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 March 2019

劝祭祀杀生的人(以下说祭祀不宜杀生)

《安士全书白话解(下卷)●万善先资集卷一》~因果劝(上)

祭祀祖先,不过尽报本的想法罢了。至于祖宗是否来了,并未可知。为什么呢?祖宗修人天之福,必生人天受乐;造三途之业,必在三途受苦。总的来说,享乐的少,受苦的多。因此,孝子慈孙每遇节日忌日,只能虔诚斋戒念佛诵经,回向西方清净佛土,使祖先摆脱轮回痛苦。这才是真实报恩。至于杀生祭祀,只不过增加死者的业障罢了,明眼人看到这样的事,不胜悲悯。

补充:杀生祭拜,经久不衰。众生六道轮回,若以福德生于天道,正在享受天福,人间祭祀的酒肉,天人感到污浊难闻,怎么还会来享用呢?若是生于恶道,虽是饿鬼,也无福享受。不管享用与否,只要杀生就会减损祖先的福德,增加他们的罪业。今人更是愚蠢,以为杀生祭拜是佛教所流传。农村中除杀生祭祖以外,还有杀生供养菩萨。有些人也懂得佛教戒杀,但他借言佛菩萨有大神力,有起死回生之术,我们杀生不会有罪,佛菩萨已经担当起来了。甚至有人说,我不杀它,别人同样杀它。我杀它,正是为了他早日解脱。这都是一些糊涂想法。

杀生拖累死人(出自《竹窗随笔》)

钱塘金某,吃斋戒杀,非常虔诚,死后魂识附在一个小孩身上说:“我因为善业不深,没有往生净土,但现在阴间,也已经很快乐了,来去都很自由。”有一天呵斥他的妻子说:“为什么在我坟墓前杀鸡作食,今天已有人监视我,不像从前那么自由了!”媳妇怀孕,去问他,他说:“生第一个男孩没有问题,但以后生第二个男孩时,母子都会死。”大家感到惊奇,就把这件事记录下来,后来果然都一一应验了。
祭祀不用素菜,但最低要做到三净肉(不听见杀的,不看见杀的,不为己而杀的)。世上有些科名得志的人,杀猪杀羊祭祀祖宗,洋洋得意,以为如此就是光宗耀祖。旁观者也纷纷注视,啧啧称赞,非常羡慕。请问,祖先此时果然能够享用一块肉吗?结果只是杀害物命,招致父母堕落。死者有知,必定捶胸痛恨于九泉了!反而不如贫寒人家用蔬果祭祀以表达诚意啊!

补充:老子说:“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”此处正是此意。本为好事,实际上变成了坏事,本是坏事,实际上变成了好事。人生得意,虽是好事,但杀生祭祀,大吃大喝,奢侈挥霍,好事就变成了坏事。贫寒人家,粗茶淡饭,安分守己,虽无得意之事,却会一生平安,善始善终。

劝祷祀神祗的人
世俗认造罪为烧香,以逆天为修福的事,莫如祷神还愿。祷神中,最可恨的,莫如代人保福。因为寿夭生死,都来自宿世之因,业果已定,不可再逃。譬如官吏奉旨抓人,难道因口腹之故,代犯人击鼓上闻,挽回圣旨吗?所以厅堂中祭神,室内人已气绝,到处都有。沿习成风,都是口腹小人引起的啊!小人见人有病,就收钱杀物,讨好邪神。主人愚痴,不知得病的人已经酿下祸患,反以为积下功德。这样的人不也太可怜了吗!普劝世人,凡遇到有病的人,应当劝他作善消灾,诵经礼忏。如病势危剧,一定要劝他专心念佛,发愿往生。这才有无边功德啊!千万不要听信巫卜妄言,使病人以苦入苦。

补充:有了病,杀生祷神,是世俗迷信。如此,反不如打针吃药。若有善根,念佛忏悔,也是治病之法。但必须有信心。若无信心,只能泛泛种些善因,难以愈病。同时,有病之际,忏悔过去所做之恶,做些好事,于病必有补益。这些好办法不去做,反而浪费财力,祈神求福,不也是太愚蠢了吗?

祭天遇佛(载《法句经》)

