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 September 2024

《无往生心集》(六十九)

“空、无相、无愿”,称为“三三昧”,也称为“三解脱门”。从因上讲,称“三昧”;从果上讲,称“三种解脱门”。《无量寿经》中的“入空无相无愿法门”一语,含义深广。佛法修学的目的是“契入诸法实相”,证得“大涅盘”。“解脱”就是“涅盘”的意义。无论大小乘佛法,欲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,小乘是阿罗汉,大乘是无上正等正觉(圆教佛果),皆不能离此三原则,可见三三昧对修行人来说,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原则。

在讲席中我时常提到,佛法虽然有无量的法门,但到最后总归至“觉、正、净”三门。未契入之前,三门不无差别;然契入之后,三门即是一门。所谓一而三,三而一,这是大乘经上常讲的“入不二门”。“入”是证的意思;“不二”就是“涅盘”,就是“解脱”。

“觉、正、净”三门,如何能契入?实在说,任何一门都要具足空无相无愿,才能契入。禅宗、性宗皆由“觉门”入,最后觉而不迷。如何才能成等正觉?必须修学“空无相无愿”,才能从觉门悟入。教下走的是“正门”,“正知正见”。如何才能入佛知见?还是由“空无相无愿”,唯有此路,才能契入佛知佛见。净门修清净心,净宗、密宗皆由“净门”契入,可是入门的条件与原则,还是“空无相无愿”。“三三昧”、“三解脱门”,是觉、正、净共同必备的条件,如此才知道“三三昧”,实在是一切行门的重要原则。我们对此事实真相与修学方法,不但不能不知道,还要很清楚、很深入,才能获得修学的效果。

什么是“空”?“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”。这是《金刚经》上著名的“三心不可得”,能执着的心空了。所执着的皆称为法。无论是世法、出世间法,“诸法缘起,无有自性,当体皆空,了不可得”。这就说明,所执着的法也是空的。能所皆空,这是空义。

学佛的人须从此处契入,彻底明瞭身心世界,一切万法空无所有。《金刚经》最后的结论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由此证入,即是从“空门”入。从空门契入之后,无相、无愿,皆用不着了,这是利根,当下契入诸法实相,就证大涅盘。大涅盘就是不生不灭,即是六祖说的“本来无一物”。

在此境界中,如果心里还有“空相,能所皆空”的念头,那就错了。因为真如本性里实在没有这些东西,否则就会发生障碍,就不能见性,见不到诸法实相。佛教导我们“不取于相”,必须将执着此空相破除,才能由“无相”契入。

如果心中有“无相的相”在,也不能证入。必须将“无相相”断除,放下。用什么方法断除?用“无愿”,也称为“无作”,即“如如不动”。如如不动,就是无愿无作,这样才能契入。佛告诉我们,契入诸法实相,证得大涅盘,必须具足这三个原则。若还执着有所作、有所愿,则这一生中永远不能证得涅盘,永远不能契入诸法实相。

修行人心中稍微存有一点东西,就是很大的障碍。古人说,“真心、本性”好比清净明亮的眼睛。若眼里有一粒沙(沙喻心中的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),则眼不能见。若眼中没有沙粒,改放一颗金刚钻行不行?也不行!(金刚钻比喻佛法,比喻空、无相、无愿)。由此可知,若心中执有“空、无相、无愿”,则如同在眼里放了三颗金刚钻,你还是受不了。

在此处,我们深深体会得,清净心中确实无有一物,这才是佛所讲的“空、无相、无愿”,“三空三昧”。三昧是梵语,译成中文是“正受”,正常的享受。“空”是正常的享受。“无相”,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很好,离四相,“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”完全舍离,这是正常的享受。“三三昧”中的“无愿、无作”,不是什么都不做了,而是佛在《金刚经》上教导我们的“无住生心”。这是佛菩萨的生活,佛菩萨的正常享受;即是明心见性的人,一个真正觉悟人的享受。从果上讲,此种享受即是“大自在”,故称为“解脱门”。

我们必须透彻理解“空、无相、无愿”这三门。在自己日常生活中,无论修学任何法门,譬如念佛,声声佛号皆与空无相无愿相应,这一句佛号就得力了。这一句佛号就是“三三昧”,也称为“念佛三昧”。现前我们的生活受用,穿衣、吃饭、工作、应酬,点点滴滴皆与三三昧相应,则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。一心不乱,预知时至,是决定可以得到的,将来必然是上上品往生。

延伸阅读: 《无往生心集》(七十)

以上资料来自:
《无往生心集》,净空法师讲述,承印处:台湾●福峰彩色印刷有限公司,流通处:菩提净宗学会(加影仙水港村 No.22A, Lorong BA 6,, Bukit Angkat, 43000 Kajang, Selangor,Malaysia),2000年1月版本
***  备注:
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《无往生心集》一书,完全不含个人意见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