人所说的牺牲奉献,为尽虚空、遍法界一切众生谋幸福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。

11 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四十九年,教学的宗旨很简单、很清楚,一点都不模糊,跟一般大众讲,三句话~~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。

12 释迦牟尼佛讲得好,不是他一个人,他后头还有一句话,叫“是诸佛教”。是所有一切佛,他们教化众生也就教这三句~~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。


心量拓开了,海阔天空,清净无比
1 学佛之可贵,是帮助我们真正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。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,就是认识自己、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~~不但认识现前,也认识过去、认识将来。

2 我们今天对自己不明了,是自迷;对自己明了,这就叫自觉。自觉里面达到最圆满、最究竟,那就是知道“自心”。整个佛法的修学,就是在“自心”这两个字上~~佛法的修学,就是要修自心。

3 我们世间人智慧很小,原因在哪里?自己的心不平等。说实在话,我们这个心本来是平等的,你看看惠能在《坛经》里面讲的“本来无一物”,本来无一物不就是清净平等吗?

4 六祖证道的时候,说出自己的境界,“何期自性,本来清净”,自性就是自心。自己的心本来是清净的,现在搞得不清净,是你自己搞的,不是别人给你搞的~~自心本来没有妄念,你天天自己要打妄想,那有什么法子?

5 我们的心,我们的本心,我们的真心,经上讲得很好,“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”。你看原来的心量多大,整个虚空法界在我们心里面包容着,现在我们的心量变得很小,两个人都不能相容,你看多可怜,这是迷惑颠倒,这是没有觉悟!

6 我们的心本来是海阔天空的,现在我们迷了,心量变得很小,变得不能容忍,跟什么人都划界线,就像那个蚕一样,作茧自缚,你说这个多苦?这就是执着。执着有两种,我执、法执。我执是烦恼的根源,起心动念都想到我,你决定有烦恼;法执是分别、妄想,换句话说,你的心不清净。

7 你要学佛,首先你要发心,你要发度众生的心。度众生的心一发,两种执着自自然然就破掉了,为什么?我起心动念不再为自己利益着想,起心动念都想一切众生,念念不忘一切众生,这个心量大了,跟佛的心愿相应。

8 你的心量拓开了,海阔天空,清净无比,对于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都礼敬、都平等,你灵明觉了的心就能够透出来。所以学佛从哪学起?要从把心量拓开学起~~学着能容忍,能够包容万物,要把心量拓开。


完全没有私心,这叫真实智慧
1 释迦牟尼佛,我们知道他的历史,他是王子出身,十九岁舍弃家庭、舍弃王位出去参学,去亲近这些有德行、有学问的大德们。他是广学多闻,当时印度这些宗教学派里面的高人他都亲近过。

2 学了十二年,十二年所学的这些东西他不满意。为什么?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。什么根本问题?生老病死的问题,这是个大问题。

3 第二个大问题,这宇宙是从哪来的?印度人那个时候对六道的状况非常清楚,六道从哪来的?为什么会有六道?没有人知道。

4 第三个问题,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?更没有人知道了。所以他十二年学到之后,他认为不究竟,就到恒河边上,找棵大树底下,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。这一放下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他放下什么?一切妄想分别执着。

5 佛在《华严》上告诉我们,“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”,那个如来是自性,“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”。所以,他那个放下,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放下。

6 这一放下,就证得了!这给我们做示现,让我们在这个地方明白,什么叫世间法,什么叫出世间法。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放下,所有一切学术都叫世间法;妄想分别执着放下,所有一切皆是出世间法。

7 所以学佛最重要的,就是学会放下。布施就是教我们放下,放下才是最完美的。人与人之间往来,我们懂得这个道理,把自己的利益能够真正放下,那你跟人相处最完美;如果不肯放下,就会跟别人发生冲突,利益冲突!

8 释迦牟尼佛真做得彻底,他生活所需就是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他跟任何人没有利益冲突,跟任何人没有对立。你看,这多自在!佛起心动念、所作所为,都是利他,不是自利,所以没有一个人不尊重他,没有一个人不敬爱他。

9 凡夫最大的过失、错误,就是处处为自己想。或者是也能为别人想,但是为自己想的多,为别人想的少。纵然为别人想的多,为自己想的少,里头还是有自己。

10 佛菩萨没有自己,真的“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”。无众生相是没有空间,无寿者相是没有时间,佛菩萨彻底放下,心里头不执着这些相,所以他见性。

11 佛菩萨全是为众生,没有一点私心,所以他对于一切人事物看得清楚。你有私心,智慧就没有了。为什么智慧没有了?因为私心里面是妄想分别执着,这些东西障碍你明心见性,障碍你开悟。

12 完全没有私心,完全为众生,这叫真实智慧,这是释迦牟尼佛一生示现表演给我们看的。你要想成就真实智慧,你要想跟一切众生圆融自在地相处,你向他学习,你就得到了。 

 
你把轮回心转过来,你就入了佛菩萨的俱乐部
1 世出世间最大的好事、最大的善行,无过于帮助众生觉悟。所以诸佛菩萨给我们示现的最大善行,就是教化众生。

2 自古以来,你看圣人、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,什么身分?教师的身分,天天教人,一个人也教他,两个人也教他。

3 世尊当年在世,讲经三百余会、说法四十九年,不是说有很多听众、大场合当中讲经才算是讲经,路上遇到一个人,说几句话也是讲经,绝对没有一句是空话。

4 佛菩萨应化在世间,只要开口就是讲经,三言两语都是教他,都是在劝导他,这我们要学。

5 我们要怎样才远离一切恶?能把佛菩萨这一点学到就远离了~~决定没有杂心闲话。

6 读经,是听佛菩萨教诲;说话,是我们把佛菩萨的教诲转述给别人,我们要学夫子“述而不作”,把我们从佛菩萨这里听到的、得到的转告别人,要常常存这个心。

7 要断贪嗔痴慢疑,决定不怕吃亏,决定不怕上当,为什么?没有吃亏的,没有上当的,疑虑才真正吃了亏、真正上了当。

8 我们用一个心待人,人人都是佛菩萨,人人都是好人!佛经里面跟我们讲的“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”,我学佛五十年,在这两句话当中续了两句:“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”。你要懂得这个意思,你才能入佛门,才能进入佛菩萨的俱乐部。

9 我们凡夫,烦恼习气重、恶念多,起心动念自私自利,念念都为自己的利益着想,受一点委屈,就很难过,就有怨恨的心,就有报复的念头。诸位要晓得,这是轮回心,这是六道轮回的根本。

10 学佛之后,我们常常要反省:我们的功夫有没有得力?譬如说,过去我们受到委屈、怨恨,念念要报复;现在受了委屈,心里难过、嗔恨,但没有报复的念头,这就有进步了。

11 如果更进一步,心里头虽然难过,但是没有报复的念头,嗔恚心也没有了,那你就进了一大步。

12 到什么时候,受一切的委屈,受一切的伤害,连那个心里难过的心都没有了,那你的功夫差不多了,你再努力一点,你就脱离三界六道了。为什么?你把轮回心转过来了,这一转过来就不是凡夫了,就入了佛菩萨的俱乐部了。


学佛的人在这世间,一切随缘不攀缘
1 佛教化众生,目的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苦从哪来的?苦从迷惑颠倒。乐从哪来的?乐是从开悟。

2 众生迷惑颠倒,对于宇宙人生真相,在佛法里头讲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完全不知道,随着自己的妄想造作无量无边的业,他怎么不苦?

