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主讲
一九九七年六月
讲于华藏录音室
讲于华藏录音室
最近我们讲到《华严经》的五十三参,经里有许多宝贵的开示,对于我们的生活、处事待人接物都有很大的帮助。但是这部经太大,讲一遍都已难得,听一遍也很不容易。所以我们想利用这个机会,将经里面重要的片段,选择出来,与大家在一起共同研究讨论,希望藉此帮助我们的生活达到艺术化,也就是一般人所讲的“幸福美满”。
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中,也就是“十信会”。文殊是善财根本的老师,也就是我们一般讲的“启蒙的老师”。世出世间的求学,启蒙的关系最大。启蒙的老师,要是位真善知识,他就能够帮助你奠定非常好的基础。
所以在过去科举的时代,一个人考中了功名,从前人所谓的考中状元,考中进士,此时衣锦还乡,要祭祖先,报祖宗的恩德;要去拜老师,感谢老师的栽培。拜哪一位老师呢?拜启蒙的老师。这个诸位要晓得,一方面是感谢他奠定德学的基础,另一方面告诉我们,不忘本啊!好像我们现在读书,功名成就了,你要感谢老师,感谢谁啊?感谢你念小学一年级时的那位老师,不是感谢你的大学教授,也不是感谢你的中学老师。感谢最启蒙的那位老师,以后的老师就统统包括在其中了。
为什么呢?一个人不忘本,他连根本,小学的老师都不忘掉,中学、大学的时间距离更近,当然更不会忘掉。所以是以启蒙老师作为根本,作为代表,这非常有道理的。现代的人都不讲究了,不懂这个道理了,所以社会的混乱是有它的原因,人不懂得报本返始,不懂得知恩报恩,唯利是图,争名夺利,这个社会怎么可能会好?怎么能够安定?
所以想想过去的教育,跟现在确确实实有它基本不同的地方。理念上不同,方法不同,值得我们认真去反省的。
善财在文殊会上成就了什么呢?这个我们要晓得,成就的是根本智,一定是在启蒙老师这里成就的。根本智是什么呢?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“般若无知”,根本智就是“无知”。换句话说,这位老师训练你的,是着重在品德的修养,着重在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、真诚心。
其次,就是教你读经,熟读,没有讲解。这个教学法意思在哪里呢?它的用意是藉这种方法把你的妄想分别打掉。任何一个人,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都非常深重,不想,不想也不行,自己会冒出来,所以佛法有许许多多的方式,我们讲“法门”。念佛,就教你专念这一句阿弥陀佛。什么意思呢?你不念,不就打妄想了?不就起分别了吗?用念佛这个方法将妄想分别打掉。持咒,方法虽不一样,目的是相同的,也是用持咒的方法将妄想分别打掉。教下用读经的方法,也是这个道理。一部经教你从头念到尾,老老实实的念,不要想里面的意思,也是把妄想分别息住,让你得到清净心。
清净心就是真实的智慧,是真正的般若智慧,是智慧之体,清净心起作用是无所不知。所以根本的启蒙老师,没有别的,就是训练你,把你的妄想、分别、执着尽可能的伏住、压住。能够断掉,那当然是最高明的,那是少数,大多数人的烦恼习气都很重,是断不了的。断不了,怎么办?断不了就伏住。这个老师就尽到责任了。
华严会上的境界,的确是不相同,不但是伏烦恼,简直是断烦恼。善财在文殊会上,见思烦恼断了,尘沙烦恼断了,无明也破一品了,已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。这是根本智圆满成就了,就是《般若经》上讲的“般若无知”,他达到圆满成就了。
后得智是讲“无所不知”,“无所不知”要到哪里去学呢?要出去参学了。无所不知就在生活上,在工作里面,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,在这里面学无所不知。这个时候,老师就教他出去参学,所以参学是成就后得智。这样经过五十三参,他的智慧就达到圆满,成佛了。
佛在华严给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,智慧是怎么成就的?佛法里所讲的“无上正等正觉”,你看他是怎么成就的。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体会,要从这个地方去学习。
现代人不能说他不努力,不能说他不勤奋,但是他开不了智慧,搞一辈子都是小聪明,世智辩聪,无济于事。原因在哪里呢?原因在他没有根本智,像一棵植物没有根没有本,它怎能生长?怎能开花结果?
