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 June 2018

【月晦之日,灶神亦然。】

【解释】到了阴历每月最后一天,灶神也是一样的。
【分析】人们家中的动静居处,都有鬼神鉴察。灶神又叫司命,掌管一家人的命运好坏,对于人从早到晚所犯的罪恶,一点一滴观察得很清楚;到了月底,就奏报阴阳二景,记录在黑簿上。世间人做事,只知逞一时之快,哪会顾及家里有无灶神在记录罪过。
【故事】淮郡有一个读书人,酒醉之后调戏家中一个婢女;这个婢女颇知羞耻,极力抗拒才得以脱逃。当时正是阴历月底,读书人睡到四更,妻子忽然把他叫醒说:‘刚才见到一位星神,身穿黑色官服,骑着马快速奔跑,随身带着记事簿,向我比划后就离去,不知在说些什么,只觉得祂神威赫赫,我不知不觉就惊醒过来。’读书人听了,全身毛骨悚然,但也不敢明说,只是回答:‘这一定是灶神没有错。’后来就将婢女许配他人,才向妻子说:‘妳从前梦到灶神对妳有所指示,是因为我曾经调戏这个婢女,她奋力抗拒才免于侮辱;没想到夜里就有这种警示。想来这件事虽未做成,心中已有欺人之念,所以才被灶神记录下来。以前不敢说明,是怕妳产生怀疑而为难婢女;如今明说,一来表彰这位婢女的节操,二来为了发露我的过恶。’


以上资料来自:
《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》,承印处: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, 流通处:莲池净宗学会(No.16, Jalan Temenggung 19/9, Bandar Mahkota Cheras, 43200 Batu 9 Cheras, Selangor),2008年12月恭印

***  备注:
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


净空老法师讲述

《感应篇》讲神明鉴察人间有三段:第一段讲天神,就是三台、北斗。第二段讲三尸神,就是佛门讲的识神、神识。这一段讲灶神。灶神鉴察一个家庭,天神、三尸神鉴察个人。
古代,中国民间每家都供奉灶神。盖房建灶时,就为灶神预留小龛,里面供奉灶神。灶神龛的两旁通常有副对联,上联是“上天言好事”,下联是“下地保平安”。民俗讲,腊月二十四日灶神去天庭报告这家人一年中所造的善恶。现代人说这是迷信,也不供奉灶神。那么,灶神还管不管他家呢?照旧管。
明朝俞净意居士《遇灶神记》,是由他的同乡据实记录。这篇文字附印在《了凡四训》的后面。
读书人、修行人往往自以为很善良,别人看他也很不错,每天都做些善事,说些好话。俞净意早年亦复如是,却一生贫穷潦倒。他认为老天爷不公平。灶神知道他是位读圣贤书的人,如果点化他,他能接受、反省,就来示现。
灶神说:他“意恶太重,专务虚名”,多少年来没有做一桩真正的善事。他所做的善事,都是附和别人。在私居独处时,他的贪念、淫念、嫉妒念、褊急念、高己卑人念、忆往期来念、恩仇报复念,种种意恶固结在心中。他的种种过恶,天地神明已经记录在案很多了,他逃祸尚且来不及,哪里会有福呢?
灶神这几句话,犹如当头一棒,把俞净意打醒了。他跪在灶神面前,说:“你对我知道得这么清楚,一定是神仙,请你帮助我。”
他有一念悔改之心,灶神才教导他:从今而后,凡是贪念、淫念、妄想杂念,一概要收拾得干干净净。
经灶神一点,俞净意恍然大悟,依教奉行。他做到:“动则万善相随,静则一念不生。”这两句话重要,他能改变命运,就是做到了这两句话。起心动念都为众生,为佛法;如果为自己,就一念不生,老实念佛。
以后,俞净意的业报完全转变了,功名也成就了,活到八十八岁。他原有四个儿子,死了三个,有一个从小就丢了。自从他行善之后,与这个儿子不期而遇。原来孩子到他人的船上玩耍,船开时带走了,被船家卖掉,由一位太监买去作养子。一次,俞净意去拜见这位老太监,老太监召养子们出来见客。俞净意一见到自己的儿子,觉得面貌很像,就问名字,哪里人?小孩说出来,他立刻流泪,说:“你脚底下是不是有两颗痣?”脱鞋看,果然有,正是他的儿子,太监就送还给他。后来,这个儿子读书、成名,儿孙满堂。可见,善有善报,丝毫不爽。
古人的笔记中记载很多类似俞净意的事迹。这篇写得最详细,最精采,所以,印光法师印行流通。
俞净意虽然言善、行善,但因意不善,所以言善、行善都变成虚伪。唯有心善、意善,才是真善。这是善、恶的区别之处。
俞净意能回头,是因为他读过圣贤书。所以,中国自古以来教小孩念圣贤书、佛经。天天亲近圣贤,长久薰习,一遇机缘就会觉悟。“闻薰成种”很重要,是我们一生修学有没有成就的关键所在。
古代中国每户住宅中,不但供奉灶神,还供奉很多神明,如门神等。其实,每个房间,每个角落,都住着鬼神,读《礼记》就能了解。自己起心动念,所作所为,虽然没有人看见,鬼神却看得很清楚。


以上资料来自:
《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~改过修善灾消福来》,新加坡净宗学会印赠,(净空法师于1999年在新加坡净宗学会早餐开示中讲述录音,整理成书),赠书处:新加坡净宗学会(No. 2, Lorong 35, Geylang Singapore 387934),承印者: C.W. Printing, 第页

***  备注:
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~改过修善灾消福来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