3 众生起心动念,念念都在造业,业有善业、有恶业,只要是造业,就出不了六道轮回~~善业,三善道受生;恶业,三恶道受生。

4 唯有觉悟了,觉悟怎么样?不造业了。那日常生活当中造不造?还是造作。造作什么?净业,这就是菩萨给我们示现的。

5 佛教初学,意业教给我们不贪、不嗔、不痴;口业教我们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;身体造作教导我们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欲,这是善业,还不是净业。

6 什么是净业?造善业而不起分别执着,这个业就是净业,净业就自在。由此可知,有心造作,这个业不清净。

7 佛所造作的完全是感应,佛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,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。

8 我们要向佛陀学习,学习佛陀的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一切随缘,随缘就自在!起心动念,我想怎样做怎样做,这是攀缘,攀缘就不自在!内外都有障缘,你怎么会得自在?

9 学佛的人在这世间,一切随缘不攀缘,即使弘法利生也要随缘,也不应该去攀缘~~有缘应当要做,没有缘不要去找事情做。祖师大德都教导我们老实念佛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好事不如无事,心地清净平等觉,那就是最好的事情,为什么去找事情做?

10 在平常时间,得空就念佛,不要想其他的事情,其他的事情都是假的、都是空的,不值得挂在心上。

11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苦,只有乐!我们娑婆世界只有苦,没有乐,为什么?世间人的乐,不是真乐,乐会变成苦,这乐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

12 所以我们要想真正离苦得乐,说老实话,唯独西方极乐世界;不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个苦你永远没有办法离开!


今天有一块钱,做一块钱的事情
1 佛门常讲:回头是岸。从哪里回头?从一天到晚打妄想回头。我一天到晚打妄想,现在不妄想了,我把这念头归一。一是什么?阿弥陀佛。我没有第二个念头,只有这一念,不起念则已,起念就是阿弥陀佛。

2 实在讲,不起念也不行,不起念是无明,起念是邪见,这个事情麻烦!只有一句阿弥陀佛,既不是无明,又不是邪见,这叫正念分明。正念分明很重要。正念,在净土法门讲,信、愿、行这三个条件具足,一条都不缺,这叫正念。

3 正念从什么地方建立?从佛号上建立。二六时中,这一句阿弥陀佛不断,这个人这三个条件一定具足。偶尔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,不见得有信有愿,但是一天到晚不间断的念,必定信愿行具足。这三个条件统统具足,这是正念分明正确的意思。

4 正念分明,这是我们希望要做到的,不但希望要做到,必定要做到,为什么?你要是做到,你就了生死,你就一生成佛,即身成佛,这个重要!

5 如果你做不到,这一生修得再好,来生只得人天福报,这一享福就会享迷惑了,享糊涂了,再也不会认真的去修行。

6 佛法固然叫你要多行善事,可是你要知道,行善是修福,最好的事情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,没有比这个更好的。修行人应当随遇而安,随缘而不攀缘。机会来了,我们尽心尽力做;没有这个机会,不去找事。

7 古大德说得好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无事。找事做,那是好(hào)事,那是攀缘。攀缘,你那个心怎能清净?印光大师一生不搞道场、不传戒、不收出家弟子,他一生没事,所以他那个佛号念得成功。

8 我们这个图书馆,不是攀缘来的,是一些同修自动自发买下这个地方找到我的。我们虽然有这么一个小道场,一直到今天,我们没有攀缘,我们做得很本分,所以我们在此地心安理得,我们这句佛号也念好了,原因就在此地。要是常常攀缘,常常想如何把佛教来推广,不但不能帮助众生,自己也毁掉了。

9 弘法利生的事情要不要做?要做,我们尽心尽力就是圆满功德,念念圆满功德,这个多自在!从自己内心,我尽了心,我尽了力,我的功德是圆满的。我今天有一块钱,做一块钱的事情,我的功德圆满,我不要去找人,不要去求人。

10 向外头攀缘,这个功德永远不圆满!我要是去找人求人,可以多做一点,那个不圆满,那个心不清净。所以,学佛纵然是普利众生,一定要想到自己身心清净圆满,这一点很重要!


借钱来布施,这不可以
1 佛教给我们,用清净心随缘随分修福,这个福就大,这个福不得了!

2 用清净心修福,施小得大报,为什么?清净心里没有分别、没有界限,所以一文钱的功德都尽虚空遍法界。我们凡夫布施再多,得的福很小,原因在哪里?有分别、执着。

3 有许多人出钱印经,经一印出来,还要去对一对功德名簿上有没有他的名字,这个施得多,福很少,为什么?他有分别执着。到完全没有分别执着的时候,这个福是尽虚空;起了分别执着,那就划成许多界限,你所修的超越不了这个界限。

4 为什么不把这个界限打破?施的人尽管去施,那个去造作的人,造作罪福,他个人承当,与我们不相干。

5 譬如我们印的经书,后面数字写三千本,确实就印三千本。有很多地方不是这样的,后面写印一千本,实际上他只印五百本。我们出钱的人不要去查,那是他的事情。我尽心尽力,随分随力,修的福是圆满的;他造的罪业与我不相干,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
6 我们只要以真诚之心、清净之心去修福,不要去管别人的事情;管别人的事情,我们的心就不清净,为什么?又起了分别执着,这就错了。

7 所以,福中之福是这么来的。怎样修善?怎样修福?一定要以清净心、以真诚之心去修,随分随力,决定不要勉强,勉强是错误的。

8 有很多人看到佛门里面做好事,他没钱,到处去借钱,或者是背高利贷来做功德,这都是大错特错,这不是佛法的本意。爱面子,自己没有钱,借钱来帮助别人,借钱来做功德,错了,没有这个必要!

9 佛法是教你在你能力之内做功德,不要勉强。借钱来做功德,借钱来帮助别人,这是错误的,这是佛法不许可的。帮助别人、布施、供养,佛教我们一个原则~~尽心尽力,不可以超越自己能力之外。

10 我没有钱,我去借钱来布施,这不可以,这没有功德。为什么?你已经有负担了,你就有过失了。我自己在生活上还有多余的,我生活苦一点,我能过得去,我能够节省一文钱,这一文钱功德就不小。

11 布施不在于财物的多少,在于你的心跟力。你的心真诚,你的心恭敬,布施钱财虽然很少,得的福报很大,不可思议!