佛教育是从这里面扎根的。在中国古代,每一个朝代的教育,一直到清朝,也是从这个理念扎根的。所以这个国家建国后没多久就能够长治久安。一个政权可以维系几百年之久,什么道理?教育的成果。我们读《礼记》、《学记》,里面明白的告诉我们“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”。“建国”就现在所说的建立一个政权,“君民”就是统治一个国家,领导全国的老百姓。什么最重要呢?教育最重要。教学为先,其它都是次要。
善财成就根本智之后,换句话说,得清净心了。在四弘誓愿里的“烦恼无尽誓愿断”,他的烦恼已经断掉了。断尽了烦恼,根本智就成就了,这才出去参学。参学就是四弘誓愿的第三个项目“法门无量誓愿学”。
你看看,文殊菩萨教他出去参学之前,特别交代他参学的态度,这几句话重要了,这几句话就是我们今天求学的态度。我们今天遇不到善知识,纵然遇到善知识,人家也不教你,为什么会不教你呢?因为你没有具备求学的条件。求学最重要的是真诚,真诚表现在外面,是自自然然的态度,不加丝毫的勉强。
我们听听文殊菩萨的话,他教善财:
(一)求善知识,勿生疲懈
“疲”是疲倦,“懈”是懈怠。亲近老师,永远不疲不厌,精进不懈。老师看到这样的学生,他欢喜啊,他也认真教,而且教不倦。这是实实在在的,自古以来,每一位好老师都希望能够得到几个传人,但传人可遇不可求。学生求一个好老师,难。一个好老师在一生当中想找到几个好学生,更难;所以他如果遇到了,他会非常珍惜,他怎会不认真的教学呢?所以他教不厌,我们学不倦,师资道合,这里面就有乐趣,在佛经里叫“法喜充满”,师生都欢喜,都法喜充满。
(二) 见善知识,勿生厌足
对于善知识的教诲,决定不能满足。得少为足也是个大障碍,你只能得到一部分,你还没有得到圆满,那怎可就满足呢?世间事我们常讲“知足常乐”,唯有求智不能知足,求智一定要达到究竟圆满;换句话说,不成佛,你成了等觉菩萨,你还不能满足,我一定要成佛。其他的事情,在物质及精神的享受方面,则应当知足常乐,唯独求智,不可以厌足。
(三) 于善知识所有教诲,当念随顺,不应违逆。
对于善知识的教诲,你要能记住,这个很重要。真正的善知识,言简意赅,没有啰嗦话的,不像我接见大众,一说就说了很多,这不是真善知识。我过去跟章嘉大师学习的时候,每一个星期见一次面,时间是一至二个小时,我想他说的话大概都不超过十句,非常的精简,教你一生都不会忘记,真得受用。说的太多,说的太长,一出门就忘掉了,讲些什么,记不得了。
但我要是学章嘉大师那个方法,恐怕听众都跑光了,没人了,不能不啰嗦,但是你要会听,抓住我讲话的几句纲领。在一次谈话、讲经当中,你能够记得二、三句,你一生就受用不尽,哪要那么啰嗦呢?所以对善知识的教诲要记住,要透彻的理解。你看《金刚经》上,佛常讲“深解义趣”,你真正能够听懂了,明白了。
对于善知识的教诲,你要随顺把它做到,做不到,还是空的,还是枉然。看破放下,都记住了;看破放下的意思,你也都明白了,可是事实上,还是看不破,还是放不下,那有什么用处?白学了。一定要做到,你才能够真正得受用。这一点要紧哪!
