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 July 2020

菩萨乘及六度

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

‘菩萨’,印度话原称菩提萨埵(BODHISATTA),菩提是觉义,萨埵是有情,即众生;简译觉有情,即是觉悟的有情众生。菩萨不但是自己希望求觉悟真理与解脱痛苦,而且要令一切众生,都同样觉悟真理与解脱痛苦,同时自己是要求最高的觉悟,立志成佛为目标。(如简要的说: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众生,自觉,觉他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。)
菩萨所修的法门:是六波罗蜜,又称六度,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。另列简表如下:
 在大乘菩萨修万行中,六度(注23)是其中主要修习的法门,六度的原名是‘六波罗蜜’。波罗蜜是梵语,华译是‘到彼岸’;因修行者乘着大行之船,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,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。因此,六波罗蜜亦名‘六度’。
六波罗蜜:一、檀那波罗蜜,华言‘布施度’,是度悭贪的。二、尸罗波罗蜜,华言‘持戒度’,是度毁犯的。三、羼提波罗蜜,华言‘忍辱度’,是度嗔恚的。四、毗离耶波罗蜜,华言‘精进度’,是度懈怠的。五、禅那波罗蜜,华言‘思维修度’,是度散乱的。六、般若波罗蜜,华言‘智慧度’,是度愚痴的。
这六度分有‘事六度’和‘理六度’。亦即是‘事修’和‘理修’两种。什么叫做事修和理修呢?事修和理修是着相与不着相而言的。事修即是所作所为的善法皆念念在心,便是着相而修了,这样叫做‘事修’,是修世间善法,可得世间善报,是不能出三界的。理修是指所做所为的善法,以‘三轮体空’作观,不着于‘人、我、法相’,是名为‘理修’,这是出世间的。无相修的善法,能够出三界了生死,证涅槃的。
这个‘理修’也可以说是‘真修’。因菩萨行者修此六度能以观照的功夫,(三轮体空)能所俱遣故,而达至波罗蜜之究竟境界;否则只能够称之为修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等法而已,不能称度,将来只不过是得到人天有漏的福报,而不能到达涅槃的彼岸了。
三轮体空者,单就布施言之;能施者,所受者,以及所施之物,谓之‘三轮’;行施后,此三轮相,不存于心,名叫做三轮体空。此三轮体空,亦是因以‘观照’的功夫,观到三者的‘本性’的性质皆无所得,所以会达到三轮体空的无相之境,证得无量的自性功德。
这六度皆是有‘三轮’的,然修六度行者,应当要知道‘三轮’原是空的,不着于法相,乃契合于‘般若’。因此,行者所修六度,不执着‘人、我、法相’,才可算是波罗蜜,始能得到彼岸。这便是‘理六度’了。若执着‘人、我、法相’而修,将来只是得到人天的福报,终究是不能超出三界的。所以永嘉大师有一首证道歌说得很好:‘布施持戒生天福,有如仰箭射虚空,势力尽,箭还坠,招得来生不如意。’这就是指执着‘三轮’相修行而言的,属于‘事六度’了,虽然有功德,能生天享福,但福尽势衰,犹如箭堕,还要轮回生死的。

【注】
1、财施:以钱财资助慈善事业或贫苦疾病众生。
2、法施:以佛陀真理,劝人修善断恶,离苦得乐。
3、无畏施:牺牲自己的一切,去帮助一切众生出离怖畏与痛苦。
4、持戒的‘持’字即执持义。‘戒’就是戒止杀、盗、淫、妄诸恶和禁止喝酒、赌博、吸鸦片及有毒质麻醉物等。
5、律仪戒:是行、住、坐、卧时,一一都遵守佛所立的规律,而不犯身口七支的一切恶法。
6、摄善法戒:菩萨克己修善,并以善法利益人群,摄受人群。
7、饶益有情戒:广修众善,利益众生。
8、生忍:即忍受别人的怨恨、诽谤、恶骂、加害,不生嗔恚心。且能以慈悲心肠去感化他。
9、法忍:风吹、雨打、饥饿、寒冷、炎热等事,都能安然忍受。
10、无生法忍:是对于圣教所说的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的真理,能坚心信仰而不着相。
11、精进:即向上努力,志坚不退。
12、断精进:是勤断一切恶。
13、修精进:是勤修一切善。
14、求化精进:是努力上求佛果,下化众生。
15、禅定:梵语禅那,是思惟静虑的意义。因为静能生‘定’,虑能生‘慧’。
16、身定:反观自身,使不犯过。
17、口定:寂然静默,不谈是非。
18、意定:摄心正念,清净无染。
19、般若:梵语,义译智慧,由于正心、修身、行善、断恶,内心发出来的觉照智慧。
20、生空智:观一切众生,都无实在的体性。
21、法空智:观一切法,都从因缘生。
22、一切智智:即佛能遍知‘世间’和‘出世间’一切事理的正智。
23、六度是圆满福慧双修,如布施、持戒、忍辱是修福,禅定、般若是修慧,精进是策励六度。

欲知更多佛学的内容,可以参考:《佛学入门》全文

以上资料来自:
《佛学入门》,发行人:简丰文,出版及印赠者: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,流通处:马来西亚净宗学会(No. 90 & 92, Jalan Pahang, 53000 Kuala Lumpur, Malaysia),2005年5月修订
***  备注:
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佛学入门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