12 如果你布施的钱财很多,你的心并不恭敬,并不真诚,你得的福报反而很小。这就说明一切众生都有种大福报的机会,你不知道,那就没办法了!


破坏别人的法身慧命,这个罪过可大了!
1 这个时代的佛法,假的多,真的少,正是《楞严经》上所说:“末法时期,邪师说法,如恒河沙”。

2 有许多学佛的同修,他告诉我,他学佛学了好几年。我就问他,你有没有听过经?有。在哪里听经?在行天宫,在妈祖庙。你看,他把那个也当做学佛,可见得正法不容易遇到!

3 众生接触外面境界,往往先入为主,如果他一开始就接受一些邪法,他把这邪法当做真的,以后遇到正法,他认为正法跟他以前所接触的不一样,他就会排斥。

4 正法摆在眼前,他不认识;他把假的当做真的,把不究竟的当做究竟的,自己修不成,那是自作自受;如果他把邪法推销给别人,也误了千千万万众生的法身慧命,这个罪过就大了!

5 佛在《大集经》里面说得明明白白,“正法时期,戒律成就;像法时期,禅定成就;末法时期,净土成就”,我们今天生在末法时期,我们来修净土,正是依教奉行,这是如来的好学生。

6 生在末法时期,去学其他法门,就已经违背了佛陀的教诫,这是佛说的,不是不好,过了时候!

7 讲到学佛,我们也决不是这一生,也是生生世世都在这里修学,但是没出得去。没出得去的原因,就是对净土法门认识不清楚、对这个法门产生误会。

8 这个时代的众生业障很重,很多人不知好歹,认为净土是老太婆教,是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学的,他瞧不起净土,甚至于毁谤,他不知道,这个业是破坏别人法身慧命的业,死后要堕阿鼻地狱!

9 诸位要知道,人除了肉身之外,还有法身;除身命之外,还有慧命。法身慧命决定重于身命,现在人知道这个事实的不多。

10 《地藏经》上讲,这个身死了以后,过四十九天就又投胎,所以身命在佛法里并不重视。

11 可是,如果你耽误了别人的法身慧命,这个罪过可大了!什么原因?他学这个法门,他一生能成佛了,你劝他不要学这个法门,把他又拉回六道里,这是破坏别人的法身慧命,你说这个罪业多重!

12 所以凡是批评净土的人,说老实话,都是对于净土一无所知;如果他真正了解净土,他一定会死心塌地地来修学,为什么?这个法门不但是世尊,而且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众生的第一法门。


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
1 佛在经上说,“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”,我们能够把心专注在一处,那一切事都很容易办,没有办不了的事情。

2 把心专注在一处,心就不散、不乱,一心不乱,效果就很不可思议。因为一心生无量智慧、无量的德能,所以一心非常重要。

3 佛教给我们,把心专注在一处,一处就是定。你有定,定能生慧,慧起来了,世出世间一切法自然通达明了。

4 可见佛法训练人,它的确是有一套善巧方便。我们要明了、要接受,才能得这个利益。

5 我们自己修行要真正有成就,一定要守住这个原则,那就是不间断、不夹杂、一门深入。

6 诸位同修要记住,无论在世法、在出世法,你学东西一定要专,你才会有成就;你学的东西太多、太杂了,你就分心了,你要想成就,当然就困难,所以必须把心力精神集中在一处。

7 佛在经上说,“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”,我们读了经文,往往在日常生活当中就疏忽掉了,就忘掉了。不是佛不教给我们,是我们自己太粗心、太大意了。

8 你看我无论做什么,决定是一心去做,决定不是二心,搞这个又想那个,我不会干这个事情,所以你看我做得很愉快、很自在。佛在经上这么多理论、这么多文字,我做出来给你们看,你们要会看。

9 我们看古人念佛,其实没有什么秘诀,说穿了,就是不间断、不夹杂、老实念。他就得到这么一个窍门,所以他能够在三年五载,就有非常殊胜的成就。

10 念佛念上三年,就能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,就通消息了,想往生真的不是难事~~想什么时候去,就可以什么时候去。

11 现代人学佛,一下手就要求博,一看这个不错,那个也很好,什么都想学,都想修,纵然有很多年的修学,结果一事无成。所以我在此地奉劝诸位,你要想成就,还是得学古人~~—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

12 佛在《遗教经》里面告诉我们,“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”,你只要把心控制在一处,作佛也能办得到,何况其他?


真正觉悟的人,是活在当下
1 宇宙的起源、万法的起源、我们生命的起源,佛在大乘经里面,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这是“心现识变”。

2 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常说,“一切众生本来是佛”,这个观念非常非常重要。所以,我们看一切众生都是佛。那他为什么还做坏事?还要搞六道轮回?这是因为他迷了自性,把佛的国土变成了六道轮回。

3 那个迷的现象是什么?就是妄想分别执着,也就是一般大乘经里面讲的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。这三种烦恼,害得我们无量劫来生生世世苦不堪言。

4 世尊教学四十九年,没有别的,就是教我们看破放下。什么叫看破?事实真相彻底明了通达叫看破。放下什么?放下妄想分别执着。你能放下执着,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,你就成阿罗汉;再放下分别,你就是菩萨;再放下妄想,你就是佛!

5 我们自己非常幸运,这一生能够得人身、闻佛法。佛法给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,真相明白了,我们就晓得如何生活、如何工作、如何处事待人接物。

6 明了这一切法的真相,我们从佛经里面真正觉悟过来,从今而后决定不造恶业,我们依照释迦牟尼佛的教训去修行,把心量拓开,不再想自己。

7 真正觉悟的人是活在当下,没有过去、没有未来,我们能够常常这样想,我们的心跟道就相应。

8 我们要把佛陀的教育真正做出来,做出来是自度,做出来给别人看是度他。在今天这个世界弘扬佛法,是要把佛法做出来给别人看,用口说人家不相信、不能接受。


病根拔出了,你才能入佛法小学一年级
1 佛经里面常讲八万四千法门,八万四千是确实有这个数字,不是随便讲的。诸位去看《佛学辞典》、看《教乘法数》,确确实实一条一条给你列出来,八万四千条。

2 佛讲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,八万四千是无量烦恼的归纳,并不是只有八万四千。佛是大医王,能治一切众生的病。八万四千烦恼是病,八万四千法门是药,佛用各种法门来对治不同根性众生的病。

3 众生这一生能不能成就,关键在于你知不知道自己的根性,换句话说,你知不知道你自己的毛病在哪里?知道自己毛病,这个人就觉悟了,我们一般讲开悟,开悟是这个意思。

4 知过就是觉悟,改过是真正修行,是真实的功夫。必须自己知道自己的毛病,你才能改过自新;自己有病自己不知道,你就不会起求医的念头,这个病一天一天恶化,最后就无药可救了。

5 现在我们自己的毛病多,最严重的是什么?我们讲席当中常常讲的“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嗔痴慢”。这十六个字你只要有一个,那就是严重的障碍~~不但障碍你往生,还障碍你开悟。

6 这十六个字有一个放不下,就把你的悟门障碍住了,就算你天天听经,天天念经,天天拜佛,你的毛病习气断不了。

7 这些毛病习气,佛在经上说得好,是六道轮回的根。六道轮回的根在,你怎么能出离六道轮回?