(四) 于善知识善巧方便,但应恭敬,勿见过失。
“巧”是巧妙。“善”,我们今天讲的合理是“善”,合情、合法是“巧”。他的方法合情、合理、合法。可是我们凡夫没有那么深的智慧,往往他的善巧我们没见到,我们所见到的,好像都是他的过失。其实是他的善巧方便,我们把他的善巧方便看作是他的过失了,那就坏了。所以要懂得他的善巧方便,而不见他的过失。他或许做了我们认为是过失的事情,他必定有他的道理在。
我们在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这例子都是事实。我有一个老朋友,现在还在,他比我大,大概有八十多岁了。在抗战期间,他年轻的时候,大约二十多岁,他在日本人统治的地区做地下工作,就是做情报人员,他是戴竺先生的部下。在南京被日本宪兵队发现了,他们这一组有二、三人。当时被日本宪兵队捉去,会受非常残酷的刑罚,他要你的命,不会教你好死。他们三个逃命,日本宪兵队在后面追,他们逃到南京南门的中华门,门外雨花台有一座寺庙,他们跑到寺庙去了。
见了老和尚,求老和尚救他们。老和尚有智慧,一看这情形,赶紧将他们的头发一剃,穿上海青,加进当时正在进行的法会当中。日本宪兵队来后,搜查全寺庙,没有,他们终于被救了一命,对这老和尚非常感激。胜利之后,回到南京,想报答老和尚当年救命之恩,所以摆了一桌酒席来供养老和尚,把老和尚请来了。
请来了之后,才忽然想到老和尚吃素的,酒席上鸡鸭鱼肉,还有酒,这搞得非常尴尬。可是老和尚知道他们不是故意作弄的,他们是真正感恩,但却没想到出家人是素食。他叫大家坐下来,一样和大家吃肉,一样和大家敬酒,教人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在我们看,哎呀!这老和尚开荤了,你看老和尚是过失,但他不是过失,是善巧方便,普度众生,教这些人一生都忘不了佛法的伟大。如果你是出家人,而自己想吃肉喝酒,自己不敢,然后说:“你请请我吧!”,那你就有罪过了,那就不如法了。你看这老和尚有智慧,通权达变,并不因看到那些菜而说:“我不能吃,我离开。”那你教人心里多难过。你做的是如法了,但你不合人情,不通人情。
世间学问要情理法三面兼顾,佛法也不例外,佛法也是情理法三面兼顾,面面都圆满。所以他这么个做法,我们看到好像破戒不如法,必定有他的道理,这个我们一般凡夫不懂。这是一桩事情,我们能理解的。
另外我再说一个故事。我初学佛时,在台北市,我常常到一些寺庙去帮帮忙,做做义工,做我能够做的。道场熟了,里面人也熟了,有的时候常常留我吃饭,以后就变成习惯,一放假就到寺庙去吃饭。老和尚也很爱护,我们那时年轻,二十几岁。有一位老法师,七十多岁,我们对他很尊重,他也不忌讳,常常邀我们同一桌吃饭。但是我们每一次吃饭看到老和尚面前摆了一杯酒,我们也很疑惑,五戒里不饮酒,酒不是根本戒吗?
但是我们年轻,也不敢提出这个问题来问,但这疑问始终放在心上。以后到台中亲近李炳老,谈到饮酒这条戒时,我就把这桩事情提出来。李老师说:“他是对的。”,酒这条戒的开缘很多,如果身体有病,用酒作药引,可以的。你烧菜,以酒来配料,可以的,所以叫“料酒”,这不会醉的。老法师已经七十多岁,身体虚弱,需要以酒来帮助血液循环,这可以用的,我们才恍然大悟。
不但体弱多病需要以酒来帮助血液循环,可以用。身体要是虚寒,还可以穿皮衣,以后我们在戒律上都看到了,可见得释迦牟尼佛他为我们制定戒律时,他是兼顾了情理法三方面,这才真正叫“大慈大悲”。
所以文殊菩萨教诫善财出去参学,第一个,求善知识不能够有疲懈。第二,对善知识不能够有厌足。第三、对善知识的教诲一定要做到。我刚才讲,要记住、要理解。第四、对善知识的善巧方便,必须要恭敬体会,绝定不能见他的过失。这四条是参学基本的态度,我们应当要学。
于是我们再回想,为什么我们遇到善知识,而人家拒绝我们,不肯教我们?这见面一看,你没有这个态度,就没有诚意。你如果有诚意,自自然然表现这种态度。说实在话,我初学佛时,甚至在未学佛之前,我很好学。我虽然早年失学,到台湾后,我认识名教授有十几位,他们都很热心的指导我、关怀我。当时我也没读过这段经文,但我所表现的,这四条我统统具足了。没人教我,自自然然的表现出来,我真心想学啊。真正是尊师重道,那就行了。
我们现代人不懂得尊师重道,甚至于在学时就对老师生轻慢心,这怎么能成就呢?我亲近章嘉大师时,有人告诉我,章嘉大师是政治和尚,造谣诽谤的人很多。我那时初学,也不管他政治不政治,这与我不相干。他真肯教我,我在他那里真得利益。我对他有十分的恭敬心,别人说这些闲话,我一笑了之,不予理会,我们得到了。章嘉大师圆寂之后,火化烧出一万多颗舍利,大家没话说了。之后还有人告诉我:“哎呀!可惜啊,我本来想亲近他,但听说他是政治和尚,所以不敢亲近,哪里晓得是真正的大德。”,那后悔就莫及了,机缘错过了。
现在这个社会,有谁能做到只有赞叹而没有诽谤的?不可能的事情。佛菩萨况且还有人诽谤,何况佛弟子?我们自己要明瞭,不受外界这些影响,我们才能掌握到最好的机会。
这是这一段的开示,虽然经文只有四句,实在讲,是十信章里的最重要一段。我们读了、听了之后,要从真诚心里发出来,才能得受用。如果只学这个形式,没有诚意,那是虚伪的、假装的,依旧是得不到真实的利益。世法里,都不可以用虚妄心去求,何况佛法?