佛世有一国王,名叫和墨,奉事外道,举国信邪,杀生祭祀。母亲患病,经久不愈。国王就召见婆罗门询问得病原故,回答说:“星宿倒错,阴阳不调,所以患病。”国王说:“有什么办法,能使病痊愈呢?”回答说:“要准备牛马猪羊百头,杀以祭天,然后就能痊愈。”国王就如数牵到祭坛。佛怀大慈悲心,怜悯国王愚迷,前往国王住所。国王遥见佛来,为佛作礼,对佛说:“我母亲患病很久了,今天想要祭天,为母请命。”佛说:“要得谷食,就要种田;要得大富,就要布施;要得长寿,就要大慈;要得智慧,就要勤学好问。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。杀生求生,祭祀淫乱,以邪为正,离生道远。”佛即放大光明,遍照天地。国王听法睹光,惭愧悔过,就不再祭天。母亲听法后,精神愉悦,病患消除。国王从此以后,敬信三宝,爱民如子,常行十善,五谷丰登。
生天宫的人,都有清净色身,光明耀目,没有脓痰涕唾、大便小便。所食甘露,自然化成。下看阎浮世界,荆榛遍地,腥膻恶臭,不想闻见。希望天人乘云来享人间肉食,怎么可能呢?鸡虽然爱吃蜈蚣,难道它可以衔起来塞进人口吗?如果说天人只吸气味,则普天之下,到处肉气薰蒸,时刻不断,天人也已经吸取很久了。如果说只有特意为天而杀的天人才能享用,那么和墨国王,祭祀仅有一天,过此以后,天人就天天饿肚子吗?“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”《书》言可考。“东邻杀牛,不如礿祭。”《易》有明文。只可惜读书的人不善于体会罢了。

注: ① 出自《尚书》“君陈”一章。周公死后,周成王发布策令,命令君陈继承周公职务,勉励君陈继续执行周公制订的治殷常法,施行德政。他说:“我曾听说:‘最好的政治,馨香远闻,能感动神明。黍稷的香气不是远闻的馨香,只有明德才是远闻的馨香。你要效法周公这一原则,每天孜孜不倦地努力,不要安逸享乐。”(“我闻曰:‘至治馨香,感于神明。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’尔尚式时周公之猷训,惟日孜孜,无敢逸豫!”)
     ② 出自《易经》第六十三卦●既济●九五:“东邻杀牛,不如西邻之礿(yuè)祭,实受其福。”意思是:“东方邻国殷商杀牛来祭神,不如西方邻国周王用饭菜的薄礼来祭神,实在得到神的赐福。”

祭树变羊(载《杂宝藏经》)

佛陀在世时,有一个老人,家庭很富裕,忽然想吃肉食,就指着田头树对儿子们说:“我家薄有产业,都是由此树神赐福所致,可在羊群中,杀一头来祭祀他。”儿子们听从他的话,马上就杀了一头羊,在树下祈祷,又在树下,建立神祠。以后,父亲死了,就投生在自己家的羊群之中。遇到儿子们想要祭祀树神的日子,把他抓来准备要杀,羊忽然自吐人言:“此树无神,我过去因为想吃肉,才叫你们祭祀,没有想到我比你们先行偿债。”当时有一位罗汉来化缘,用他的神通力量,使儿子们都看见了自己的父亲。儿子们即毁此树,悔过修福,不再杀生。(在七卷)
《增一阿含经》说,有五种布施,不能得到福报。第一,以刀施人;第二,以毒施人;第三,以野牛施人;第四,以淫女施人;第五,建造淫祠(在二十八卷)。世上有那么一些无知之辈,遇上三宝福田,不肯布施,对于鬼神庙宇,反而就欣然建造,实在是因为慧眼未开罢了!一祠已经建成,就在栋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说:“某年某月某日某建。”此人洋洋得意,认为自己已经施财作福。可悲啊!他哪里会去想一想,从此以后,大则猪羊鹿兔,小则鸡鸭鱼虾,哀鸣于白刃之下,跳跃在沸汤之中,不知几千万万啊!造如此无量杀业,正是天堂未就,地狱先成了。孔子说,不应当祭祀却去祭祀①,名叫淫祀,淫祀无福。伟大啊!孔圣人的话,就像佛陀亲口所说啊!

注: ① 《论语》为政:“子曰:‘非其鬼而祭之,谄也。见义不为,无勇也。’”意思是“不是应当祭祀的却去祭祀,这是谄媚。看到合乎正义的事情而不做,这是没有勇气。”

东岳①受戒(出自《传灯录》)