8 这十六个字是最严重的病,一定要把它放下,一定要把它舍弃,你才能入佛门;换句话说,佛的教诲你才能体会得到。

9 你要想出离六道轮回,你要把这个病根拔除。病根拔出了,你才能入佛法小学一年级,你才能算是初信位的菩萨。

10 十信是小学,十住好比是初中,十行好比是高中,十回向好比是大学,十地好比是研究所。你真正能放下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嗔痴慢,我们常讲,这是佛法小学一年级。

11 虽然是佛法小学一年级,可是怎么样?在人道里面就得大自在了,那真正叫幸福美满的人生。为什么?身,苦乐放下了;心,忧喜放下了,你们想想看,我们世俗人讲,你过的是神仙生活!问题就在你肯不肯放下。

12 你肯放下,你就能得这样的受用;放不下,那你这一生就没希望,你还是轮回心,还是造轮回业,还是搞六道轮回。六道轮回这一搞,不晓得要搞到哪一生、哪一劫,你才能觉悟?


自大而轻人,他怎么不堕落?
1 现在人学佛,不懂得专精参究,佛经他看得多,就瞧不起人,认为自己博学多闻,这大错特错!

2 世间法也常说:学问深时意气平。愈是有学问的人愈谦虚,愈是有学问、有道德的人愈觉得不如人,愈不敢轻慢人。决不是说我书念得愈多,愈有学问愈自大,愈瞧不起人,没这个道理。

3 我们看古大德的修学,人家着重在断烦恼、断习气。一定要把贪嗔痴慢的烦恼习气除掉,经论懂得多少没有关系。你看那些成就的人,甚至经论一窍不通,可是人家处事待人接物谦虚恭敬~~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完全与自性相应,所以他能开悟证果。

4 为什么我们现在修学修了一辈子,还是得不到预期的效果,原因是我们把经典当作世间书去念,没有把烦恼习气放下,所以学得再好,最大的成就是成为一个佛学家、佛学博士,如此而已。

5 佛学家不会开悟,不但不能开悟,而且烦恼习气还增长,为什么?学问大了,眼睛长到头顶上,瞧不起人,贡高我慢,学佛学成这样,很可惜!

6 佛学家不能了生死,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,要明白这个道理,要觉悟!真正觉悟的人,都晓得自卑而尊人,晓得人人都有长处,自己不如人。

7 你们看看《华严经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五十三位善知识,你看他们说话多谦虚,那是实德,真实的德行,他们自己认为,一切法门里头,我只知道一个,我不如别的善知识,他们的智慧德行都在我之上。你们看,他们是自卑而尊人!

8 现在人恰恰相反,现在人是自大而轻人,对于别人都没有瞧在眼里,自己老大,了不起,狂妄,他怎么不堕落?他怎么会成就?


如何对治我慢习气
1 有许多学佛人,文字佛法修多了,学问大了,变成贡高我慢,眼睛长到头顶上,瞧不起人。学佛学成这样,很可惜!

2 佛把一切的烦恼归纳起来,称之为“贪嗔痴三毒”,在三毒里面,佛特地把傲慢提出来,为什么?人只要有贡高我慢,什么都学不成。

3 贡高我慢不但障碍修行,而且是很大的障碍,佛经里面所谓是“我慢高山”,这个高山很不容易通过。佛用什么方法对治我慢习气?佛用礼敬的方法。

4 我们今天学佛,见了佛菩萨的形像要顶礼三拜,为什么要顶礼?顶礼是折服我慢。以我们尊贵的头顶,顶礼佛的足,这是折服我慢。

5 我们要修到能够起作用,真正把我慢降伏,这要多拜佛。我们要从拜佛当中,真正觉悟过来,把一切众生都当作佛菩萨、都当作善知识看待,唯有这样,这个贡高我慢的心才会逐渐收敛。

6 顶礼是表诚敬,真诚恭敬,可是同修们要记住:见到法师、见到长老,合掌问讯就好,不要去顶礼。

7 你要晓得,顶礼是没错,但是叫旁边的人看到会吓到,“不能学佛,学佛要这个样子”,这会把人吓退,所以你要想到后果。

8 你合掌问讯,人家一看,“这个可以,我也能做得到“”,这问题就解决了。不要以为“我趴在地上顶礼三拜,是表示我的恭敬心”,你要知道,你会吓退多少人发心!


他有悟处,他欢喜,把睡觉的时间忘掉了
1 古人讲,“三天不读圣贤书,面目全非”,这个话什么意思?这话的意思是说,三天不读圣贤书,不接受圣贤人的教诲,烦恼习气都现行,就面目全非,就退转了。

2 我们学佛,又何尝不是如此?三天不读经,三天不听经,我们的烦恼习气决定起现行;可见得读经、听经重要,每一天不可以间断。

3 我们每一堂讲经都有录像,我们有大量的光碟流通,诸位如果得到,有时间的话,在家里可以反复地听。听一遍不行,听十遍、听一百遍,听多了,你就开悟了;到你真正觉悟,你就不会退心。

4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体会,听经一天不能少过四个小时,要坚持每天至少听经四个小时。选一部经,一个光碟每天听四个小时;听完之后,从头再听。到你体会到法味了,你会乐此不疲。

5 东北刘素云居士,她是一片光碟听十次,一个光碟是一个小时,听十遍就是十个小时,每天听一片,都听十遍。事情很忙碌的时候,她也不会少过四个小时听经。

6 有个同学告诉过我,他听我第二次讲的《妄尽还源观》,每天也是听十个小时以上。

7 他有工作,工作很忙,怎么听?有的时候晚上听,听到天亮了不知道。为什么不知道?他听得法喜充满。

8 他有悟处,他欢喜,他乐此不疲,把睡觉的时间忘掉了!