五十三参,正是往年方东美先生所说的,他对《华严经》是赞叹倍至,他是一位大哲学家,他告诉我,《华严》是世界上最好的哲学概论,他将它当作哲学概论。这部经里充满了究竟圆满的智慧,经中有圆满的理论,有周密详细的方法,最难得的是末后还带表演,那就是五十三参。将它的理论和方法,作出来,表演出来给我们看。这样的教科书,全世界找不到第二部了。
这五十三个人,在佛法里讲,都是菩萨。菩萨,要是以现在的话来说,是具足高度智慧的人,生活在智慧之中,这就是菩萨了。凡夫是生活在烦恼当中,他们是生活在圆满智慧里面,所以称之为“菩萨”。菩萨是印度话。
这五十三个人,你看了他的身分,里面有男女老幼,各行各业,代表现前这个社会。换句话说,我们从早到晚,所接触的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就是五十三参里所展现的。
这里面以出家身分出现的,只有五人,其余的全是在家的。这就说明了,出家可以作菩萨,可以作佛;在家也可以作菩萨,也可以作佛,没有差别,真正是平等法。男人可以作菩萨作佛,女人也可以作菩萨作佛。大人可以作菩萨作佛,小孩也可以作菩萨作佛。这里面有童男童女,用现代的话,就是学生,男学生,女学生。
只要真正觉悟了,具足高度智慧了,无论从事哪一种行业,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方式,都是佛菩萨,这才是真正生活的艺术。这在《华严》里,显示无遗。
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中,也就是“十信会”。文殊是善财根本的老师,也就是我们一般讲的“启蒙的老师”。世出世间的求学,启蒙的关系最大。启蒙的老师,要是位真善知识,他就能够帮助你奠定非常好的基础。
所以在过去科举的时代,一个人考中了功名,从前人所谓的考中状元,考中进士,此时衣锦还乡,要祭祖先,报祖宗的恩德;要去拜老师,感谢老师的栽培。拜哪一位老师呢?拜启蒙的老师。这个诸位要晓得,一方面是感谢他奠定德学的基础,另一方面告诉我们,不忘本啊!好像我们现在读书,功名成就了,你要感谢老师,感谢谁啊?感谢你念小学一年级时的那位老师,不是感谢你的大学教授,也不是感谢你的中学老师。感谢最启蒙的那位老师,以后的老师就统统包括在其中了。
为什么呢?一个人不忘本,他连根本,小学的老师都不忘掉,中学、大学的时间距离更近,当然更不会忘掉。所以是以启蒙老师作为根本,作为代表,这非常有道理的。现代的人都不讲究了,不懂这个道理了,所以社会的混乱是有它的原因,人不懂得报本返始,不懂得知恩报恩,唯利是图,争名夺利,这个社会怎么可能会好?怎么能够安定?