唐元珪禅师,俗姓李,伊阙人。永淳二年(683),受具戒,后拜见安国师,得真宗心印。选择到泰山庞坞居住。一天,有异人来访,戴着高高的帽子,车马随从,不同凡响,问:“禅师认识我吗?”禅师说:“众生平等,我对一切众生都平等看待。”神说:“我是岳帝,可以主宰人的生死,怎能与平常人看待呢?”禅师说:“我本不生,你怎能使我死呢?我身如虚空,你怎能坏空呢?”神即叩头说:“我的聪明正直,胜过其他神明,愿大师授我正戒,使我摆脱轮回。”禅师于是正襟危坐,神态庄严地说:“受你五戒,你能不淫吗?”神说:“我已经娶妻。”禅师说:“不是说这个,是说没有邪淫罢了。”神叩首说:“能。”又问:“你能不盗吗?”神说:“我并无缺乏,怎么会偷盗?”禅师说:“不是说这个,是说不因接受祭祀而使坏人得福,不因没有祀奉就使好人得祸。”神叩头说:“能。”又问:“你能不杀吗?”神说:“我操生死之权,怎能不杀?”禅师说:“不是说这个,是说无滥杀误杀疑杀混杀罢了。”神叩头说:“能。”又问:“你能不妄语吗?”神说:“正直之神,怎能妄语?”禅师说:“不是说这个,是说你的言语前后都能与天心相合罢了。”神叩头说:“能。”又问:“汝能不酗酒吗?”神叩头说:“能。”禅师说:“如上五戒,是佛戒之本。”禅师开示了很长时间,神说:“我受师教,当报师恩,敬请大师命我作世间事,现我小神通,使未信之人,都生信念。”禅师推辞,岳帝坚决请求。禅师就说:“东岩寺周围,空旷无树,你能把北山的树移到东岭吗?”神说:“知道了!只是晚上必有喧动,请大师不要惊骇。”就作礼辞去,禅师送出,向外一看,只见仪式威严如帝王,一路云霞瑞霭,环佩幢幡,向空中隐没。这一天晚上,果然有暴风吼雷,奔云震电。第二天早晨一看,北岩的松柏已经全部移到东岭,密密麻麻一大片,就好像种植的一样。开元四年丙辰,嘱咐门人说:“我生前住过东岭之寺,死后可在此建塔。”说完,安然化去。
水陆神祇,宿世也曾修福,只因不能发菩提心,所以一受福报,便又昏迷,不再记得前因。世上有些持戒的僧人,转世后地位显赫,大权在握,就饮酒食肉,毁谤三宝,都是因为他们前世修行时只修福却不修慧的原故。从前世尊未成道时,在菩提树下端坐,魔王波旬,害怕他成道,带领八十亿部下想去害佛,对佛说:“悉达太子,你赶快起身离开,若不走的话,我就要抓起你的脚,把你抛到海外去。”佛告波旬:“我看世间一切众生,没有谁能把我抛到海外。你在前世,曾作一寺主,受一日八戒,布施辟支佛一钵之食,故生第六欲天,作大魔王。而我无量劫以来,广修功德,供养无量诸佛,你怎能害我?”波旬对太子说:“你所说的话,有什么证据吗?”佛指着地说:“此地为我作证!”话一说完,大地震动,无量地神,从地涌出,胡跪合掌,对佛说:“世尊!我为作证,如佛所说,真实不虚。”(详载《杂宝藏经》)因此,应当知道福和慧两个方面,不可偏废。东岳圣帝,可以说不昧正因了!所以他有垂训说:不因祭祀而降福,不因不祀而降祸。这明明是岳帝受戒后说的话,世俗不察觉,滥杀物命,太使人悲痛啊!

注: ① 泰山之神。

关公护法(见《道书关帝经注》)

关公讳羽,字云长,后汉人。死后奉玉帝之命,掌管文昌府,主管人间功名、禄位等事,以及人间善恶簿籍,历代都有封号。归依佛门,发度人愿。明初,曾降笔到一显宦家,劝人修善,说:“我已归依观音大士,与韦驮尊天,同护正法,祭祀我的人不要再用荤酒。”因此,远近流传,寺庙中都塑尊像,显应事迹很多。
我阅读道家书籍,看见有《文昌忏》三卷,是帝君降笔。语言纯用佛书,虽不及《梁皇宝忏》①圆融广大,但他归信三宝,却不逊于关公。因而感叹,二帝现在掌管文昌府,一切人间功名、禄位都由二帝取舍定决。他们出天门,入地府,威权如此显赫,尚且倾心皈依,那么佛法的广大,不待分辩就可知道了!孟子认为伯夷太公是天下人的父亲,说天下人的父亲都归依了文王,他们的儿子还能跑到哪里去呢?②我认为关公、文昌二帝也是这样。

注: ① 梁武帝为了亡后郗氏堕落蟒蛇身,乃作慈悲道场忏法十卷,请僧礼忏,以便超度,后世因名之为《梁皇忏》。
     ② 《孟子》离娄:“二老者,天下之大老也,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。天下之父归之,其子焉往?”意思是“伯夷太公二位老人是天下最有名望的老人,他们归依了文王,就代表天下的父亲都归依了文王。天下的父亲都归依了文王,他们的儿子还能跑到哪里去呢?”

以上资料来自:
《安士全书白话解(下卷)~万善先资集卷一●因果劝上》,承印处: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, 印赠处:阿弥陀佛净宗学会 Amitabha Buddhist Society(No. 51A & 52A, Jalan Pandan Indah 4/6B, Pandan Indah, 55100 Kuala Lumpur, Malaysia),流通处:莲池净宗学会(No.16, Jalan Temenggung 19/9, Bandar Mahkota Cheras, Batu 9, 43200 Cheras, Selangor, Malaysia),2010年7月印刷

***  备注:
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安士全书白话解(下卷)~万善先资集卷一●因果劝上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