拜佛
1 我们无论修哪一宗,无论修哪一个法门,都要“静”。静就是定,就是不动。八万四千法门,是八万四千种的手段、方法,都是修“静深不动”,绝对不会有个法门教你修动。

2 拜佛也是一个行门,有人专门用这个方法修行,我们每天早晚拜佛,这是不是修“静深不动”?是的。也许你要问,拜佛时身体在动,不动怎么拜佛?你要晓得,这个不动是讲心不动,不是说身不动。

3 拜佛,身动心不动;你身不动,一天到晚面壁,心里还在打妄想,那有什么用处?佛法是叫你一心不乱,不是叫你一身不乱!拜佛心不动,心里面澄到极处,清净心就现前。

4 我们学佛人,无论在什么场合、无论用什么方法,统统都是修清净心,都是修不动心,唯有不动心才能成就。

5 诸位要知道,养心要静,养身要动。佛门的礼拜,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法,五体投地在那里做运动。

6 我们拜佛,身礼敬阿弥陀佛,口称阿弥陀佛,心里头想阿弥陀佛,三业恭敬。拜佛的时候心地恭敬,这个恭敬心就是一念不生。

7 以清净心来拜佛,这是最恭敬的。一面拜佛、一面心里还在那里祷告,“佛菩萨你要保佑我”,那就不灵了。你是以妄想心在那里拜佛,怎么可能会有感应?

8 也许有人问,我心里有愿有求,我不说出来,佛怎么知道?佛要是不知道,他就不叫做佛了,佛会知道的。用不着去动念头,用不着去祷告!你愈是动念头、愈祷告就愈不灵。你不动念头、不祷告,你拜佛,那个佛就灵,因为诚则灵。

9 拜佛、礼佛,这是修恭敬心,修一切恭敬,我们对人对事对物都要像对佛这样的恭敬。经上给我们说,一切有情众生都是未来佛,我们以诚敬心处事待人接物,这就是拜佛!

10 我们一般人拜佛,常常祈求佛菩萨保佑我们,求佛菩萨加持我们,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真正得到佛菩萨的护佑,这点我们不可以不知道。

11 佛告诉我们,《阿弥陀经》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,你要是真正发心修学这个法门,读诵这个经典,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你就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的人。

12 你能够以真诚心、清净心、恭敬心去念《阿弥陀经》,去受持“阿弥陀佛”的圣号,你就会真正得到一切诸佛的保佑,一切诸佛的加持。我们每天拜佛,拜佛干什么?求佛菩萨加持,我不要退转,这个要紧。

13 佛力加持,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精进不退;如果没有佛力,要想不退转,不容易!世出世间一切的事业,顺利或不顺利,全是佛菩萨加持的。

14 我们拜佛,先拜三拜,拜释迦牟尼佛,然后拜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拜得愈多愈好,通常我们拜四十八拜,最少的。拜一百拜、二百拜、三百拜,这都是很普通的。

15 我们念佛的时候,开头一定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,然后念阿弥陀佛,念一百声、念一千声、念一万声。阿弥陀佛念完之后,我们三称观世音菩萨、三称大势至菩萨、三称清净大海众菩萨,我们再回向。

16 为什么一切诸佛都劝我们念阿弥陀佛?因为这一句“阿弥陀佛”,把十方三世诸佛所说的一切法门,统统包括在其中。所以拜阿弥陀佛,就是把所有一切诸佛统统都拜到了,一个都不漏,大家要晓得这个事实!


念经的目的,一定要搞清楚!
1 我们念经是求开悟。悟从哪里求?从定上求,从清净心里面求。

2 经选一部,天天念它,念到熟悉,不要求解,为什么?经里没意思,你求什么解?你所了解的统统叫打妄想。开经偈讲“愿解如来真实义”,你所解的都是胡思乱想,决定不是如来真实义。

3 如来真实义是什么?没有意思,那就是如来真实义。心清净、心定了,到起作用的时候就无量义。佛法妙就妙在此地,所以你决定不要去找它的意思。

4 我们天天念经,念经是为了得定、念经是为了清净心,清净心里面生智慧,《金刚经》说,“信心清净则生实相”,我们念经的目的是在此地。

5 所以我常常劝人,经只管念,不要去想它的意思,不要去研究,一味地去念;这样念下去,如来真实义你就明了了。

6 念经的目的是破妄想、修定慧,所以念经不能有分别、不能有妄想、不可以想经里的意思,这个很重要!

7 念经的时候要专心,专心就是修定;念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字没有念错,句子没有念颠倒,这就是修慧。

8 念经的目的,一定要搞清楚!我们念《弥陀经》的目的在哪里?实在讲,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我们真正的目的。


念佛要怎样念?每天念多少?
1 念佛要怎样念?每天念多少?对于那些初发心和工作繁忙的同学,我教他十念法~~尽一口气念十句,一口气叫一念,十口气,一天念九次,一次只要一分钟。

2 念十句阿弥陀佛,一句接着一句,里面决定没有妄想,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讲的净念相继。

3 念的时间短,一分钟的时间,心决定是清净的;时间太长,妄念就起来了。

4 念佛的方法是:早晨起来一次,早饭一次,上午工作前后各一次,中午吃饭一次,下午工作前后各一次,晚上吃饭一次,晚上睡觉前一次,一天九次。这个方法很有效果。

5 我教的十念法,一天九次,九次决定不能少!平常就是散念。

6 散念就不是定课,有时间就念。随时随地,没有事情就念,想着就念,这叫散念。

7 家里有佛像,就合掌对着佛像念;没有佛像,就面向西方合掌念。念佛的次数愈多愈好,要趁早养成念佛的习惯。

8 念佛最要紧的,就是决定不夹杂,就是里头没有妄念、没有妄想;一面念佛,一面在想事情,这就不行,这等于没有念,这是诸位一定要好好地记住。


佛力加持,你就感受到佛光
1 西方极乐世界的光明,遍照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心清净的人见到,我们没有感受到,什么原因?我们自己的业障太重,把佛光障碍住了。

2 佛是以香、光普遍接引一切众生,弥陀光明遍照十方恒沙刹土,我们当然都在佛光之中。

3 现在的问题,我们既然在佛光注照之中,为什么没有感触?为什么没有见到?这个问题不在佛那一边,在我们自己这一边。

4 譬如,我们走到室外,阳光普照,我们偏偏盖个房子住在里面不让它照到,这个不是太阳的过失,是我们自己障碍了自己。

5 阳光遍照,我们身上照不到;佛光常照,我们没能感受到,我们的障碍是什么?对佛菩萨所说的怀疑。经论上讲的见思烦恼,贪嗔痴慢疑,这是疑在那个地方作祟。

6 我们对佛菩萨所说的怀疑,对于事实真相完全迷惑而不认识,大圣大贤给我们介绍的,我们不能接受,又不能相信,障碍发生在这个地方。

7 如果我们深信不疑,能够老实念佛,这个障碍就没有了。注意“老实”这两个字,老实是万缘放下,一心念佛。如果你心里还有一丝毫牵挂,这就不老实。

8 能老实念佛,与佛的本愿就相应了,与西方净土就完全相应了。相应是佛光遍照、佛力加持。佛力加持,你就感受到佛光,得到佛的气分,得到佛的受用。

9 阿弥陀佛的心清净,我们的心现在一天比一天清净,就得到阿弥陀佛清净的气分;阿弥陀佛慈悲,我们现在也慢慢学着慈悲,跟阿弥陀佛慈悲的气分就渐渐相应。

10 我再告诉诸位,佛的教法就是光明,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佛光注照的地方。《阿弥陀经》你每念一遍,佛光在你身心就照一次,你念两遍就照两次。