所以想想过去的教育,跟现在确确实实有它基本不同的地方。理念上不同,方法不同,值得我们认真去反省的。
善财在文殊会上成就了什么呢?这个我们要晓得,成就的是根本智,一定是在启蒙老师这里成就的。根本智是什么呢?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“般若无知”,根本智就是“无知”。换句话说,这位老师训练你的,是着重在品德的修养,着重在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、真诚心。
其次,就是教你读经,熟读,没有讲解。这个教学法意思在哪里呢?它的用意是藉这种方法把你的妄想分别打掉。任何一个人,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都非常深重,不想,不想也不行,自己会冒出来,所以佛法有许许多多的方式,我们讲“法门”。念佛,就教你专念这一句阿弥陀佛。什么意思呢?你不念,不就打妄想了?不就起分别了吗?用念佛这个方法将妄想分别打掉。持咒,方法虽不一样,目的是相同的,也是用持咒的方法将妄想分别打掉。教下用读经的方法,也是这个道理。一部经教你从头念到尾,老老实实的念,不要想里面的意思,也是把妄想分别息住,让你得到清净心。
清净心就是真实的智慧,是真正的般若智慧,是智慧之体,清净心起作用是无所不知。所以根本的启蒙老师,没有别的,就是训练你,把你的妄想、分别、执着尽可能的伏住、压住。能够断掉,那当然是最高明的,那是少数,大多数人的烦恼习气都很重,是断不了的。断不了,怎么办?断不了就伏住。这个老师就尽到责任了。
华严会上的境界,的确是不相同,不但是伏烦恼,简直是断烦恼。善财在文殊会上,见思烦恼断了,尘沙烦恼断了,无明也破一品了,已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。这是根本智圆满成就了,就是《般若经》上讲的“般若无知”,他达到圆满成就了。
后得智是讲“无所不知”,“无所不知”要到哪里去学呢?要出去参学了。无所不知就在生活上,在工作里面,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,在这里面学无所不知。这个时候,老师就教他出去参学,所以参学是成就后得智。这样经过五十三参,他的智慧就达到圆满,成佛了。
佛在华严给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,智慧是怎么成就的?佛法里所讲的“无上正等正觉”,你看他是怎么成就的。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体会,要从这个地方去学习。
现代人不能说他不努力,不能说他不勤奋,但是他开不了智慧,搞一辈子都是小聪明,世智辩聪,无济于事。原因在哪里呢?原因在他没有根本智,像一棵植物没有根没有本,它怎能生长?怎能开花结果?
佛教育是从这里面扎根的。在中国古代,每一个朝代的教育,一直到清朝,也是从这个理念扎根的。所以这个国家建国后没多久就能够长治久安。一个政权可以维系几百年之久,什么道理?教育的成果。我们读《礼记》、《学记》,里面明白的告诉我们“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”。“建国”就现在所说的建立一个政权,“君民”就是统治一个国家,领导全国的老百姓。什么最重要呢?教育最重要。教学为先,其它都是次要。
善财成就根本智之后,换句话说,得清净心了。在四弘誓愿里的“烦恼无尽誓愿断”,他的烦恼已经断掉了。断尽了烦恼,根本智就成就了,这才出去参学。参学就是四弘誓愿的第三个项目“法门无量誓愿学”。
你看看,文殊菩萨教他出去参学之前,特别交代他参学的态度,这几句话重要了,这几句话就是我们今天求学的态度。我们今天遇不到善知识,纵然遇到善知识,人家也不教你,为什么会不教你呢?因为你没有具备求学的条件。求学最重要的是真诚,真诚表现在外面,是自自然然的态度,不加丝毫的勉强。
我们听听文殊菩萨的话,他教善财:
(一)求善知识,勿生疲懈
“疲”是疲倦,“懈”是懈怠。亲近老师,永远不疲不厌,精进不懈。老师看到这样的学生,他欢喜啊,他也认真教,而且教不倦。这是实实在在的,自古以来,每一位好老师都希望能够得到几个传人,但传人可遇不可求。学生求一个好老师,难。一个好老师在一生当中想找到几个好学生,更难;所以他如果遇到了,他会非常珍惜,他怎会不认真的教学呢?所以他教不厌,我们学不倦,师资道合,这里面就有乐趣,在佛经里叫“法喜充满”,师生都欢喜,都法喜充满。
(二) 见善知识,勿生厌足
对于善知识的教诲,决定不能满足。得少为足也是个大障碍,你只能得到一部分,你还没有得到圆满,那怎可就满足呢?世间事我们常讲“知足常乐”,唯有求智不能知足,求智一定要达到究竟圆满;换句话说,不成佛,你成了等觉菩萨,你还不能满足,我一定要成佛。其他的事情,在物质及精神的享受方面,则应当知足常乐,唯独求智,不可以厌足。
(三) 于善知识所有教诲,当念随顺,不应违逆。
对于善知识的教诲,你要能记住,这个很重要。真正的善知识,言简意赅,没有啰嗦话的,不像我接见大众,一说就说了很多,这不是真善知识。我过去跟章嘉大师学习的时候,每一个星期见一次面,时间是一至二个小时,我想他说的话大概都不超过十句,非常的精简,教你一生都不会忘记,真得受用。说的太多,说的太长,一出门就忘掉了,讲些什么,记不得了。
但我要是学章嘉大师那个方法,恐怕听众都跑光了,没人了,不能不啰嗦,但是你要会听,抓住我讲话的几句纲领。在一次谈话、讲经当中,你能够记得二、三句,你一生就受用不尽,哪要那么啰嗦呢?所以对善知识的教诲要记住,要透彻的理解。你看《金刚经》上,佛常讲“深解义趣”,你真正能够听懂了,明白了。
对于善知识的教诲,你要随顺把它做到,做不到,还是空的,还是枉然。看破放下,都记住了;看破放下的意思,你也都明白了,可是事实上,还是看不破,还是放不下,那有什么用处?白学了。一定要做到,你才能够真正得受用。这一点要紧哪!
(四) 于善知识善巧方便,但应恭敬,勿见过失。
“巧”是巧妙。“善”,我们今天讲的合理是“善”,合情、合法是“巧”。他的方法合情、合理、合法。可是我们凡夫没有那么深的智慧,往往他的善巧我们没见到,我们所见到的,好像都是他的过失。其实是他的善巧方便,我们把他的善巧方便看作是他的过失了,那就坏了。所以要懂得他的善巧方便,而不见他的过失。他或许做了我们认为是过失的事情,他必定有他的道理在。
我们在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这例子都是事实。我有一个老朋友,现在还在,他比我大,大概有八十多岁了。在抗战期间,他年轻的时候,大约二十多岁,他在日本人统治的地区做地下工作,就是做情报人员,他是戴竺先生的部下。在南京被日本宪兵队发现了,他们这一组有二、三人。当时被日本宪兵队捉去,会受非常残酷的刑罚,他要你的命,不会教你好死。他们三个逃命,日本宪兵队在后面追,他们逃到南京南门的中华门,门外雨花台有一座寺庙,他们跑到寺庙去了。
见了老和尚,求老和尚救他们。老和尚有智慧,一看这情形,赶紧将他们的头发一剃,穿上海青,加进当时正在进行的法会当中。日本宪兵队来后,搜查全寺庙,没有,他们终于被救了一命,对这老和尚非常感激。胜利之后,回到南京,想报答老和尚当年救命之恩,所以摆了一桌酒席来供养老和尚,把老和尚请来了。
请来了之后,才忽然想到老和尚吃素的,酒席上鸡鸭鱼肉,还有酒,这搞得非常尴尬。可是老和尚知道他们不是故意作弄的,他们是真正感恩,但却没想到出家人是素食。他叫大家坐下来,一样和大家吃肉,一样和大家敬酒,教人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在我们看,哎呀!这老和尚开荤了,你看老和尚是过失,但他不是过失,是善巧方便,普度众生,教这些人一生都忘不了佛法的伟大。如果你是出家人,而自己想吃肉喝酒,自己不敢,然后说:“你请请我吧!”,那你就有罪过了,那就不如法了。你看这老和尚有智慧,通权达变,并不因看到那些菜而说:“我不能吃,我离开。”那你教人心里多难过。你做的是如法了,但你不合人情,不通人情。
世间学问要情理法三面兼顾,佛法也不例外,佛法也是情理法三面兼顾,面面都圆满。所以他这么个做法,我们看到好像破戒不如法,必定有他的道理,这个我们一般凡夫不懂。这是一桩事情,我们能理解的。
另外我再说一个故事。我初学佛时,在台北市,我常常到一些寺庙去帮帮忙,做做义工,做我能够做的。道场熟了,里面人也熟了,有的时候常常留我吃饭,以后就变成习惯,一放假就到寺庙去吃饭。老和尚也很爱护,我们那时年轻,二十几岁。有一位老法师,七十多岁,我们对他很尊重,他也不忌讳,常常邀我们同一桌吃饭。但是我们每一次吃饭看到老和尚面前摆了一杯酒,我们也很疑惑,五戒里不饮酒,酒不是根本戒吗?