11 照一次两次,你还感觉不出来,为什么?你业障太重。如果照个一千次、二千次、三千次,给诸位说,你就感受到了,为什么?你的业障消除了。

12 藉佛这个光明,把你自性的光明引发出来,那个时候你自性之光与诸佛的光明,光光相照,光光互入互融,你自己的心光跟佛光就结合成一体。

13 佛光注照,你那个智慧怎么会不开?业障怎么会不消除?为什么要劝诸位同修读经,道理就在此地。

14 业障消除了,真心就显。真心是清净心,佛法修学就是修清净心而已。你念《阿弥陀经》、念阿弥陀佛,心虽然不到真正的清净,有个一、二分相似的清净,你就能往生。

15 修其他的法门,一定要得到真正清净心,你才能成就;修净土法门,这个法门带业往生~~阿弥陀佛帮助你。

16 没有清净还能往生?行!长期清净不容易,一、二分钟清净可以,一、二分钟没有贪嗔痴慢可以,长久不行,烦恼会发作,把它短时间压住,这是可以做得到的。

17 如果临命终时,二、三分钟当中你压住了烦恼,那不就往生了吗?这个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你,首先佛光注照,得到加持的力量,使你的清净心得到真正的清净。

18 佛来接引你的时候,你本来是一心系念,佛光一照,就变成一心不乱,把你的功夫加一倍提升,这样往生的。


生死关头,自己做得了主宰
1 有很多人念佛,是有口无心,他口里头有一句阿弥陀佛,心里头没有,心里也不懂什么叫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是无量觉,他口里是无量觉,心里是迷惑颠倒,这个没用处,古德讲喊破喉咙也枉然,那是不会有成就的。

2 另有一种人,所谓的世智辩聪,他能够把经典从头到尾背下来,他懂的是皮毛上的道理,他不肯依教修行,他会说,说得天花乱坠,没功夫,这种人到了生死关头,自己做不了主宰,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。

3 从中国佛教史上,我们看到很多人到临命终时堕落。很多同修都知道“三生石”的故事,唐朝圆泽禅师很了不起,他能知道过去未来,还是免不了来生去投胎,还是要搞六道轮回。

4 他知道在河边洗衣服的那个妇女,怀孕了三年,等他去投胎。遇到了,没有法子,他还得去投生,而且跟一个朋友约了十二年之后在杭州西湖见面。十二年之后,果然在那里见面。

5 十二年后,他是十二岁的小孩,老朋友已经八十多岁,胡须都白了。你看,不求生净土,又到人间来做人!

6 知道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有这样的神通、能力,依然不能脱离轮回,你看看多苦,多不容易,所以你才晓得一切法门都不如这个法门殊胜。

7 他要是念佛往生净土的话,他可以站着走,坐着走,他自在。他与净土没有缘分,你就想到,差别就在此地。

8 所以这一点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,才晓得如果不修这个法门,想脱离六道轮回,太难了。

9 修行唯有念佛最为稳当,一个真正发心求生净土的人,临命终时心不颠倒,为什么?阿弥陀佛神力加持,这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。为什么会加持?因为你真心真意求生净土。

10 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,临命终时我们不害怕,只要我们的信愿坚强、清净,佛决定会保佑我们临终的时候心不颠倒。

11 所以我们平时要努力修持,要认真的念佛,一定要把烦恼伏住,不让它起现行,这个非常重要。平时念佛就是训练,平时是练兵,临终是打仗,成败就在临终最后一念。

12 人在临终那一刹那,在断气这一刹那,就是他将来往生哪一道决定的时刻。他这一刹那当中,是一句阿弥陀佛,他就往生。

13 《无量寿经》第十八愿里头,临终十念、一念,必定往生极乐世界,所以最后那一念,是决定、是关键。

14 因为往生是临终一念,人在临终那一刹那,烦恼起现行,被业力牵着走,这一生念佛的功夫到最后不能成就,那就可惜了。

15 临命终那一刹那,迷惑颠倒,自己做不了主,被业力牵着走,这是很可怕的一桩事情。所以平常的功夫就好像练兵一样,临终是打仗,因此不能疏忽平常的训练,我们在临终才有把握。

16 明白这一桩事情,晓得最后那一刹那是关键时刻,那么我们在现在就要训练,训练什么?把恶的习气止住,就是贪嗔痴这些念头,不好的念头,恶念,一定要淡,一定要舍。

17 你能够把恶念看得淡,能够把这个舍掉,将来有决定的好处,不生西方世界也不会到三恶道,这一点很重要。

18 我们念佛人,平常努力断恶修善、积功累德、依教奉行,要求的就是在生死关头,心不颠倒,自己做得了主宰~~六道里面哪一道我也不想去,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。


她想出家
1 十几年前,在台湾有个同学常常来听经,有一天她来找我,跟我说她想出家,要到我图书馆来出家。

2 我就告诉她,我说如果你要找个对象结婚,是不是要对这个对象有很深的了解?她说要。我说是不是还要有个一生当中共同生活的理想、生活努力的目标?如果没有,将来两个人一辈子生活会常常闹别扭,家庭会不美满。她说是,这个是很重要。

3 我告诉她,结婚是终身大事,决定不能感情用事;感情用事的结婚,没几天就闹离婚了。离婚,彼此双方都受到损害,对社会也有不好的影响。我问她对不对?她说对!

4 好!你要出家,我们道场有十六个人,你能跟十六个人都能相处吗?你结婚才跟一个人相处,现在你要跟十六个人相处,比你那个家庭困难多了。你结婚只要了解一个人,你要加入我这个团体,你要了解十六个人,你要想跟他们相处,这比结婚还要难,还要不容易!

5 我们道场有个共同的目标,我们对于《无量寿经》是专修专弘,我们完全照这部经典去做,你有没有发这个心?如果我们的理想、目标不能完全相同,将来住在一起就格格不入,就不会很欢喜,不会很愉快。

6 所以我劝她要慎重,不能够感情用事,出家绝对不是个简单的事情。这样她乖乖地回去了。所以,一定要理性,不能感情用事。

7 在家、出家都一样,如果大家有个共同的理想、共同的目标,会生活得非常愉快,会非常欢喜;各有各的想法,各有各的目的,同床异梦,生活会很痛苦!这都是事前考虑不周所犯下的错误。

8 学佛的人头脑是很冷静的,面面都看得很清楚,都看得很仔细,这样才能够减少错误,才能够真正达到离苦得乐这个目的。所以,自己修学要有方向,要有目标。那么,跟自己同修的,黄念祖居士常说“贵精不贵多”。方向、目标相同,在一起互相勉励,这真正叫同参道友;如果方向、目标不相同,不能在一个道场共修!


不劝人受戒,不劝人出家
1 劝人不是个简单事情,为什么?劝导他人至不如法的道场布施供养,要负因果责任;劝人去受戒,他要受不了戒,劝的人要背因果;劝人出家,他出家不如法,那个问题更大!

2 我跟李老师十年,十年当中他的言行一致,这我们很佩服!李老师一生劝人受三皈,不劝人受五戒,不劝人出家,这很有道理。

3 劝人受三皈没关系,劝三皈是引导他入佛门。入佛门之后,他去求戒,或者出家,是他自己的事情,与人无关。

4 出家要有个出家道理,我那个时候发心出家,李老师不同意。我说寺庙里派人来,找了我九次,我才答应他。他说九次也不行,这不是理由;以出家身分弘法利生,这才是个理由。

5 我们知道,玄奘大师出家参加考试,考官问他,你为什么出家?他只说了八个字,“远绍如来,近光遗教”。这个理由正当。

6 “绍”是继承;“远”是我继承释迦牟尼佛;“近”是我把释迦牟尼佛的遗教发扬光大,“远绍如来,近光遗教”,这么一答,马上就批准了。

7 不为别的,说到要做到,我们出家没有别的,就是学佛陀一生的行谊!老师介绍我读《释迦谱》、《释迦方志》,我了解了世尊的为人,所以一生从事于教学的工作。

8 从出家到现在,整整五十年了,对自己的好处,就是对往生净土的信心一点怀疑都没有,求往生的愿非常恳切,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,无论干什么,绝对不放在心上。


心出身不出
1 《无量寿经》一开端讲:“十六正士”,这十六个菩萨是在家菩萨,他们没有出家,身虽然没有出家,心出家了。他们是什么地位?等觉菩萨。他们的地位,跟观音、势至、地藏、弥勒、文殊、普贤同等,都是等觉菩萨。

2 在家菩萨给你列了十六个,十六是表法的。密宗里头,圆满的数字是十六,所以这部经它里面的内涵,有大乘、有小乘、有显教、有密教、有宗门、有教下。

3 所以古人讲《无量寿经》是中本《华严》,说得一点也不过分!它把一切佛法统统都包含在其中,所以十六这是密教里表法的意思,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了。

4 由此可知,在家跟出家没有差别,差别在什么地方?差别在形相不一样。形相又代表什么意思?确实形相有表法的用意在,都是为了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。

5 用出家的身份方便,还是在家的身份方便,要看这个时代的时节因缘,哪种方式方便就用哪种方式,目的不外是护持正法,让正法久住,利益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。

6 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,是以在家身份出现,他的老师印光大师,是以出家身份出现。他们都是菩萨,不是凡夫!

7 李老师工作非常辛劳,收入也相当可观,但是生活非常节俭,他老人家日中一食,五十年如一日。他过的是苦行僧的生活,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的享受,他确实完全舍弃了。

8 我跟李老师十年,李老师的言谈所作,不是普通出家人能够跟他相比的,佛在经上所讲的,他都做到了!他是“心出身不出”。


不能了生死,那就不是正命
1 现在在家人开佛堂的很多,说得不好听,开佛店的很多。开佛店是邪命,不是正命,为什么?他样子很正,心邪,心不正~~他希求名闻利养、希求五欲六尘的享受。

2 正命、邪命,我们用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正常的生活、不正常的生活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,心要正,行要正,这才叫正命;住在这个世间,心行都不正,是邪命。邪命将来肯定是堕三途,正命才能往上超生,这是肯定的。

3 这个世间人迷惑颠倒,正法他不相信,如果变一点花样,他就相信了;换句话说,他听骗,一听说某人有神通,他马上相信,他就去了。那个神通他见到没有?他没见到。听别人说,他就相信,真是奇怪!

4 有的时候也真能看到,像印度的瑜伽师,他在热灰里面走过,在烧得红红的铁上走,他真有一套,像魔术一样的,你看起来不能不相信。可是要知道,那是邪命。为什么说它是邪命?那个东西不能断烦恼,不能了生死,不能够帮助你转识成智,那就不是正命。

 
怨亲平等,才能化解怨结
1 人在一生当中,所遭遇到的任何一桩事,都有前因后果,决定没有一桩事情是偶然的。所以人真正觉悟了,受再大的冤屈,心里也若无其事,而且很欢喜、很感恩。这个怨结束了,以后就没有了;换句话说,真正是读书明理的人,一生不跟任何人结怨。

2 不但不跟人结怨,也不能跟畜生结怨,为什么?畜生它来生变成人。我们也不能跟花草树木结怨,为什么?我们懂得,花有花神,草有草木神,那是另一个空间维次,我们看不到他,但是我们对他的伤害,他也有怨恨。

3 真正有道心的人、有学问的人、有智慧的人,不跟人结怨。别人对你怎么不好,毁谤你、侮辱你、陷害你,你都忍受,一次伤害,真正用功的,就是一次的提升。你不能忍受,你就到此为止,那麻烦就大了!

4 圣人、佛菩萨为什么教我们对任何人都要笑脸迎人?因为你能怨亲平等,一律笑脸迎人,以清净、真诚、平等、慈悲之心待人接物,你才能成无上道,才能把无始劫以来,生生世世的怨结化解。


有一念怨恨心,这灾难就来了
1 我常常在讲席当中说,我对于所有嫉妒我的人、毁谤我的人、侮辱我的人、陷害我的人,我都是一个感恩的心,没有这些人、没有这些事,我不知道自己这个功力到什么程度。他为我们一示现,自己这才晓得自己功力到了什么程度。

2 遇到这些事情,逆缘、逆境,心里头连波浪都不起,永远保持清净平等,我们想想,我及格了。不敢说功夫很高,我已经达到这个水平。

3 我对于逆缘逆境欢喜接受,我的反应是感恩戴德,为什么?我没有这个过失,他说我有过失,替我消业障,增长我的功德;如果我有这个过失,人家宣扬,我这个罪报就报掉了,业障就消了。

4 如果我有一念不平的心,有一念怨恨的心,那麻烦大了,不但我的业障消不了,业障还要增长,这灾难就来了。


他懂得修复,其来有自
1 现代人讲经,无论是出家、在家,比起过去祖师大德差之甚远了。确实是一代不如一代,这个我们也不必忌讳,完全是事实。

2 说的人不如古德,听的人根性也不如过去人那样的淳厚,我们现在烦恼比从前的人要重,环境的诱惑比古代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,所以在这个时代,我们修学要能成就实在不容易。

3 但是不能说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成就,世尊在《金刚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即使在现前这个时代,或者在往后,依旧有修福之人。

4 他懂得修福,其来有自,不是没有原因的;换句话说,过去生中他的善根福德非常深厚,所以在五浊恶世,他还能够不迷,还能够警觉,这是非常难得的。


佛像可否穿在身上?
1 现在的社会,如果是古人看到,无药可救了。我们走到街道,你看到的是什么?公共汽车上的广告、街边的广告、男男女女穿的服装,你看到的那些图案,都是妖魔鬼怪。

2 你要晓得,这些图案是从哪里来的?是人心变的。他那个心是妖魔鬼怪的心,他就喜欢妖魔鬼怪的样子。从你所看到的、所听到的,他所讲的、他所唱的,你就知道这社会是什么样子,太可怕了!