但是我们年轻,也不敢提出这个问题来问,但这疑问始终放在心上。以后到台中亲近李炳老,谈到饮酒这条戒时,我就把这桩事情提出来。李老师说:“他是对的。”,酒这条戒的开缘很多,如果身体有病,用酒作药引,可以的。你烧菜,以酒来配料,可以的,所以叫“料酒”,这不会醉的。老法师已经七十多岁,身体虚弱,需要以酒来帮助血液循环,这可以用的,我们才恍然大悟。
不但体弱多病需要以酒来帮助血液循环,可以用。身体要是虚寒,还可以穿皮衣,以后我们在戒律上都看到了,可见得释迦牟尼佛他为我们制定戒律时,他是兼顾了情理法三方面,这才真正叫“大慈大悲”。
所以文殊菩萨教诫善财出去参学,第一个,求善知识不能够有疲懈。第二,对善知识不能够有厌足。第三、对善知识的教诲一定要做到。我刚才讲,要记住、要理解。第四、对善知识的善巧方便,必须要恭敬体会,绝定不能见他的过失。这四条是参学基本的态度,我们应当要学。
于是我们再回想,为什么我们遇到善知识,而人家拒绝我们,不肯教我们?这见面一看,你没有这个态度,就没有诚意。你如果有诚意,自自然然表现这种态度。说实在话,我初学佛时,甚至在未学佛之前,我很好学。我虽然早年失学,到台湾后,我认识名教授有十几位,他们都很热心的指导我、关怀我。当时我也没读过这段经文,但我所表现的,这四条我统统具足了。没人教我,自自然然的表现出来,我真心想学啊。真正是尊师重道,那就行了。
我们现代人不懂得尊师重道,甚至于在学时就对老师生轻慢心,这怎么能成就呢?我亲近章嘉大师时,有人告诉我,章嘉大师是政治和尚,造谣诽谤的人很多。我那时初学,也不管他政治不政治,这与我不相干。他真肯教我,我在他那里真得利益。我对他有十分的恭敬心,别人说这些闲话,我一笑了之,不予理会,我们得到了。章嘉大师圆寂之后,火化烧出一万多颗舍利,大家没话说了。之后还有人告诉我:“哎呀!可惜啊,我本来想亲近他,但听说他是政治和尚,所以不敢亲近,哪里晓得是真正的大德。”,那后悔就莫及了,机缘错过了。
现在这个社会,有谁能做到只有赞叹而没有诽谤的?不可能的事情。佛菩萨况且还有人诽谤,何况佛弟子?我们自己要明瞭,不受外界这些影响,我们才能掌握到最好的机会。
这是这一段的开示,虽然经文只有四句,实在讲,是十信章里的最重要一段。我们读了、听了之后,要从真诚心里发出来,才能得受用。如果只学这个形式,没有诚意,那是虚伪的、假装的,依旧是得不到真实的利益。世法里,都不可以用虚妄心去求,何况佛法?
五十三参,正是往年方东美先生所说的,他对《华严经》是赞叹倍至,他是一位大哲学家,他告诉我,《华严》是世界上最好的哲学概论,他将它当作哲学概论。这部经里充满了究竟圆满的智慧,经中有圆满的理论,有周密详细的方法,最难得的是末后还带表演,那就是五十三参。将它的理论和方法,作出来,表演出来给我们看。这样的教科书,全世界找不到第二部了。
这五十三个人,在佛法里讲,都是菩萨。菩萨,要是以现在的话来说,是具足高度智慧的人,生活在智慧之中,这就是菩萨了。凡夫是生活在烦恼当中,他们是生活在圆满智慧里面,所以称之为“菩萨”。菩萨是印度话。
这五十三个人,你看了他的身分,里面有男女老幼,各行各业,代表现前这个社会。换句话说,我们从早到晚,所接触的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就是五十三参里所展现的。
这里面以出家身分出现的,只有五人,其余的全是在家的。这就说明了,出家可以作菩萨,可以作佛;在家也可以作菩萨,也可以作佛,没有差别,真正是平等法。男人可以作菩萨作佛,女人也可以作菩萨作佛。大人可以作菩萨作佛,小孩也可以作菩萨作佛。这里面有童男童女,用现代的话,就是学生,男学生,女学生。
只要真正觉悟了,具足高度智慧了,无论从事哪一种行业,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方式,都是佛菩萨,这才是真正生活的艺术。这在《华严》里,显示无遗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