3 现在社会非常乱,妖魔鬼怪充斥在这个社会上,我们要如何跟他们相处?我们要学习佛的智慧、学习佛的善巧方便。所以,我们设计了一些服装,上面有莲花的图样。

4 有个同修设计了一件新的T恤,上面印的是阿弥陀佛的佛像,很多人看了,说这个不可以,“佛像不可以穿在身上”,他来问我,我说可以。

5 他们穿的是妖魔鬼怪,我们身上穿的是阿弥陀佛像,这能给人种一点善根,这个好!不要忌讳,不要以为“印佛像,对佛不恭敬”,你们把佛的心量看得太小了!众生得利益,佛也会赞成,佛哪里会计较这些?

6 只要能利益众生,你糟蹋佛,他也欢喜,他也愿意。连我都是这个想法,那佛一定比我更高明。

7 所以我们把佛的经文印在身上,把佛的形像穿在身上,我们在大街上走,多少人看到,都会念一句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的种子因此都种到大家心里面去,这个好,非常的好。

8 那些穿上妖魔鬼怪的,都是教人作妖怪;佛教人,是教人作菩萨,教人作佛。身为佛弟子,无论在家、出家,我们要向佛学习,我们要做出好样子,帮助佛接引一切众生。


做影响众,帮助佛教化众生
1 在《弥陀经》上,我们看到十六位尊者,示现为小乘阿罗汉,做释迦牟尼佛的弟子,听佛讲经。

2 他们实际的身份,佛在经上透露,都是法身大士,也就是说,他们都是大菩萨。他们示现做声闻,为释迦牟尼佛证明念佛法门不可思议,帮助佛介绍这个法门。

3 这些大菩萨都来听佛讲净土法门,为的是什么?做影响众,帮助佛流通大法,利益众生。

4 菩萨都不能不听经,诸位在家同修也一样!尤其是你受了菩萨戒,菩萨戒里面有明文规定,四十里之内有法师讲经,你要不去听经,你就犯戒了。

5 初学的人出来学讲经,你是个老修行,他是初学的,他讲的那些东西你都知道,你讲的比他好,可是他讲,你要不要去听?要去听。为什么?做影响众,拥护道场。

6 讲堂人多了,庄严!初学的人看到道场庄严美好,他心里就有感动,能够生欢喜心,发愿来求学。外面的人看到讲堂这么多人,他也会坐下来听听。

7 菩萨拥护道场,拥护佛法,为一切众生做影响众。如果是讲经的法师,更应该如此,为什么?听众一看讲经法师都来听,大概这个法师讲得不错,让听众对法师生起信心。

8 有几个高明的人坐在那里,某人是高明,他都在那里听,他会给初学的人带来很大的信心,所以菩萨要做影响众。

9 《华严经》说“信为道元功德母”,信是入道的源头,是一切功德之母。你想修行,第一个你一定是信得过,要有信才能入门。

10 信是根本的根本,我们修学,如果对老师没有信心,你跟这个老师时间再久,老师方法再巧妙,你也是什么都得不到。为什么?对老师没信心。

11 你没有信心,对老师必然轻慢,老师教给你的,你是阳奉阴违,表面上恭敬,那没有用处,那是假的,老师不会教你的。

12 为什么老师不教你?教你,你也学不会,白费精神、白费光阴,老师不会干这个傻事情。

13 老师有德行、有智慧,有善根的学生决定对老师尊敬,为什么?他对老师有圆满的信心,没有一丝毫怀疑,百分之百的顺从。

14 对于老师愈有信心,对这个老师就愈恭敬,表现在外面是尊师,老师看到你这么恭敬,他就晓得他说的话你能依教奉行,他会全心全力教导你。

15 绝对不是老师偏心,老师对于学生观察入微,哪个肯学、哪个不肯学,了如指掌。

16 真正的恭敬是依教奉行,绝对不在形式;搞这些形式,是做给别人看的。做影响众,做给别人看,影响别人来修学,这是真正慈悲,这个功德很大!

17 我们对老师恭敬,让别人看到,他对这个老师为什么这么恭敬,这一打听,某人真有学问、真有道德,起景仰之心,甚至也跟这个老师修学,用意在此地。这就是什么?表演。

18 诸佛菩萨示现表演给我们看,这叫大慈大悲,我们要向诸佛菩萨学习,做影响众,帮助佛教化众生~~不管是什么人发愿弘法利生,我们都要尽心尽力去帮忙。


人人都有分,我们一定要相信  
1 念佛法门是难信之法,这个法门,连经论上佛自己都说:“唯佛与佛方能究竟。”释迦牟尼佛在《阿弥陀经》与六方诸佛都给它做证明,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。

2 念佛法门虽然难信,可是很容易成就,正是永明延寿大师所说的“万修万人去”。换句话说,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,都有这个能力,就怕你不肯干。

3 可是你的修行也得有个条件,条件就是三资粮:第一个你要信;第二个你要发愿;第三个你要念佛持名。

4 真正具足信愿行三资粮,你就一生成佛,这是非常的殊胜,这是一切法门所不能及的地方、所不能比的。比起其他法门,这个法门确实简单容易,人人都能修,人人都能够成就。

5 你看看在历史上记载,我们净土宗初祖东晋慧远大师,当年在庐山结莲社,他们一共有一百二十三人在一起念佛,各个往生。由此可知,生西方净土,人人都有分;你不相信,那就没法子了。

6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在我们娑婆世界的西方去十万亿佛国土之外,确实有一个世界叫极乐世界。现在人疑心重,他对西方极乐世界怀疑,这是真正没有善根福德!

7 从东晋东林远公大师开始,一直到我们近代印光大师,将近二千年当中,还有我们在台湾、在香港这个地区,你们晓得修行净土这个法门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不知道有多少,这个总不假!

8 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,我们带业凡夫,一身的业障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神通、智慧、辩才、相好、威神,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,这个不可思议!净土法门,难信易修,确实是难信之法,但是我们一定要相信!


以上资料来自:
《轻松学佛法》,净空老法师法语汇编,妙音居士整理,印赠者:芙蓉净宗学会(26-1, Jalan S2 B1, Lake View Square Seremban 2, 70300 Seremban, Negeri Sembilan, Malaysia), 承印者:光辉科技印刷,法宝流通处:麻坡净宗学会(100-1, Jalan Hashim 84000 Muar, Johor, Malaysia.)
***  备注:
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轻松学佛法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